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基于CT和光学扫描数据的牙齿模型重建系统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4 15:12
【摘要】:在计算机口腔修复系统中,完整的数字化三维牙齿模型将直接关系到后续的排牙、种植、正畸、以及生物力学分析的结果。基于CT和光学扫描数据的牙齿模型重建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的得到数据完整的、精度较高的三维牙齿数字模型。该系统主要分为五个模块:模块一是CT数据的初始重建;模块二是光学牙冠和牙龈的分离;模块三是初始重建后的CT数据与光学牙冠的配准;模块四是两种模型的共同分割;模块五是模型的融合。本文主要负责两种模型的配准和共同分割。为了解决这两种不同分辨率数据图像的配准,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CT与光学扫描牙齿模型的高效配准算法。在初始配准时,首先使用正确的比例因子创建一个临时点集,生成空间缩放尺度参数,进行各向同性缩放,设置更为精确的初始旋转矩阵;其次,在最终配准前通过比率采样算法选取具有原始数据的信息保持性的p个数据点(pn),然后使用具有7自由度的ICP算法进行精确配准,从而减少数据量的计算,并用K-D tree查找对应的点对来提高运行效率。通过实验表明,文中采用的算法能够解决尺度变换和不同分辨率数据的配准问题,配准结果收敛速度较快,配准误差较小,可以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的辅助设计。针对牙齿的CT数据分割的时间效率低,分割困难等缺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牙齿的CT数据和光学牙冠数据进行共分割的方法。首先我们利用两者的组成部分的异同进行光学牙冠的边缘的细化,仅保留牙冠与CT牙模的相同部分,除去不相同的区域,分离出光学牙冠边沿的少量牙龈部分。然后将分离出单个的牙冠模型,并且用来指导CT模型的精确切割。使用CT切片切割光学牙冠,从而在每张CT切片上都映射形成初始轮廓,采用经典的Level set方法进行迭代,分割完整的牙齿模型。最后利用完整的CT牙齿模型再次精确分割光学牙冠,对单个牙齿的缺口处进行缝补,生成完整的光学牙齿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分割效率高、速度较快。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816.98;TP391.41
【图文】:

工作流程图,牙齿,光学扫描,工作流程图


基于CT和光学扫描数据牙齿模型的重构系统是利用牙齿CT切片中分离出逡逑来的牙根部分和光学扫描模型分离出的牙冠部分进行重构,得到包含精度较高的逡逑牙冠和完整牙根三维数字模型,可用于无托槽隐形矫治系统中,模拟牙齿的移动逡逑以及重新排列牙齿。逡逑该系统的工作流程如下:逡逑(1)利用移动立方体(Marching邋Cubes)算法将CT切片重建为三维牙齿模逡逑型;逡逑(2)利用网格分割算法对三维重建后的牙齿模型进行分割,保留牙冠部分;逡逑(3)利用本文的配准算法对重建后的CT模型和光学牙冠进行配准;逡逑(4)用配准后的CT模型指导光学牙冠进行边缘的细化;逡逑(5)利用精确的光学牙冠指导CT切片分割出单个牙齿模型;逡逑(6)使用CT牙齿模型指导单个光学牙冠分割与缝补;逡逑(7)考虑边界形状,将两个分段模型无缝地融合,建立完整的、精度较高逡逑的牙齿三维模型。逡逑基于CT和激光扫描数据牙齿模型的重构系统的工作流程图如图2-1所示。逡逑

图像配准,算法,仿射变换,投影变换


图2-2图像配准的主要算法逡逑2.4.2图像配准的变换方式逡逑配准是为了找到在不同时间和不同条件下获取的两个图像的映射关系,使得逡逑图像a中的每个点可以在图像b上找到对应的一对点。实际上,映射关系是两个逡逑图像上的一组连续空间变换。目前,常用的空间变换包括:刚体变换(Rigid邋body逡逑transformation邋)、仿射变换(Affme邋transformation)、投影变换(Projective逡逑transformation)和非线性变换(Nonlineartransformation)[27]等。逡逑(1)刚体变换的方式.?是指在进行变换前后,图像中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依旧保逡逑持不变。该类的刚体变换可分解为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逡逑(2)仿射变换的方式[29]:是将直线映射为保持平行性的直线的变换。它可以是逡逑均匀缩放的变换,其中变换系数在所有方向上是均匀的,或者是具有不一致的变逡逑换系数的非均匀缩放变换。逡逑(3)投影变换的方式:基本上类似与仿射变换,主要区别在于投影变换将图像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晓萍;信息面的光学扫描装置[J];光机电世界;1994年07期

2 杨少辰,张运刚,DavidG.Tweed;共振式光学扫描头实现线性扫描[J];激光与红外;1997年04期

3 冯伟;邓程严;;光学扫描在汽车模具设计及制造中的应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9年10期

4 汪逸群;齐心达;;国外空间光学扫描机构现状[J];光机电信息;2010年12期

5 杨少辰,JimAtwood,张运刚,富金刚,宫润泽;对构成闭环振镜式光学扫描系统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1997年05期

6 方仲彦,赵文华;瞬态连续测温系统光学扫描装置的研制[J];计量技术;1995年08期

7 王铁铭;机载光学扫描系统的设计分析[J];红外研究;1984年03期

8 吴加金,胡惠予,马贤凯;核酸凝胶胶片计算机自动分析方法的研究[J];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1986年02期

9 陶彦辉;;光学扫描方法在曲面重构中的应用[J];新疆有色金属;2011年06期

10 魏亚运;周昕;王梦婷;呼有军;;基于光学扫描全息测量相位物体的相位分布[J];激光技术;201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孙国斌;弥谦;;光学扫描振镜的振镜转角与扫描角度变化关系的研究[A];2010年西部光子学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0年

2 张斌;房建国;毕超;;发动机叶片的光学扫描测量技术与评价方法研究[A];2016航空试验测试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鹏鑫;基于光学扫描和CMM测量数据的模型重建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时文敬;基于CT和光学扫描数据的牙齿模型重建系统的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19年

2 王岫鑫;光学扫描全息的模拟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杨思文;离心水泵叶轮的逆向造型与流场数值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14年

4 宋兆坤;汽车覆盖件光学扫描检测仪虚拟样机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2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712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d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