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CT和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25 19:31
目的探讨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MICC)的CT和MRI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收治的52例经病理证实的MICC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CT 38例,MRI 22例,兼行CT和MRI检查者8例。分别比较肿瘤的CT和MRI特征与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判断其诊断准确率。结果 CT或MRI增强扫描动脉期病灶主要表现环状强化,门脉期及平衡期进一步强化。主要伴随征象包括肝内胆管扩张,肝包膜凹陷,动脉血管穿行病灶。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CT和MRI联合诊断准确率为87.50%,高于单独运用CT(86.84%)或MRI(86.36%)。结论 MICC具有特征性影像表现,动态增强扫描是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要点,二者联合,并结合病灶的伴随征象(胆管扩张、包膜凹陷、动脉血管穿行)可进一步提高MICC的诊断准确率。
【文章来源】:重庆医学. 2020,49(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CT
1.2.2 MRI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病灶一般特征
2.2 病灶影像特点
2.2.1 CT征象
2.2.2 MRI征象
2.2.3 病灶周围征象
2.3 术后病理与影像诊断结果对比
3 讨论
3.1 MICC影像特征与病理基础
3.2 MICC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RI联合MS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李小燕. 河南医学研究. 2019(03)
[2]可根治性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周围淋巴结清扫的探讨[J]. 陈亚进,周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01)
[3]肝内胆管细胞癌诊疗研究进展[J]. 沈颖甜,朱海东,陈荔,仲斌演,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3)
[4]磁共振成像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 赵丽,赵心明. 磁共振成像. 2017(10)
[5]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治疗策略的进展[J]. 吴向嵩,刘颖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 (11)
[6]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J]. 王爱华.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0)
[7]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J]. 秦斌,袁翠平,林有丹,祝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0)
[8]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陈立达,徐辉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03)
本文编号:2999765
【文章来源】:重庆医学. 2020,49(08)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检查方法
1.2.1 CT
1.2.2 MRI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病灶一般特征
2.2 病灶影像特点
2.2.1 CT征象
2.2.2 MRI征象
2.2.3 病灶周围征象
2.3 术后病理与影像诊断结果对比
3 讨论
3.1 MICC影像特征与病理基础
3.2 MICC影像特征和鉴别诊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MRI联合MSCT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李小燕. 河南医学研究. 2019(03)
[2]可根治性切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周围淋巴结清扫的探讨[J]. 陈亚进,周睿.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01)
[3]肝内胆管细胞癌诊疗研究进展[J]. 沈颖甜,朱海东,陈荔,仲斌演,滕皋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18(03)
[4]磁共振成像在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诊断及疗效评估中的研究进展[J]. 赵丽,赵心明. 磁共振成像. 2017(10)
[5]肝内胆管细胞癌手术治疗策略的进展[J]. 吴向嵩,刘颖斌.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6 (11)
[6]肿块型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脓肿的CT特征及鉴别诊断[J]. 王爱华.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6 (10)
[7]CT及MRI对肝内周围型胆管癌综合诊断研究[J]. 秦斌,袁翠平,林有丹,祝新.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5 (10)
[8]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陈立达,徐辉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7(03)
本文编号:29997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299976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