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在中国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

发布时间:2018-11-28 12:49
【摘要】:目的评价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中文版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以72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间隔2 w重复调查评价问卷信度;以7 d体力活动日志为标准评价问卷效度。结果周步行能量消耗总量、周中等强度能量消耗总量(不包括步行)、周家务相关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总量、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总量和周交通相关能量消耗总量两次调查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6,P0.01;问卷与日志记录周步行能量消耗总量、周中等强度能量消耗总量(不包括步行)、周家务相关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总量、周闲暇时间体力活动能量消耗总量和周交通相关能量消耗总量五项指标的两次调查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均大于0.6,P0.01。结论国际体力活动长问卷在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应用具备可接受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该人群体力活动的评价研究。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ong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for the elderly over 60 years old in China. Methods Seventy-two elderly patients over 60 years ol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7 days physical activity log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and the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physical activity log of 7 days. Results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walking, moderate energy consumption (excluding walking),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housework 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ffic related to physical activity in leisure time were higher than 0.6 P 0.01 in the two groups. The total energy expenditure of walking, moderate energy consumption (excluding walking), and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housework related physical activity were recorded by questionnaire and log. The two investigation results of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traffic related to the weekly leisure time were all greater than 0.6 (P 0.01). Conclusion the 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 has acceptabl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in the elderly over 60 years old in China. It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hysical activity of this population.
【作者单位】: 郑州轻工业学院体育系;
【基金】: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4GGJS-087) 郑州轻工业学院博士科研基金资助(2009BSJJ015) 郑州轻工业学院骨干教师资助项目(2011XCCJS007)
【分类号】:R8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潘晓平,倪宗瓒;组内相关系数在信度评价中的应用[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2 谭玉婷;项永兵;;回顾性体力活动调查问卷信度和效度的研究进展[J];疾病控制杂志;2007年02期

3 戴剑松,孙飙;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综述[J];体育科学;2005年09期

4 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涛;;新农村建设中贫困地区体育教师工作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0期

2 姚依民;张成林;;PBL教学模式对提高体育专业学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实践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3 任天平;;全国排球联赛门票市场营销策略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6期

4 姜宏斌;;体育教育专业篮球专修男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的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5 高宇;高威;;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2期

6 张力为;个案研究可以做成体育科学的博士论文吗?[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5期

7 马德森,刘一民;体育团队凝聚力多维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张力为;第三变量与四维时空——体育科学研究中的多维视角[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9 许益芳;我国青少年高水平排球后备人才培训基地的人才资源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0 王成,孙蔚,陈善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趋势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颖;闫琪;师玉涛;周晓东;;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中的运动生物力学在北京体育科研工作中的实际应用[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2 孙青;张力为;;自我设限倾向及情境重要性对运动员自陈式自我设限行为的影响[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姜春平;曲桂兰;支二林;;运动技能学习中动作概念结构嵌套机制作用的研究[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张立国;王慧勇;龚斌;孙红;洪树兰;;对云南省高职高专体育教育专业普修田径教学模式的研究[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9年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章小辉;张璋;林通;余志健;;警察战术训练过程实战模拟研究初论[A];2006年全国体育仪器器材与体育系统仿真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方尧;陈平雁;;四种组内相关系数计算方法的比较[A];2011年中国卫生统计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秦剑杰;高斌;;高强性间歇训练对有氧耐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第五届全国田径运动发展研究成果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吴本连;赵芳;季浏;;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对创新能力的预测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9 翁凤瑜;张凯;;高校健美操教学中运用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实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10 杨嘉民;张彤;;论少年运动员弹跳力训练[A];《体育科研》2007年第3期(总第107期)[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海燕;上海市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赵学森;我国毛南族聚居区传统体育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的实证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4 谷化铮;我国滑雪运动可持续发展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乐;心理解剖在农村青年自杀身亡者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6 王岩;我国学校体育伤害事故致因模型及其预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李文慧;城市成年人体育锻炼能力评价理论框架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8 张连成;控制内容及控制方式对运动员自控损耗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9 吕韶钧;舞龙习俗与民族文化认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邓今朝;水务企业突变式组织变革下团队多目标取向的形成机制与适应性关系研究:ASD的演化视角[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崔哲雄;我国高级篮球裁判员培养和考核体系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松;黑龙江省青少年田径运动员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特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晖;我国女子撑竿跳高运动员体操技能训练现状与对策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莹;武汉市部分初级中学校内运动会开展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卢秉旭;大连市高级中学田径课余训练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肖英男;运动负荷对注意品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范春满;体适能训练对肥胖青年男性体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张楠;辽宁省青少年网球教练员实施专项体能训练现状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9 蔺剑峰;长春市业余足球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10 周雯;中外健美操混合双人项目比赛对比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可基;张宝慧;;国际组织和各国政府关于运动促进健康政策及措施的分析与比较[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2 戴剑松,孙飙;体力活动测量方法综述[J];体育科学;2005年09期

3 赵文华,丛琳;体力活动划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及体力活动的分级[J];卫生研究;2004年02期

4 冯建英;一种测定能量消耗的新技术──双标水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6年03期

5 李洋,李伟听,范本浩,傅华;上海中心城区居民体力活动情况的调查[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4年06期

6 刘爱玲,马冠生,张倩,马文静;小学生7天体力活动问卷信度和效度的评价[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3年10期

7 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8 杨功焕,马杰民,刘娜,陈爱平;中国人群2002年饮食、体力活动和体重指数的现状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04期

9 马冠生;栾德春;李艳平;胡小琪;刘爱玲;崔朝辉;孔灵芝;杨晓光;;中国居民健身活动的描述性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勇;朱为模;;医学新名词:体力活动缺乏综合症(Sedentary Death Syndrome)[J];体育科学;2003年01期

2 罗衔;体力活动与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2003年S1期

3 李洋,傅华;健康促进理论在体力活动促进中的应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4年02期

4 赵文华,丛琳;体力活动划分: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代谢当量及体力活动的分级[J];卫生研究;2004年02期

5 嘉勉;饮食、体力活动和健康的全球战略[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4年12期

6 屈宁宁,李可基;国际体力活动问卷中文版的信度和效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年03期

7 李宏建;;休闲、职业和通勤体力活动与卒中的风险[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5年09期

8 周彦琨;陈君石;;缺乏体力活动导致直接医疗费用增加[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3期

9 李榴柏;Joseph Green;李佳琦;李可基;;北京城区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调查研究[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3期

10 栾德春;马冠生;;体力活动推荐量及评价标准[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娜;张波;黄莉莉;许颖;周晓星;卓淑雨;苏宜香;;广州市40~65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2 孙丽娜;张波;黄莉莉;许颖;周晓星;卓淑雨;苏宜香;;广州市40~65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与血脂水平的关系[A];中国营养学会第十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公共营养分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冠生;栾德春;胡小琪;崔朝辉;刘爱玲;李艳平;杨晓光;;中国居民体力活动现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八期):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专题[C];2006年

4 吴]};明鑫;;在校与假期(在家)两种不同生活环境下大学生体力活动状况研究[A];2013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年会暨“运动与健康”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3年

5 黄晖明;许浩;李森;;江苏省居民体力活动状况调查研究[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刘爱玲;马冠生;;小学生体力活动问卷可靠性和有效性的验证[A];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妇幼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7 黄雅君;王香生;;香港小学生体力活动水平的评价:问卷法的信度与效度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戴剑松;孙飙;王正伦;;大学生体力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余丹;曾果;李鸣;毛德倩;黄承钰;朴建华;郭宏霞;程改平;彭敏;;中国南方中青年体力活动能量消耗研究[A];达能营养中心青年科学工作者论坛优秀论文集2010年第6期[C];2010年

10 郑陆;崔玉鹏;叶鸣;陈晓红;周志雄;王智强;王超;王永升;李荀;;绝经后女性体力活动特征及其与骨量关系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蒋明 袁文魁;武汉大学专家建议:女大学生要多参加体力活动[N];科技日报;2007年

2 黄仁发 教授;体力活动效应[N];上海中医药报;2005年

3 记者张昊;体力活动不足成重要健康隐患[N];健康报;2009年

4 翟凤英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平衡[N];科技日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三)[N];科技日报;2005年

6 新网;老年人运动处方[N];山西科技报;2002年

7 唐振兴 记者 徐京;老人体力活动有指导[N];中国老年报;2003年

8 李洋 傅华;静态生活方式——青壮年的潜在健康危险[N];文汇报;2002年

9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一)[N];科技日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王翰林;体力活动到底能不能延长人类寿命(二)[N];科技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菲;中英两国护士体力活动与体力活动健康促进的相关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2 苏浩;40-49岁不同体力活动背景人群运动心血管风险评估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李洋;上海社区居民体力活动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王艳;中年女性体力活动与端粒体的相关性及“万步行”干预效果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5 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6 向剑锋;大学生体力活动监测中运动传感器能耗预测方程的建立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7 朱琳;11-14岁青春期少年常见体力活动能耗测量的方法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8 蒋泓;孕期体力活动对妊娠结局和婴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9 关尚一;美国儿童青少年适宜体力活动推荐量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邓士琳;体力活动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及运动干预模式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洪茯园;上海市部分中学生体力活动和静态生活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朱秀娟;城市社区居民体力活动现状及干预效果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左弯弯;基于加速度传感器技术的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4 臧光辉;不同体力活动水平的中年人心脏超声心动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壮壮;体力活动测定仪器比较研究及应用价值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6 张兆成;徐州市初中生肥胖、体力活动现状及其与心理健康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7 付强;7-10岁小学生体力活动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李松骏;用加速度传感器对中学生体力活动及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D];南京体育学院;2013年

9 张闻洋;吉林省监测点居民体力活动情况与健康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10 梁瑞;西安市城市居民体力活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本文编号:2362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362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55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