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坡脊索瘤的CT和MRI表现
发布时间:2021-06-27 17:46
目的探讨斜坡脊索瘤CT和MRI影像学表现特征,提高斜坡脊索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5例斜坡脊索瘤的CT、MRI资料,观察病变的位置、形态、信号/密度、与周围结构关系及强化方式、程度。结果位于斜坡上部8例,中部4例,下部2例,中上部6例,累及上中下部5例;中线区12例,中部偏右生长8例,偏左生长5例。肿瘤边界清楚,分叶状,膨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并软组织肿块。CT多呈不均匀等或稍高密度,无硬化边。T1WI多呈不均匀等/稍低信号,T2WI均为明显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矢状位部分出现"拇指压征"。增强扫描不均匀轻中度延迟强化,呈"蜂窝"状、"颗粒"状。结论斜坡脊索瘤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T2WI明显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以及增强扫描呈"蜂窝"状、"颗粒"状轻中度不均匀强化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文章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CT矢状位软组织窗,斜坡中上部脊索瘤,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见稍低密度区(黑箭头)及残存的高密度骨质碎片(黑箭);
图1:CT矢状位软组织窗,斜坡中上部脊索瘤,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见稍低密度区(黑箭头)及残存的高密度骨质碎片(黑箭);图3:MRI轴位T2WI,中线区肿瘤,边界清,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内见条状稍低信号
MRI轴位T2WI,中线区肿瘤,边界清,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内见条状稍低信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WI对颅底脊索瘤与软骨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 曾莉,刘衡,李亚英,史军丽.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06)
[2]磁共振DWI和动态增强鉴别颅底脊索瘤和侵袭性垂体瘤的应用[J]. 高安康,程敬亮,张勇,白洁,薛康康,李淑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11)
[3]MR动态增强对于中轴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 郎宁,苏敏英,Hon J.Yu,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8)
[4]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J]. 杨珊珊,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05)
[5]斜坡脊索瘤的MRI诊断[J]. 何光武,项华,何江波,成中意,徐建荪,汪守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02)
[6]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J]. 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05)
本文编号:3253312
【文章来源】:临床放射学杂志. 2020,39(04)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CT矢状位软组织窗,斜坡中上部脊索瘤,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见稍低密度区(黑箭头)及残存的高密度骨质碎片(黑箭);
图1:CT矢状位软组织窗,斜坡中上部脊索瘤,为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其内见稍低密度区(黑箭头)及残存的高密度骨质碎片(黑箭);图3:MRI轴位T2WI,中线区肿瘤,边界清,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内见条状稍低信号
MRI轴位T2WI,中线区肿瘤,边界清,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内见条状稍低信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DWI对颅底脊索瘤与软骨肉瘤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J]. 曾莉,刘衡,李亚英,史军丽.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06)
[2]磁共振DWI和动态增强鉴别颅底脊索瘤和侵袭性垂体瘤的应用[J]. 高安康,程敬亮,张勇,白洁,薛康康,李淑健.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6(11)
[3]MR动态增强对于中轴骨脊索瘤和骨巨细胞瘤的鉴别诊断价值的初步研究[J]. 郎宁,苏敏英,Hon J.Yu,袁慧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08)
[4]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研究进展[J]. 杨珊珊,周晓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2(05)
[5]斜坡脊索瘤的MRI诊断[J]. 何光武,项华,何江波,成中意,徐建荪,汪守中.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02)
[6]颅底脊索瘤的CT和核磁共振成像影像分析[J]. 江波,孟悛非,陈应明. 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1(05)
本文编号:3253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533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