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床旁CR与可移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价值比较

发布时间:2019-04-02 01:50
【摘要】:目的探讨床旁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R)与可移动数字X线摄影系统(DR)对老年危重患者胸部摄片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患者1 000例,分为两组各500例,CR组进行CR摄片,DR组进行DR摄片,比较两组对心肺部不同结构的显影效果,重复检查情况和废片情况以及摄片所需时间、出图时间和曝光剂量。结果 CR组对肺部病灶、纵隔病灶以及心影后肺部结构的检出率显著低于DR组(P0.05),CR组重复检查率和废片率均高于DR组(P0.05),CR组摄片所需时间长于DR组,但出图时间长于DR组,曝光剂量大于DR组(均P0.05)。结论使用DR对老年危重患者进行胸部床旁照片,其诊断效果优于CR,且缩短了检查时间和出图时间,是一种效率更高更环保的检查方法。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bedside computed radiography (CR) and mobile digital radiography (DR) in chest photography of elderl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Methods 1 00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R group (500 cases), DR group (500 cases) and DR group (5 000 cases). The development effects of different cardiac and pulmonary structure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the repeated examination and the situation of waste film, as well as the time required to take the film,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Drawing time and exposure dose. Results the detection rate of pulmonary lesions, mediastinal lesions and pulmonary structures after cardiac shadow in CR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DR group (P0.05), CR group repeated examination rate and scrap rate were higher than that in DR group) (P0.05), CR group took longer time to take film than DR group). However, the time of drawing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DR group, and the exposure dose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DR group (all P0.05). Conclusion DR is more effective than CR, and can shorten the time of examination and drawing. It is a more efficient and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elderly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with chest side-to-bed photographs. [WT5 "HZ] conclusion [WT5" BZ] [WT5BZ]
【作者单位】: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放射科;
【分类号】:R816.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葵;;DR和CR胸部摄影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1年04期

2 任瑞;刘泉源;宋琼;王静;;CR与DR摄影剂量的临床应用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曹桂景;李桂华;孙峰;;DR、CR、屏-胶系统在胸部摄影中的价值比较[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07年04期

4 张林平;;DR成像和CR成像系统在婴幼儿胸部检查中的对比研究[J];河北医药;2012年14期

5 杨辉;;CR与DR的图像比较及临床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1年Z2期

6 郑秀凤;胡志海;贺文;;影响下肢动脉血管成像因素的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年03期

7 蒋宇宏;李春高;梅海清;谭辉;;CR与DR联合应用在急诊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2年02期

8 牛克伟;;CR以及两种DR平板探测器X线摄影系统的使用比较[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孟凡华;尹化斌;蒋培;;利用个性化注射方案优化64层螺旋CT下肢动脉成像[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2年04期

2 张乐;王建军;马春忠;;计算机X线摄影与直接数字X线摄影在胸部摄影中的应用比较[J];海南医学;2010年18期

3 何志明;王宏;李捷;;大规模健康筛查中胸部摄影的质量控制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3年05期

4 王宏;王利民;何志明;李捷;;大规模疾病筛查中胸部屏-胶组合和数字X线摄影质量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4年02期

5 孔艳红;王克扬;贺文;钟朝晖;;不同部位注射造影剂对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图像效果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年24期

6 洪常华;田震静;常立明;史世生;;床旁DR与CR进行胸部摄影的质量对比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7 蒋宇宏;李春高;梅海清;谭辉;;CR与DR联合应用在急诊外伤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疗设备;2012年02期

8 胡建良;;DR与CR在胸部摄片中的应用价值比较[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5期

9 戚汝平;高原智;郑蒙;佟祥林;董景辉;徐思明;;移动DR在新生儿科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装备;2013年04期

10 吴海凤;叶宁;;64排螺旋CT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造影参数的选择[J];影像技术;2013年0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涂永波;下肢动脉疾病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研究及临床应用[D];泸州医学院;2011年

2 郑相如;纤支镜注射同位素示踪剂在非小细胞肺癌前哨淋巴结的初步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3 李金航;X线摄影手部标准体位智能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D];天津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英亭;;DR在胸部体检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10年03期

2 陈文辉;胡军武;肖明;黄文华;夏黎明;;影响计算机X线摄影图像质量因素的临床分析[J];放射学实践;2007年09期

3 陈汉忠;徐向东;;CR与DR在下肢全长摄影中的应用比较[J];放射学实践;2009年02期

4 陈鑫,唐震,林建勤,张丽;双能量减影技术对气胸的诊断价值[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李英亭;;CR与DR的临床应用比较与评价[J];中外医疗;2008年27期

6 江观玉;;我国急诊医学二十年[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7 李勇;马秀玲;;调整窗宽窗位对DR胸部影像细微结构显示的应用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06年04期

8 李亚雄;王予生;赵海竹;白荣杰;程晓光;;DR在肢体全长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9年05期

9 祁吉;数字化X线摄影:现状与展望[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1999年01期

10 尚敏;;基层医院放射科CR系统QA、QC浅谈[J];航空航天医药;200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泳;;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J];海南医学;2010年06期

2 刘玲;邱海波;杨毅;徐晓婷;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9年02期

3 邓琳;方华盛;;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DR数字化X线摄影影像表现再分析[J];淮海医药;2014年02期

4 彭剑峰;洪勇;江斌;林宝;;胸片DR后处理诊断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33例[J];九江医学;2008年04期

5 邵立新;刘卫鹏;史丽静;黄敏华;左拥军;;移动DR诊断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3例分析[J];人民军医;2013年08期

6 姜启树;;传统床旁胸片与DR数字成像应用的比较观察[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24期

7 徐艳丽;谭剑;;利用金字塔方法增强DR图像[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8 赵书臣;应立刚;王庆军;王楠;席佳;;移动DR对危重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的应用价值[J];医疗卫生装备;2014年06期

9 田树平,张燕群,叶宏军,胡向红,郭勇,孟昭明,左拥军,王占宇,王建和;DR成像技术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人临床诊治过程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3年07期

10 伊恩晖;张德秀;李立婕;张雯;李妮娜;;共焦扫描激光多普勒视网膜血流仪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在DR早期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眼科杂志;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玲;杨毅;徐晓婷;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邱海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A];第三届重症医学大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刘玲;邱海波;杨毅;徐晓婷;黄英姿;刘松桥;杨从山;;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三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大会论文集[C];2010年

3 樊祥奎;;DR摄影影响图像大小比例的控制A因素分析[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刘立超;龚欢;宋法亮;;DR膝关节滤线器摄影的临床应用评价[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玉春;;浅谈DR图像的质量控制[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绥煌;刘旭东;伍保忠;陈继攀;;DR在颈椎摄影检查中的应用[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张,

本文编号:24521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4521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f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