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R及CTA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1-06-23 22:28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s)的CT表现,评价MPR和CTA诊断GISTs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GISTs的CT平扫、增强扫描、MPR及CTA表现,包括部位、大小、形态、强化特点等。结果:21例中,来源于胃10例,小肠6例,肠系膜2例,结肠1例,直肠2例;良性3例,交界性7例,恶性11例。肝转移2例,其中合并肺转移1例;侵犯胰腺2例。良性病变中,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1例,其内可见斑点状低密度;交界性和中低度恶性病变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内见斑片状低密度灶;4例高度恶性病变呈边缘强化,中心大片低密度。斑点样钙化1例。MPR示4例向腔内生长,10例向腔外生长,5例位于肌壁间;仅2例难以显示与胃肠壁的交角关系。MPR排除CT横断面诊断胰腺肿瘤和肝癌各1例;示血管受侵2例。行CTA检查16例中,14例可显示供血动脉,1例因瘤体较大、1例因瘤体较小均无法显示供血动脉。结论:MPR在GISTs的检出、判断肿瘤与周围器官的关系,以及有无转移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CTA有助于肿瘤的进一步定位、判断来源及良恶性的鉴别。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18(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男,65岁,胃窦部高度恶性间质瘤
图1 女,54岁,胃底交界性胃间质瘤图3 女,46岁,降结肠高度恶性间质瘤。MPR冠状位示降结肠巨大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上缘见结节状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内亦见斑片样强化灶;肝脏左内叶、右叶前下段大小不等囊性转移瘤
女,46岁,降结肠高度恶性间质瘤。MPR冠状位示降结肠巨大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上缘见结节状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内亦见斑片样强化灶;肝脏左内叶、右叶前下段大小不等囊性转移瘤
本文编号:3245774
【文章来源】: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18(03)
【文章页数】:3 页
【部分图文】:
男,65岁,胃窦部高度恶性间质瘤
图1 女,54岁,胃底交界性胃间质瘤图3 女,46岁,降结肠高度恶性间质瘤。MPR冠状位示降结肠巨大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上缘见结节状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内亦见斑片样强化灶;肝脏左内叶、右叶前下段大小不等囊性转移瘤
女,46岁,降结肠高度恶性间质瘤。MPR冠状位示降结肠巨大囊实性肿块,以囊性为主,上缘见结节状实性部分;增强扫描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囊性部分内亦见斑片样强化灶;肝脏左内叶、右叶前下段大小不等囊性转移瘤
本文编号:3245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4577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