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X射线同步推量与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射治疗剂量学比较

发布时间:2021-01-24 00:43
  目的:比较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X射线同步推量(SIB)与电子线后程补量(SBT)放射治疗剂量学特点,探讨不同加量方法对瘤床、心脏和肺受照体积及剂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的10例接受左侧乳腺癌保乳手术患者,将瘤床银夹所标记范围外扩2.0 cm,定义为肿瘤靶区(GTVtb),全乳腺定义为临床靶区(CTV),GTVtb和CTV分别外扩1.5~2.0 cm和0.5 cm,定义为计划靶区(PTVtb和PTV)。每例患者分别设计SIB和SBT两种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种不同加量方法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学差异。结果:两种计划比较瘤床靶区的平均剂量(Dmean)、D95、V105及剂量均匀性(CI)和适形度指数(H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瘤床的最大剂量(Dmax)、V110两种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7,t=-4.283;P<0.05);危及器官患侧肺V20、V5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装备. 2020,17(06)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设备
    1.3 治疗方法
        1.3.1 模拟定位
        1.3.2 靶区勾画
        1.3.3 计划设计
    1.4 计划验收与评估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瘤床靶区剂量学
    2.2 瘤床靶区的HI和CI
    2.3 OAR肺和对侧乳腺的剂量学
    2.4 OAR心脏的剂量学
3 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乳腺癌根治术后三维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剂量学比较及不良反应分析[J]. 李卓华.  中国医药科学. 2019(01)
[2]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加量调强和混合调强的放疗计量学比较[J]. 方美芳,蔡汉飞,殷红梅,徐露.  中国民康医学. 2017(22)
[3]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与常规放疗靶区内剂量均匀性心肺照射剂量和体积的差异分析[J]. 苏建淳,胡学锋,卢秋霞,黄泽黎,刘桂超,吴永锋.  山西医药杂志. 2017(14)
[4]断层径照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 陈高翔,曲宝林,杜乐辉,徐寿平,解传滨,葛瑞刚,马娜,戴相昆.  中国医学装备. 2017(07)
[5]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区同步加量IMRT的剂量学及疗效分析[J]. 蒙渡,唐丰文,刘锐,杨蕴一,王书文,韩苏夏,赵新汉.  西部医学. 2017(05)
[6]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临床观察[J]. 夏重升,李苗苗,范敏,刘晓萌,付成瑞,董银萍,李宝生,黄伟.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7 (02)
[7]乳腺癌保乳术后同步推量放疗与常规放疗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J]. 曹茜,阿迪娜·贾库林,王义海,司马义力·买买提尼牙孜,木妮热·木沙江.  临床肿瘤学杂志. 2016(10)
[8]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IMRT及瘤床大分割同期加量的临床Ⅱ期研究[J]. 杨昭志,俞晓立,梅欣,马金利,潘自强,陈星星,张丽,吴炅,邵志敏,陈佳艺,郭小毛.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6 (07)
[9]右乳癌保乳术后瘤床同步X线和后程电子线补量调强放疗剂量学比较[J]. 赵彪,潘香,杨毅,张凯恋,唐一吟.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6(06)
[10]乳腺癌保乳术后两野与多野动态调强的剂量学研究[J]. 铁剑,弓健,吴昊,张艺宝,蒋璠.  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14 (08)



本文编号:29962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9962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4b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