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黑木耳肽钙螯合物对后肢去负荷小鼠骨丢失的防护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19 12:59
【摘要】:目的探究天然产物功能成分与钙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对尾吊模拟失重小鼠骨丢失的防护作用。方法首先通过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差异筛选出效果最佳的黑木耳肽段,并对其中功能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随后建立小鼠尾吊后肢去负荷骨丢失模型,研究了纯化组分的钙离子螯合物对尾吊小鼠股骨干重、股骨指数,骨中无机物、有机物含量,血清中骨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作用。结果黑木耳粗蛋白经胰蛋白酶酶解30 min,所得多肽与钙离子形成的螯合物具有最强的促成骨细胞增殖活性,该肽段中主要功能成分为AP-2。AP-2-Ca2+可显著提高尾吊小鼠骨干重及骨矿物质含量,调节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抑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Str ACP)活性增加。不同剂量的AP-2-Ca2+对尾吊小鼠骨丢失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结论黑木耳肽钙螯合物对后肢去负荷小鼠骨丢失具有一定程度的防护作用。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the chelates formed by natural functional components and calcium ions on bone loss in tail suspension simulated weightlessness mice. Methods at first, the most effective Auricularia auriculata peptide segment was screened by the difference of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ctivity, and the functional componen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The effects of calcium chelates of purified components on femur dry weight, femur index, bone inorganic matter, organic matter content and serum activity of bone metabolism-related enzymes in tail suspension mice were studied. Results when the crude protein of Auricularia auriculata was hydrolyzed by trypsin for 30 min, the chelate formed by calcium ion showed the strongest activity of promoting osteoblast proliferation. AP-2.AP-2-Ca2, the main functional component of the peptide, could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bone mineral content and bone mineral content, regulate the activity of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 (AKP) and inhibit the increase of 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 (Str ACP) activity. Different doses of AP-2-Ca2 have different protective effects on bone loss in tail suspension mice. Conclusion the calcium chelate of Auricularia auriculata has a protective effect on bone loss in hind limb deloaded mice.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极端环境与营养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160445)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赵彩玲;螯合物萃取-火焰原子光谱法测定水中痕量镍和钴[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5年04期

2 钟广涛,孔聘颜,祝亚非;铀(Ⅵ)-Br-PADAP螯合物的萃取[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4年03期

3 李聚源;杨汝栋;;PMHFP与稀土元素固态螯合物的组成分析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4 李天全,李倚剑;二巯基丁二醇亚铁螯合物吸收 NO 的研究[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1998年02期

5 邵建华 ,陆腾甲;氨基酸微肥的生产[J];中小企业科技;2001年04期

6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滕冰;舒绪刚;;关于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几个问题[A];饲料营养研究进展——第五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滕冰;舒绪刚;;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研究进展[A];2007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3 滕冰;韩友文;;铬(Ⅲ)螯合物的制备及相关性质鉴定[A];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姚宝强;徐奎贞;;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的研究与应用[A];2007山东饲料科学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吕德福;;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三届全国饲料营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丽立;张彬;印遇龙;;微量元素螯合物在集约化养殖业中的应用[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生态学分会第七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郭生梅;卢林;蔡琥;;铜螯合物在三级胺的氧化反中应用研究[A];中国化学会2013年中西部地区无机化学化工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8 吴英亮;江祖成;胡斌;彭天右;陈世忠;;低温蒸发金属PMBP气态螯合物的ETV-ICP-AES技术研究[A];第九届全国稀土分析化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9 邓尚贵;张宾;吕辉;黄薇;唐艳;;鳕鱼皮复合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及其抗大鼠贫血作用研究[A];渔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式转变——2011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10 武宇晓;杨国宇;王月影;李宏基;朱河水;韩立强;;猪Fe~(+3)螯合物还原酶1(FRRS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滕冰;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及其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2年

2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滕冰;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及其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2年

3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广州天科科技有限公司顾问 滕冰;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及其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2年

4 河北省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张文秋邋刘德全;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单胃动物生产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8年

5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乐国伟;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的营养作用机理[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9年

6 王之盛 刘惠芳;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5年

7 朱茵;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是理想添加剂[N];中国渔业报;2005年

8 王之盛 刘惠芳;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5年

9 王之盛 刘惠芳;微量元素氨基酸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N];中国畜牧报;2005年

10 四川农业大学 严梦 王之盛 周安国;专家警示:仔猪皮红毛亮不一定就是健康[N];中国畜牧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文强;甘氨酸亚铁螯合物的肠道吸收特点及其生物学效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郭淑英;固相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螯合物的制备及固相白色不透明样品池的研制[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婧瑜;乌鳢短肽螯合物的结构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广东海洋大学;2016年

2 黄赛博;带鱼蛋白多肽亚铁螯合物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D];浙江海洋大学;2016年

3 邢颖;氨基酸金属离子螯合物合成条件及测定方法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徐焕焕;谷胱甘肽—铬—烟酸螯合物的制备与表征[D];重庆大学;2013年

5 许洁;利用味精浓缩液制备铜、镧氨基酸螯合物的工艺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6 邵慧德;金属有机氢键盐的制备及其含氮螯合物的固态合成与转化[D];辽宁大学;2014年

7 孙丽娜;寡聚半乳糖醛酸的酶解制备及其铜螯合物对小鼠生长特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8 曹银娣;米蛋白肽亚铁螯合物生产工艺及产品稳态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左瑞雅;L-丙氨酰-L-谷氨酰胺-Zn~(2+)螯合物制备及表征[D];重庆大学;2007年

10 李亮;微波固相合成氨基酸亚铁螯合物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1917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1917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4ad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