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力量训练对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8-12-16 18:33
【摘要】:目的:研究力量训练对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探讨力量训练对增龄性血管内皮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11例老年男性[平均年龄(70.63±3.93)岁]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使用多普勒超声显像技术测定受试者运动训练前后的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 CRP)、脂联素(adiponectin)。结果:经过12周的力量训练后,老年人体脂率显著降低(P0.05),血糖、血脂出现显著性下降,肌肉力量显著增加,同时FMD显著提高(P0.05),而TNF-α、IL-6、hs CRP水平出现显著降低,adiponectin显著升高;FMD增加的程度与血清TNF-α、IL-6、hs CRP降低的程度,以及adiponectin升高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12周的力量训练提高了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减低了炎症反应水平;力量训练提高老年人血管内皮功能与炎症水平下降有关,这可能是力量训练提高老年人心血管机能的机制之一。
[Abstract]:Ai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and inflammatory factors in the elderly and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strength training on aging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Methods: eleven elderly men [mean age (70.63 卤3.93) years] were trained for 12 weeks. Doppler ultrasound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flow mediated endothelium-dependent vasodilation function (FMD),) before and after exercise training. 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 伪 (TNF- 伪), interleukin-6 (IL-6) and 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 CRP), adiponectin (adiponectin). Were also detected. Results: after 12 weeks of strength training, the body fat rate of the elder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 blood glucose and blood lipid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muscle strength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FM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while TNF- 伪, IL-6,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The level of hs CR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adiponectin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increase of FMD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decrease of serum TNF- 伪, IL-6,hs CRP and the increase of adiponectin. Conclusion: after 12 weeks of strength training,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of the elderly was improved, and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was decreased. The improvement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function in the elderly by strength training is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inflammation, which may be one of the mechanisms of strength training to improve cardiovascular function in the elderly.
【作者单位】: 石家庄学院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中心;
【基金】:石家庄学院科研平台启动基金项目(xJp T005)
【分类号】:R8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丽芳;王霞;夏文豪;杨阁;李凌;叶倩如;卢肖霞;熊春萍;;青年男性雄激素性秃发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J];解剖学研究;2014年02期

2 邱宇安;陈火国;李丽红;靳文剑;黄绍烈;;黄芪含药血清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重庆医学;2015年06期

3 林宁;张珠华;李晓永;张洪梅;苏青;;氯化钴诱导低氧对3T3-L1脂肪细胞脂连蛋白表达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04期

4 李文川;;老年人运动量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量剂效应——流行病学视角[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Kristina L.Kendall;Ciaran M.Fairman;;衰老过程中的女性和运动(英文)[J];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2014年03期

6 孙华灵;石丽君;;不同项目运动员的动脉适应性变化[J];体育科学;2014年10期

7 张明军;;运动对视黄醇结合蛋白4诱导的脂代谢异常鼠肝脏SREBP-1c信号通路和脂肪合成的影响[J];体育学刊;2015年01期

8 Hye Jin Yoo;Kyung Mook Choi;;Adipokines as a novel link between obesity and atherosclerosis[J];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2014年03期

9 王晓滨;尹自龙;薛庆云;;关节液中脂联素水平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4年02期

10 姜玉兴;王戌楼;李伟;高前进;;力量训练对老年男性增龄性肌萎缩及慢性炎症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孟德敬;中国成年人体力活动与代谢综合征发病关系的前瞻性队列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2 谢芳;瘦素对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血清IL-6和Ang-Ⅱ水平的相关性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3年

3 吴硕;红细胞参数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联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4年

4 彭雅婷;OSAHS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及其与血清载脂蛋白A1和瘦素的关系[D];中南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天夔;;力量训练让你更健康[J];中国疗养医学;2008年09期

2 唐玉成;吴卅;;抗衰老力量训练设计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年13期

3 葛琦;洪涛;王秉承;;髋受力的技术力量训练和评价:文献的对比与逻辑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年46期

4 陈德明;陈霄辉;;2型糖尿病运动治疗中的力量训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李志峰;;女性也需要力量训练[J];中老年保健;2011年06期

6 姜玉兴;王戌楼;李伟;高前进;;力量训练对老年男性增龄性肌萎缩及慢性炎症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7期

7 刘黄华;速度力量训练之浅谈[J];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17期

8 唐玉成;;骨关节炎的力量训练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年07期

9 李晓平;;核心力量训练与腰肌劳损的体育康复[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年08期

10 刘耀荣;;瑞士球训练为中心的组合力量训练与传统阻力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作用的比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强;张猛;叶锐彬;苏全生;;力量训练在国家篮球运动员伤病预防和康复中的应用[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李山;周铁民;王林;;现代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3 何辉;熊开宇;许寿生;尚文霞;;蛙泳动作与陆上力量训练积分肌电的相关性分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黄岩;赵焕彬;刘颖;闫琪;;振动力量训练的机制及研究进展[A];第十一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摘要)[C];2006年

5 郭兰兰;纪仲秋;;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平衡能力的促进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2)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6 胡玲玲;纪仲秋;姜桂萍;宋吉祥;;振动力量训练在体育领域的应用研究述评[A];第十六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3)论文集[C];2013年

7 屈萍;郑伟涛;马勇;石清;;核心稳定力量训练在蹼泳力量训练中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鹿道叶;;浅析中老年人力量训练对健康的影响[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9 张跃;;优秀运动员力量训练“平台现象”的成因与突破[A];第十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2年

10 袁艳;吴贻刚;;振动刺激在力量训练中的应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宋冰冰;力量训练后吃点鸡蛋[N];健康时报;2006年

2 江苏省滨海县五汛中学 刘洲;浅谈体育特长学生的肌肉力量训练[N];学知报;2011年

3 北京师范大学体育运动学院 赵纪生;中国人的胳膊越来越没劲[N];健康时报;2008年

4 臧恒佳 编译;45分钟就能减腹塑形[N];健康时报;2008年

5 ;四步瘦身运动[N];中国矿业报;2003年

6 麻建丽;让身体充满力量[N];温州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周继明;力量乃运动之父[N];中国体育报;2011年

8 岳胜军 于超;抓住后备力量训练转变的关键环节[N];中国国防报;2012年

9 黄心豪 汪从飞;国家拳击队“五字诀”变“六方针”[N];中国体育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赵丙军;国外力量训练研究知识网络的结构及演化特征[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2 洪长清;大负荷力量训练中机体细胞和分子免疫变化规律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3 李山;田径运动全年大周期力量训练分期理论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4 李晓浦;自激振动力量训练器的研制以及气动与振动加载力量训练在某些生物学力学指标上差别的探研[D];上海体育学院;2008年

5 袁艳;负重振动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特征及其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6 聂文良;跑步经济性相关下肢刚度与神经肌肉力量训练适应性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田石榴;负重超等长力量训练的神经肌肉适应机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军海;论一般力量与核心力量训练及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丽峰;现代力量训练研究:理论、方法与启示[D];西南大学;2013年

3 宋琳;平原、高原一次力量训练影响肌肉的某些生化指标变化观察[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4 茌长征;核心区域力量训练在男子链球训练中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5 刘慧;核心力量训练对普通女大学生运动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2年

6 于宁;核心力量训练对人体不同状态下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7 李月;核心力量训练在力量训练课中安排顺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8 郭广越;传统力量训练与功能性力量训练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13年

9 马澄清;对我国优秀青年女篮力量训练的现状与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10 王公阳;俯卧式核心腹肌力量训练的实验性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3828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3828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62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