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额窦引流系统发育的三维影像解剖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6 05:14

  本文关键词:额窦引流系统发育的三维影像解剖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1研究额窦及额窦口大小随着年龄增长的变化趋势。2统计额隐窝各气房的出现率,研究随着年龄增长额隐窝气房的出现率的发育变化情况。方法:搜集85例(170侧)2015年5月-2015年8月就诊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的4-20岁患者的轴位鼻窦CT(儿童CT主要是我院做电子耳蜗患儿超薄颞骨CT,经过阅片软件重建鼻窦图像所得),共男性56例,女性29例,其中额窦未发育者12侧,按年龄分为四个年龄段,4-7岁,8-11岁,12岁-15岁,16-20岁。本研究采用320层螺旋CT扫描,获得轴位CT影像学资料的DICOM格式(层厚0.5mm,层间距0.5mm),应用影像浏览器Image Viewer软件对其进行冠状位和矢状位重建,即得鼻窦轴位导航CT。结合三维导航CT,观察额窦引流系统的发育情况,主要包括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随着年龄的发育,统计每个年龄段额隐窝各气房的出现率及其出现率随着年龄变化的发展趋势。结果:1左侧额窦大小随着年龄的发育。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在不同性别之间比较的结果显示:P值均大于0.05,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即左侧额窦大小的发育情况与性别无关。将85例观察对象左侧的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结果显示:左侧的额窦左右径在12-15岁和16-20岁这两个年龄段无差别,剩下的两两之间都有差别,即额窦左右径在12-15岁之间发育基本达稳定状态;额窦口前后径和额窦口左右径中,第一个年龄段与其余三个都有差别,其余三个年龄段之间均无差别,即额窦口前后、左右径在8-11岁发育基本达稳定状态。2右侧额窦大小随着年龄的发育。85例观察对象右侧的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在不同性别之间比较的结果显示额窦左右径和额窦口前后径均为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额窦口左右径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即右侧额窦左右径和额窦口前后径与性别有关,额窦口左右径和性别无关。将85例观察对象右侧的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在不同年龄组之间比较,结果显示:第一个年龄段与其余三个都有差别,其余三个年龄段之间均无差别,即额窦左右径、额窦口左右径、额窦口前后径在8-11岁发育基本达到稳定状态。3额隐窝各气房出现率随着年龄的发育规律。在男性中,额筛气房在各个年龄段的出现率为:37.5%,54.1%,33.3%,52.5%,筛泡上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91.7%,100%,79.2%,72.5%,额泡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8.3%,0.0%,8.3%,15.0%,额窦间隔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8.3%,4.2%,25.0%,42.5%,统计学表明:男性额筛气房、额窦间隔气房的出现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筛泡上气房的出现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额泡气房的出现率则随着年龄增长无变化。在女性中,额筛气房在各个年龄段的出现率为:56.3%,50.0%,56.3%,30.0%,筛泡上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43.8%,62.5%,87.5%,90.0%,额泡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25.0%,37.5%,12.5%,10.0%,额窦间隔气房的出现率分别为0.0%,12.5%,43.8%,10.0%,统计学表明:女性筛泡上气房和额窦间隔气房出现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增长趋势,额筛气房、额泡气房的出现率则随着年龄增长无变化。结论:1额窦、额窦口大小在12-15岁发育均已达稳定状态。2额窦间隔气房的出现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额泡气房的出现率随着年龄增长无变化。另外在男性中额筛气房的出现率随着年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在女性中额筛气房的出现率随着年龄增长无变化;在男性中筛泡上气房的出现率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在女性中则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上升趋势。
【关键词】:额窦 额隐窝 额筛气房 筛泡上气房 额泡气房 额窦间隔气房 发育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765;R816.96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9
  • 英文缩写9-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5
  • 结果15-17
  • 附图17-23
  • 附表23-25
  • 讨论25-28
  •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1
  • 综述 有关额窦引流系统发育的影像学研究进展31-40
  • 参考文献37-40
  • 致谢40-41
  • 个人简历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韵平;左可军;江广理;李小敏;王静清;;孤立性额窦病变的手术治疗和疗效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05年05期

2 季俊峰;王秋萍;李泽卿;王天友;江满杰;程友;薛飞;汤健;;鼻内镜术中额窦微钻应用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年17期

3 杜百廉;范章宪;杨建生;范天生;;国人颅骨副鼻窦的研究——Ⅰ.额窦[J];解剖学报;1965年02期

4 王海鹏;封新荣;赵允沛;王惠忠;张增;王金平;;额窦开口引流的应用解剖学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03期

5 杨琼,姜仁起,赵艳梅,王珍;内窥镜下额窦开口的确认和处理[J];山东医大基础医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 周兵;韩德民;张罗;;额窦病变的鼻内镜手术[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06年03期

7 金新;李玉瑾;;鼻内镜手术治疗额窦疾病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学;2010年06期

8 史剑波;赖银妍;;关注额窦,提高额窦内镜手术的疗效[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2年02期

9

本文编号:32779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779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5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