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不同触发点肺动脉CT血管成像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19:37
目的探讨不同触发点对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PA)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7例行CTPA检查的病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1例,B组36例。其中A组触发点感兴趣区(ROI)位于肺动脉干,阈值为60 HU,B组ROI位于主肺动脉窗层面的上腔静脉,阈值为80 HU。两组对比剂量均为50ml,扫描技术参数相同。在工作站测量两组同层面的肺动脉干、右下肺静脉CT值,并记录两组检查上腔静脉伪影分数。结果 B组有3例肺动脉强化差,不能判断是否存在血栓,其余病例及A组所有病例图像均能满足临床诊断。A组肺动脉CT值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右下肺静脉CT值及上腔静脉伪影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检查方法中,选择肺动脉主干作为触发点,可以得到更好的肺动脉强化,有利于血栓显示,还能保证检查的成功率。
【文章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30(0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
图2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图3 a,3b为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图像示:肺动脉明显强化,对比度好,两下肺动脉内见附壁血栓
B组将ROI置于上腔静脉,可以解决扫描过程中自动移床等后延迟时间问题。因为对比剂从前臂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然后汇入右心房、右心室,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再汇入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内,所以上腔静脉显影早于肺动脉。利用这一时间差来弥补移床时间,使机架从阈值监测点到开始扫描点(即肺尖)之间移床的时间与对比剂从上腔静脉流到肺动脉的循环时间相当,故正确设置上腔静脉阈值非常重要,若阈值选择太低,启动扫描稍早,不仅上腔静脉伪影重,还会因肺动脉未能达到峰值,从而影响肺动脉观察;若阈值太高,启动稍晚,错过肺动脉峰值,出现肺静脉过于强化,干扰肺动脉显示。B组所有病例中,将上腔静脉阈值设为80HU。结果约91.7%(33/36)患者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但也有3例检查失败。分析原因:1)上腔静脉扁平、细小,ROI勾画不准确,或难以勾画;2)上腔静脉管径小于肺动脉干,若患者屏气不佳或不能屏气,往往ROI易偏离或不完全位于自动监测范围内,导致监测失败;3)上腔静脉大小、形态如常,ROI在位,也达到了所设阈值,但因心功能不良,肺动脉峰值相对滞后,未能在肺动脉峰值采取数据。笔者认为:遇到以上情况,要慎用静脉跟踪触发技术,应改用跟踪肺动脉干较好,与刘建新等[12]研究相同。图2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和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J]. 许令荣,赵卉,刘云峰,张毅.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6)
[2]128MSCT应用三低技术结合iDose4在肺动脉成像的研究[J]. 曹治婷,陈刚,刘铁军,廖玉荣,廖明星,梁丽华,曹治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12)
[3]肺动脉CTA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J]. 覃少佳,邓碧玉,张鸿魁,黄欧阳,罗敏著. 海南医学. 2018(24)
[4]双定位像在降低肺动脉CTA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J]. 赵飞,李磊,彭婉琳,蒲进,张凯,刘科伶,李玉明,张金戈,夏春潮,李真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12)
[5]双源CT肺动脉造影及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治疗后效果评价[J]. 焦亚彬,耿园园,李培秀,杨奋有,都日娜,王建军,宇轲,裴晓东,袁克芳,曲杨. 临床肺科杂志. 2018(02)
[6]256层螺旋CT iDose4在低剂量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 张玉兰,郑晓林,黄军荣,赖清媚,张秀华,吴凤英,梁凤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1)
[7]256层i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 朱宁,高回青,王玉涛,景胜,丁群力,汪建华,邓胜德,张霞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2)
[8]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J]. 顾庆春,薛春华,范晔辉,陈炜,吕传国,蒋华东,杨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08)
[9]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智能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J]. 李斌,刘义军,刘婷,刘静红. 中国医疗设备. 2011(04)
[10]对比剂智能跟踪与预试验肺动脉MSCT成像的对比研究[J]. 刘建新,刘剑,王霄英,唐光健. 放射学实践. 2008(12)
本文编号:3017048
【文章来源】: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30(06)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
图2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图3 a,3b为肺动脉栓塞患者,CTPA图像示:肺动脉明显强化,对比度好,两下肺动脉内见附壁血栓
B组将ROI置于上腔静脉,可以解决扫描过程中自动移床等后延迟时间问题。因为对比剂从前臂静脉进入上腔静脉,然后汇入右心房、右心室,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干及其各级分支,再汇入肺静脉,回流入左心房内,所以上腔静脉显影早于肺动脉。利用这一时间差来弥补移床时间,使机架从阈值监测点到开始扫描点(即肺尖)之间移床的时间与对比剂从上腔静脉流到肺动脉的循环时间相当,故正确设置上腔静脉阈值非常重要,若阈值选择太低,启动扫描稍早,不仅上腔静脉伪影重,还会因肺动脉未能达到峰值,从而影响肺动脉观察;若阈值太高,启动稍晚,错过肺动脉峰值,出现肺静脉过于强化,干扰肺动脉显示。B组所有病例中,将上腔静脉阈值设为80HU。结果约91.7%(33/36)患者图像能满足临床诊断,但也有3例检查失败。分析原因:1)上腔静脉扁平、细小,ROI勾画不准确,或难以勾画;2)上腔静脉管径小于肺动脉干,若患者屏气不佳或不能屏气,往往ROI易偏离或不完全位于自动监测范围内,导致监测失败;3)上腔静脉大小、形态如常,ROI在位,也达到了所设阈值,但因心功能不良,肺动脉峰值相对滞后,未能在肺动脉峰值采取数据。笔者认为:遇到以上情况,要慎用静脉跟踪触发技术,应改用跟踪肺动脉干较好,与刘建新等[12]研究相同。图2 a,2b为同一患者,两肺动脉强化幅度低,以两下肺动脉为甚,两下肺动脉内密度不均,似条状充盈缺损(粗箭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CT肺动脉栓塞指数(PAOI)和PESI评分对急性肺栓塞预后评价中的作用[J]. 许令荣,赵卉,刘云峰,张毅. 临床肺科杂志. 2019(06)
[2]128MSCT应用三低技术结合iDose4在肺动脉成像的研究[J]. 曹治婷,陈刚,刘铁军,廖玉荣,廖明星,梁丽华,曹治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8(12)
[3]肺动脉CTA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临床诊断价值[J]. 覃少佳,邓碧玉,张鸿魁,黄欧阳,罗敏著. 海南医学. 2018(24)
[4]双定位像在降低肺动脉CTA辐射剂量的临床应用价值[J]. 赵飞,李磊,彭婉琳,蒲进,张凯,刘科伶,李玉明,张金戈,夏春潮,李真林.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8(12)
[5]双源CT肺动脉造影及肺灌注成像对肺栓塞治疗后效果评价[J]. 焦亚彬,耿园园,李培秀,杨奋有,都日娜,王建军,宇轲,裴晓东,袁克芳,曲杨. 临床肺科杂志. 2018(02)
[6]256层螺旋CT iDose4在低剂量肺动脉成像中的应用[J]. 张玉兰,郑晓林,黄军荣,赖清媚,张秀华,吴凤英,梁凤明.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7(01)
[7]256层iCT肺动脉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J]. 朱宁,高回青,王玉涛,景胜,丁群力,汪建华,邓胜德,张霞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2)
[8]64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J]. 顾庆春,薛春华,范晔辉,陈炜,吕传国,蒋华东,杨波.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08)
[9]16层螺旋CT肺动脉成像智能触发阈值的合理选择[J]. 李斌,刘义军,刘婷,刘静红. 中国医疗设备. 2011(04)
[10]对比剂智能跟踪与预试验肺动脉MSCT成像的对比研究[J]. 刘建新,刘剑,王霄英,唐光健. 放射学实践. 2008(12)
本文编号:30170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1704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