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6层iCT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1-02-07 19:13
目的:探讨256层iCT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在肺叶内型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手术或血管造影证实的15例肺叶内型隔离症患者,均采用Philip iCT 256层螺旋CT扫描仪行动静脉双期扫描,结合CTA血管重建技术(MPR、CPR、MIP、VR),分析病变特征及其与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关系,评价各重组方法对肺隔离症的诊断价值。结果:所有隔离的肺组织均位于肺下叶,左肺12例、右肺3例, 7例呈囊实性病变,4例为囊性,3例为实性,1例表现为肺血管纹理明显增粗紊乱,经CTA血管重建后处理技术可清晰显示全部异常供血动脉,并发现回流静脉8例,将各种重建方法综合应用,更有助于分析异常血管与病变的内在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联合CTA血管重建技术可直观显示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全貌及其与病变关系,是诊断肺隔离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31(1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男,14岁。图1a:横断面CT(纵隔窗)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囊实性肿块、囊内见气液平(箭头),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肿块内有明显强化血管断面。图1b:冠状位MIP重建见供血动脉源自增粗的腹腔干,且自下而上进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后再分出多条分支动脉。回流静脉为左下肺静脉。图1c:VR重建直观、立体地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
图1 男,14岁。图1a:横断面CT(纵隔窗)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囊实性肿块、囊内见气液平(箭头),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肿块内有明显强化血管断面。图1b:冠状位MIP重建见供血动脉源自增粗的腹腔干,且自下而上进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后再分出多条分支动脉。回流静脉为左下肺静脉。图1c:VR重建直观、立体地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2.3 并发症
肺隔离症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于1946年由Peyce首次命名。依据隔离肺组织和正常肺是否位于同一脏层胸膜内,分为肺叶内及肺叶外两型。前者常见,肺叶内型多位于后基底段,尤其是左肺下叶,病变可与支气管相通并常伴反复感染,而肺叶外型除了位于肺内还可见于纵隔或膈下,一般与支气管不相连、不易并发感染。本组15例均属于肺叶内型,未见独立的胸膜,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9例。该型供血动脉通常来自胸内降主动脉,有报道[2]另约25%的病例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发出的异常分支,少数还可来自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小分支动脉。本文异常供血动脉亦多为胸主动脉(9例)。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异常引流静脉多汇入下肺静脉,而肺叶外型肺隔离症常引流至体静脉而非肺静脉,此表现亦有别于肺叶内型。本组所示病例均引流至下肺静脉。影像表现主要分为软组织实性肿块型、囊实性肿块型、囊性肿块型及局灶性肺叶内血管增粗、紊乱型[3]。本组病例四种分型均可见且以囊实型肿块型居多(7/15),其中1例呈局灶性肺叶内血管增粗、紊乱型,而无肺实质性病变,笔者认为此类病例应注意两侧对比观察血管走行及形态,以免漏诊。据报道多数病灶边缘光整,但本组8例境界模糊,3例囊性病变内出现气液平,患者亦有发热、咳嗽症状,提示肺叶内型易合并感染。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主要是显示其异常的供血体动脉和引流静脉。传统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金标准,但这是一项有创、耗时且相对昂贵、操作复杂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这些无创血管造影技术已被临床证明是同样有效和安全的替代方法[4]。本组绝大部分病例DSA或手术所见异常供血动脉与CTA重建显示血管是一致的,仅1例因扫描范围较小至横膈水平,未能全面观察异常分支动脉数目,DSA证实为起自腹腔干的多条分支血管。由此认为对怀疑肺隔离症的患者,增加扫描范围至上腹部水平是必要的,有文献报道应至肾动脉上方层面[5]。尽管MRI可以清楚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成分变化,但它常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而不能准确评估肺异常改变[6],而CT因为它数据采集速度快、扫描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能获得关于支气管解剖和肺实质的较多信息,用于该病与支气管扩张、肺肿瘤、肺囊肿、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等影像表现类似病变的鉴别[7]。而且尽管MRA可多平面观察血管,但不同于CTA后处理重建更易于实时任意平面、多角度地观察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形、分支、管壁钙化及其静脉回流的全貌。因此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CTA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检测肺隔离症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周静然,杨峰,余河,熊伟. 放射学实践. 2013(11)
[2]肺隔离症影像诊断(附17例报告)[J]. 董志明,韩帮成,韩长利,郑国江,孙连营,李硕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8(09)
[3]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J]. 聂永康,赵绍宏,蔡祖龙,杨立,赵红,张爱莲,黄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11)
[4]多层螺旋CT在儿童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J]. 李航,贺文,孙国强,曾津津,彭芸.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12)
本文编号:3022694
【文章来源】: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20,31(10)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男,14岁。图1a:横断面CT(纵隔窗)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囊实性肿块、囊内见气液平(箭头),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肿块内有明显强化血管断面。图1b:冠状位MIP重建见供血动脉源自增粗的腹腔干,且自下而上进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后再分出多条分支动脉。回流静脉为左下肺静脉。图1c:VR重建直观、立体地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
图1 男,14岁。图1a:横断面CT(纵隔窗)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囊实性肿块、囊内见气液平(箭头),增强扫描呈不均匀中度强化,肿块内有明显强化血管断面。图1b:冠状位MIP重建见供血动脉源自增粗的腹腔干,且自下而上进入左肺下叶后基底段病灶后再分出多条分支动脉。回流静脉为左下肺静脉。图1c:VR重建直观、立体地显示异常血管的全貌。2.3 并发症
肺隔离症又称支气管肺隔离症,于1946年由Peyce首次命名。依据隔离肺组织和正常肺是否位于同一脏层胸膜内,分为肺叶内及肺叶外两型。前者常见,肺叶内型多位于后基底段,尤其是左肺下叶,病变可与支气管相通并常伴反复感染,而肺叶外型除了位于肺内还可见于纵隔或膈下,一般与支气管不相连、不易并发感染。本组15例均属于肺叶内型,未见独立的胸膜,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9例。该型供血动脉通常来自胸内降主动脉,有报道[2]另约25%的病例源于腹主动脉及腹腔干发出的异常分支,少数还可来自肋间动脉、锁骨下动脉、胸廓内动脉等小分支动脉。本文异常供血动脉亦多为胸主动脉(9例)。肺叶内型肺隔离症的异常引流静脉多汇入下肺静脉,而肺叶外型肺隔离症常引流至体静脉而非肺静脉,此表现亦有别于肺叶内型。本组所示病例均引流至下肺静脉。影像表现主要分为软组织实性肿块型、囊实性肿块型、囊性肿块型及局灶性肺叶内血管增粗、紊乱型[3]。本组病例四种分型均可见且以囊实型肿块型居多(7/15),其中1例呈局灶性肺叶内血管增粗、紊乱型,而无肺实质性病变,笔者认为此类病例应注意两侧对比观察血管走行及形态,以免漏诊。据报道多数病灶边缘光整,但本组8例境界模糊,3例囊性病变内出现气液平,患者亦有发热、咳嗽症状,提示肺叶内型易合并感染。肺隔离症的影像学诊断依据主要是显示其异常的供血体动脉和引流静脉。传统将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诊断肺隔离症的金标准,但这是一项有创、耗时且相对昂贵、操作复杂的手术。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CTA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这些无创血管造影技术已被临床证明是同样有效和安全的替代方法[4]。本组绝大部分病例DSA或手术所见异常供血动脉与CTA重建显示血管是一致的,仅1例因扫描范围较小至横膈水平,未能全面观察异常分支动脉数目,DSA证实为起自腹腔干的多条分支血管。由此认为对怀疑肺隔离症的患者,增加扫描范围至上腹部水平是必要的,有文献报道应至肾动脉上方层面[5]。尽管MRI可以清楚显示肺隔离症的病变成分变化,但它常受到呼吸运动的影响而不能准确评估肺异常改变[6],而CT因为它数据采集速度快、扫描范围广,空间分辨率高,能获得关于支气管解剖和肺实质的较多信息,用于该病与支气管扩张、肺肿瘤、肺囊肿、先天性支气管闭锁等影像表现类似病变的鉴别[7]。而且尽管MRA可多平面观察血管,但不同于CTA后处理重建更易于实时任意平面、多角度地观察异常供血动脉的起源、走形、分支、管壁钙化及其静脉回流的全貌。因此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CTA血管成像技术已成为检测肺隔离症最常用的无创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螺旋CT双期血管成像在肺隔离症术前评估中的应用[J]. 周静然,杨峰,余河,熊伟. 放射学实践. 2013(11)
[2]肺隔离症影像诊断(附17例报告)[J]. 董志明,韩帮成,韩长利,郑国江,孙连营,李硕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8(09)
[3]螺旋CT三维重建在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J]. 聂永康,赵绍宏,蔡祖龙,杨立,赵红,张爱莲,黄辉.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3(11)
[4]多层螺旋CT在儿童肺隔离症诊断中的应用[J]. 李航,贺文,孙国强,曾津津,彭芸.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8 (12)
本文编号:3022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02269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