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不同铂类对CNE-2细胞株放射增敏的体外比较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19-10-12 00:35
【摘要】:目的:应用细胞克隆形成法,初步比较不同铂类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对人鼻咽癌低分化细胞株CNE-2的放射增敏效果以及其差异性。方法:培养鼻咽癌低分化细胞株CNE-2。将指数生长期的细胞按5×10~3个/孔细胞密度接种到96孔板,用WST-1法进行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的细胞毒性检测,计算得出各自IC10、IC50值。将IC10作为放射增敏的工作浓度。培养CNE-2细胞至指数生长期,并进行消化、重悬、计数,根据不同的射线剂量梯度,在培养皿中加入相应的细胞总数细胞悬液。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照射组、单纯药物组、药物+照射组,其中药物+照射组分为四个亚组:顺铂+照射组、卡铂+照射组、奥沙利铂+照射组、奈达铂+照射组。每组设三个培养皿。在射线照射前1天分别加入工作浓度IC10的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各组分别给予0、0.5、1、2、3、4、6、8、10Gy照射剂量梯度照射。采用医用直线加速器,照射条件为6MV X线照射,剂量率为:412.31cGy/min,SSD为100cm,PDD为97.232%,照射野大小为30×30cm。接受照射后4小时,弃去原培养基,加入等量新的培养基在37℃、0.5%CO_2恒温孵育箱中培养14d,记录不同处理对CNE-2细胞的杀伤作用,应用计数克隆形成方法,计算细胞存活分数,克隆形成率,应用单击多靶数学模型进行曲线拟合作图(GraphPad Prism5.0软件)。计算N、D_0、Dq、SER_(D0)、SER_(Dq)、SER_(SF2),比较单纯照射组和药物+照射组之间,以及各个药物+照射亚组之间的放射增敏作用的强弱。结果: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对CNE-2细胞的IC50分别为0.28ug/ml、1.43ug/ml、18.78ug/ml;IC10分别为1.94ug/ml、7.906ug/ml、1.486ug/ml、1.3833ug/ml。CNE-2细胞的克隆形成率为72%。单纯照射组的N值为2.305,D_0值为1.478Gy,Dq值为1.234Gy;顺铂+照射组的N值为2.547,D_0值为1.011Gy, Dq值为0.945Gy,SER_(D0)、SER_(Dq)、SER_(SF2)分别为1.462、1.306、1.579;卡铂+照射组的N值为2.263,D_0值0.994Gy, Dq值为0.812Gy,SER_(D0)、SER_(Dq)、SER_(SF2)分别为1.487、1.521、1.796;奥沙利铂+照射组的N值为2.257,D_0值为0.969Gy,Dq值为0.789Gy,,SER_(D0)、SER_(Dq)、SER_(SF2)分别为1.524、1.563、1.884;奈达铂+照射组的N值为2.098,D_0值为0.954Gy,Dq值为0.707Gy,SER_(D0)、SER_(Dq)、SER_(SF2)分别为1.549、1.746、2.070。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在IC10低浓度下对鼻咽癌CNE-2细胞株均具有放射增敏作用。放射增敏由强到弱为奈达铂,奥沙利铂,卡铂,顺铂。
【学位授予单位】:泸州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30.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寒梅,楼洪坤;卡铂放射增敏治疗子宫颈癌68例临床报告[J];肿瘤防治研究;1999年03期

2 李学源!255300山东,王颖!255300山东,于鲁华!255300山东,孙晶华!255300山东,陈华!255300山东;马蔺子素放射增敏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0年04期

3 郑秀龙;;放射增敏作用机理[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93年06期

4 何素英,刘淑真,魏菊梅;以卡铂为主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57例近期疗效[J];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11期

5 陈力,李鸿欣,王兰琴,陈明;顺铂方案组与卡铂方案组治疗食管癌近期疗效对比(附86例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1994年S1期

6 彭彬;卡铂与顺铂的小儿临床药动学及药效学研究进展及剂量方案[J];癌症;1995年06期

7 杨儒畅,漆先凤,钱一萍,陈尚珍,李明秀;卡铂治疗恶性肿瘤的后效应观察[J];西南国防医药;1995年01期

8 万桂芬,周绪堂,江建开,钟军;卡铂配合放射及单纯放射治疗对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报告[J];实用癌症杂志;1996年01期

9 吕明德,申权,吕伽林,任斌,黎曙霞;实验性肝癌瘤内穿刺高温化学治疗的研究[J];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0年01期

10 邓国忠,伍显庭,吴福道,方向东,桂金川;大剂量卡铂对外周血象的影响[J];四川肿瘤防治;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东明;张珊文;杨静贤;肖绍文;;紫杉醇对肺腺癌细胞系放射增敏的体外研究[A];图像 仿真 信息技术——第二届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2 洪元康;李平;杨玉琼;李志平;董国良;;泰素和卡铂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20例报告[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3 宫文静;安永恒;;塞来昔布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放射增敏效应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4 周义德;丁大连;郑宏良;郑桂亮;张青;Richad J Salvi;;经圆窗膜应用卡铂对灰鼠前庭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周义德;丁大连;郑宏良;郑桂亮;张青;Richad J Salvi;;经圆窗膜应用卡铂对灰鼠耳蜗结构和功能的影响[A];2010全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赵妍妍;周红;;青蒿琥酯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放射增敏的初步研究[A];全国第十一届生化与分子药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刘一;廖一平;白玉;刘虎威;;双环铂及卡铂与脱氧核苷酸相互作用的CE-MS分析[A];全国生物医药色谱学术交流会(2010景德镇)论文集[C];2010年

8 王敬菊;;榄香烯、卡铂联合应用治疗肺癌胸水分析[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肿瘤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王凤英;孙菁;鲍云华;张珊文;徐国镇;;甘氨双唑钠(CMNa)对食道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的研[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10 程慧斐;;希美钠对中晚期子宫颈癌放射增敏的临床对比[A];2009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蒋寒 通讯员 孙宁华;我国放射增敏药物研究成绩喜人[N];科技日报;2006年

2 孙宁华;苏州大学放射增敏药物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6年

3 张伦;铂类药物的应用及市场分析[N];中国医药报;2001年

4 生;恩度首次亮相世界肺癌大会引来专家目光[N];医药经济报;2009年

5 蔡德山;细胞毒类抗癌药后劲十足[N];医药经济报;2005年

6 黄海波;关于现有技术中是否存在技术启示的判断[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1年

7 张伦;铂类抗癌药:化疗生力军[N];中国医药报;2003年

8 孙琳;应用紫杉醇+卡铂+依托泊苷治疗晚期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的Ⅱ期试验[N];医药经济报;2006年

9 李爱铭;让癌细胞“亲近”射线[N];解放日报;2006年

10 王立峰;奥沙利铂:领跑铂类药物市场[N];中国医药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思思;亚毒性微小剂量方法对卡铂耐药性的鉴定、预测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杨大海;卡铂损伤灰鼠耳蜗内毛细胞对其耳蜗核神经元的影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4年

3 刘云英;国产卡铂在肿瘤患者的临床药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1年

4 王庆伟;多烯紫杉醇免疫脂质体对Lovo细胞的靶向放射增敏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5 夏曙;PI3K/Akt信号转导途径在肿瘤细胞放射增敏中作用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郑伟;姜黄素对肺癌细胞增殖、凋亡、促血管生成和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及其机制的体外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冯惠茹;~(32)Pβ射线持续低剂量率照射肿瘤细胞的放射生物学机制及端粒酶的治疗监控和放射增敏价值基础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2年

8 李娜;组蛋白去乙酰基酶抑制剂和HDAC-1 siRNA对宫颈癌细胞生长和放射敏感性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徐波;高低氧放疗的放射生物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8年

10 王晓慧;P63、P53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在卡铂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中的变化[D];四川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章孺;不同铂类对CNE-2细胞株放射增敏的体外比较实验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2年

2 陈卫东;EPO结合高—低氧对贫血荷瘤小鼠放射增敏的实验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3 杜春双;卡铂联合紫杉醇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及卡铂药动学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2年

4 李宁;吡啶丙烯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放射增敏活性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5 代军强;卡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株放射增敏作用的实验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6 李星;二十碳五烯酸协同卡铂对人肺癌A-549细胞作用的研究[D];延边大学;2011年

7 张建锋;顺铂联合卡铂对骨肉瘤细胞毒性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王艳;卡铂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生物学行为影响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朱新红;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卡铂诱导贫血影响小鼠肿瘤放射敏感性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2年

10 邓伟;超声引导卡铂/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瘤内注射治疗胰腺癌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547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547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b5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