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双源CT双能量减影法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狭窄诊断准确性的评价

发布时间:2020-05-09 23:13
【摘要】:目的:以冠状动脉检查的金标准——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oronal angiography,CAG)为对比,评估双源CT双能减影法与常规后处理方法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程度诊断方面的准确性。材料及方法:30例临床疑诊或确诊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病变共计107处),在15天内同时进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oronal angiography,CAG)和冠状动脉双源CT血管造影(dual source 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DSCTA)的检查。采用第二代双源CT(SOMATOM Definition Flash CT,Siemens Healthcare),进行管电压为100kV/140kV的双能螺旋扫描。将得到原始图像于SYGOMMWP VE 40B工作站采用双能软件(Dual energy)中的身体去骨功能(Body Bone Removal)进行后处理,得到双能减影图像(去骨、去钙化)。再将双能减影图像和原始图像于Syngo.via工作站运用图像后重建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组(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曲面重组(curved planar reconstructions,CPR)和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对由钙化斑块引起狭窄的管腔进行评估及测量。(1)分别将双能减影法、常规后处理方法与CAG诊断结果对照,计算双源CT双能减影法对血管狭窄程度评价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2)将双能减影法与常规后处理方法结果对照,评价两者对诊断冠脉狭窄程度的差别。结果:收集30例患者,107处钙化斑块所致狭窄的冠脉可供评估与测量。(1)双能减影法诊断冠≤50%狭窄的灵敏度为70.9%,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76.5%,准确性为85.0%。诊断冠脉≤75%狭窄的灵敏度为83.7%,特异性为96.9%,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70.9%,准确性为86.9%。(2)常规后处理法诊断冠脉≤50%狭窄的灵敏度为92.7%,特异性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阴性预测值为92.9%,准确性为96.3%。诊断冠脉≤75%狭窄的灵敏度为89.3%,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94.4%,阴性预测值为77.8%,准确性为88.8%。(3)分别比较常规后处理法和双能减影法诊断狭窄程度≤50%、≤75%的结果。采用χ~2检验进行比较,得出狭窄程度≤50%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程度≤75%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金标准CAG相比,双能减影法评价血管狭窄程度准确性较高,可用于冠状动脉的显示及狭窄程度的评估。对于中度狭窄的冠状动脉,双能减影法和常规后处理方法都有较高诊断准确率,而对于轻度狭窄的冠状动脉,双能减影法存在过诊断的可能,因此其诊断能力略低于常规后处理方法。
【图文】:

双能,后处理,管腔,自动识别


图 1 为 LAD 近段钙化斑块的双能减影法后处理诊断结果与 CAG 诊断结果一致,其中AB 为 Syngo.via 工作站中的 Stenosis Measurement 自动识别的残存管腔及两端正常管腔,,经算为中度狭窄 图 C 该血管的 VR 图像 图 D 为 CAG 诊断为中度狭窄AB CD

双能,后处理,管腔,图像


ABCD图 1 为 LAD 近段钙化斑块的双能减影法后处理诊断结果与 CAG 诊断结果一致,其中图AB 为 Syngo.via 工作站中的 Stenosis Measurement 自动识别的残存管腔及两端正常管腔,经计算为中度狭窄 图 C 该血管的 VR 图像 图 D 为 CAG 诊断为中度狭窄B C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541.4;R81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姬国敏;;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年04期

2 钟必武;王宗明;王静;;探讨CT影像学对于血管性痴呆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34期

3 丁军明;孙毅;赵研;;探究高分辨力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11期

4 姜菊;韩广香;周春艳;高纪称;刘震;吕洪兵;;超声与螺旋CT对异位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比较[J];河北医药;2019年23期

5 邓志勤;邓睿;吴勇胜;;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年22期

6 王超;;低剂量CT扫描在成人继发性肺结核患者检查中的应用[J];中国民康医学;2019年20期

7 张永祥;付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50例CT和X线诊断效果对比研讨[J];双足与保健;2019年22期

8 田种红;;腹部X线与CT扫描诊断急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14期

9 孙书雨;;试论临床工程师开展CT维护工作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年21期

10 徐行军;;基于CT扫描试验的透水混凝土孔隙分布特征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莹;陶高见;朱彤;;CT引导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黄松;顾文华;奚月凤;邱志富;;CT肺动脉成像在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诊断价值[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第十五次全国学术大会暨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医学影像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7年

3 武粟;;X线、CT对主动脉夹层的诊断价值及影像学对比[A];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专集:国际数字医学会数字中医药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数字中医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4 李诚;黎帅;童浪兴;;保护CT准确级不匹配的分析及对策[A];2016年江西省电机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江西电力》2016年11月增刊)[C];2016年

5 徐笑强;徐惠勤;;卵巢卵泡膜细胞瘤的临床表现与CT特征[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与影像技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6 黄崇权;郭献忠;应碧伟;陈淑超;胡文超;金肖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A];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与影像技术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6年

7 余莹莹;赵艳萍;周永;郭大鹏;文智;;CT诊断Ⅰ-Ⅱ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A];《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5年12月研讨会综合刊[C];2015年

8 刘明国;王飞;程渝;阳明;;多层螺旋CT对未发生实质器官转移的结直肠癌的诊断[A];中国中药杂志2015/专集:基层医疗机构从业人员科技论文写作培训会议论文集[C];2016年

9 张爱伟;周海生;谢齐;郑汉朋;王旭荣;王军;邱乾德;;CT在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自发破裂预测价值的研究[A];2015年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5年

10 潘春球;武钢;周望梅;余壁湘;曾灿辉;王达;罗超;胡罢生;;超声、腹部X线平片、双源CT诊断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比较[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17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佳;中国化石研究用上自主CT[N];科学时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钱力;给动植物做CT:守住检验检疫安全防线[N];科技日报;2019年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符伟侯 贺晟 杨th 国瑞;给地球做“CT”[N];中国矿业报;2018年

4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赵波 通讯员 伊丽明 马华;做手术,机器人操刀 做CT,0.3秒成像[N];青岛日报;2018年

5 王攀;“海洋六号”给南极海域海底“做CT”[N];中国海洋报;2017年

6 本报记者 王聪;为污染物做“CT” 给建筑物“戴帽穿衣”[N];人民政协报;2017年

7 本报记者 王敏壹 通讯员 周广言;管道“CT”问诊能源动脉[N];石油管道报;2017年

8 严鹏;剧本评估有了专业“CT仪”[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7年

9 首席记者 张科勇;做岩石“CT”的探路人[N];绍兴日报;2017年

10 本报记者 王克鹏 见习记者 周文聪 实习生 米佳;给大武水源地做全身“CT”[N];淄博日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欧阳爱梅;肾癌FORCE双能量CT及增强CT表现与肿瘤微结构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2 刘鹏;CT静脉成像在下肢慢性静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3 周悦;能谱CT充气检查联合GSI自动智能辅助技术在评估食管癌分期诊断中的研究价值[D];郑州大学;2017年

4 李琳;能谱CT在甲状腺病变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年

5 康立清;灌注CT反映脑瘤血管生成的实验与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李廷春;三维裂隙扩展的CT试验及理论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2005年

7 李萌;基于CT图像的常规和频谱纹理分析特征在肝细胞癌的预后和治疗决策中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8 丁强;逆行股前外侧皮瓣的CT血管成像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9 郑晗;全三维锥束CT重建算法的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10 刘文亚;新疆汉维哈三个民族人群骨密度定量CT测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雪灵;213例儿童自发性颅内出血的临床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9年

2 王成;基于胰腺癌血清外泌体miRNA及CT表现对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9年

3 田蕾;能谱CT在结直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8年

4 刘敏;4D-CT在肺癌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应用及几何学和剂量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5 杨艳;CT公司的战略制定及实施路径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6 黄正奇;大同矿区22803厚煤层工作面CT及瞬变响应特征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9年

7 鲁智礁;双源CT双能量减影法对冠状动脉钙化斑块狭窄诊断准确性的评价[D];中国医科大学;2019年

8 秦萍萍;膝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腧穴敏化的肥大细胞纳米CT及电镜成像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年

9 张馨予;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瞬时无波形比率的临床应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9年

10 孙艳楠;面向脊椎CT的自动定位与分节段分割系统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6568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6568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08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