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姿势控制及落地动作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2 01:23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六周干预训练对比和探讨核心稳定性训练对姿势控制及落地动作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从而为今后损伤预防提供参考与借鉴。研究方法:本研究随机招募山东体育学院35位大学生为测试对象,并对其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的核心稳定性训练,实验前后进行了核心稳定性测试、Y平衡测试与LESS测试,通过2×2混合设计方差分析来确定训练干预和性别对动态姿势控制能力和落地动作技术各项测试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1)在核心稳定性测试中训练后躯干伸肌、躯干屈肌与侧桥耐力均有显著提高(p>0.05)。(2)在Y平衡测试中三个方向距离与总得分均显著提高,但无性别差异(p>0.05);左右前向距离差无差异(p>0.05),亦无性别差异(p>0.05)。(3)在落地动作模式中触地时刻与屈膝最大时刻的屈膝角、屈髋角、膝外翻角显著提高(p<0.05),屈膝最大时刻膝外翻角与足外旋出现性别差异(p>0.05);触地时刻躯干侧倾角无显著提高(p=0.085);落地技术得分显著改善(p<0.05)。研究结论:1)核心稳定性训练可改善动态姿势控制能力。2)核心...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平衡测试:从左至右依次为后内向测试、后外向测试与前向测试(1)在正式开始测试之前,被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5分钟匀速骑行的热身
25图4标准化的跳跃—落地动作测试由两个部分组成:A被试者从跳箱里跳下落至着陆区;B被试者立即尽力垂直跳跃。1、实验设备:两台高速摄像机、30cm跳箱。2、场地布置:两台高速摄像机放置于被试者正前方和右侧,以捕捉所有跳跃落地实验的额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其中A摄像机到着陆区前部的距离为3.5米;B摄像机到着陆区侧面的距离为3.5米;C从跳箱(高30cm)到着陆区的距离为受试者身高的50%。图5场地布置:A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B,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C,跳箱到着陆区距离为被试50%身高。3、测试流程
25图4标准化的跳跃—落地动作测试由两个部分组成:A被试者从跳箱里跳下落至着陆区;B被试者立即尽力垂直跳跃。1、实验设备:两台高速摄像机、30cm跳箱。2、场地布置:两台高速摄像机放置于被试者正前方和右侧,以捕捉所有跳跃落地实验的额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其中A摄像机到着陆区前部的距离为3.5米;B摄像机到着陆区侧面的距离为3.5米;C从跳箱(高30cm)到着陆区的距离为受试者身高的50%。图5场地布置:A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B,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C,跳箱到着陆区距离为被试50%身高。3、测试流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姿势控制理论与老年人跌倒研究进展[J]. 张庆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2]人体动态稳定性控制理论在老年人防跌倒中的应用[J]. 徐欣,温子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11)
[3]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J]. 陆海勇. 现代预防医学. 2013(06)
[4]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5]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战迅,王心桐,徐汉朋. 齐鲁医学杂志. 2010(06)
[6]运动损伤相关因素分析:理科大学生568人调查[J]. 任凯,龚晓明,林红,李晟,陈皓,华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33)
[7]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08(04)
[8]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 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周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9]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 石大玲,章爱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03)
[10]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流行病学研究[J]. 王健,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05)
博士论文
[1]神经肌肉功能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生物力学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周志鹏.北京体育大学 2018
[2]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 曹小磊.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躯干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D]. 郑舒莹.成都体育学院 2017
[3]核心稳定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唐光旭.北京体育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8904
【文章来源】:山东体育学院山东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平衡测试:从左至右依次为后内向测试、后外向测试与前向测试(1)在正式开始测试之前,被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做5分钟匀速骑行的热身
25图4标准化的跳跃—落地动作测试由两个部分组成:A被试者从跳箱里跳下落至着陆区;B被试者立即尽力垂直跳跃。1、实验设备:两台高速摄像机、30cm跳箱。2、场地布置:两台高速摄像机放置于被试者正前方和右侧,以捕捉所有跳跃落地实验的额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其中A摄像机到着陆区前部的距离为3.5米;B摄像机到着陆区侧面的距离为3.5米;C从跳箱(高30cm)到着陆区的距离为受试者身高的50%。图5场地布置:A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B,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C,跳箱到着陆区距离为被试50%身高。3、测试流程
25图4标准化的跳跃—落地动作测试由两个部分组成:A被试者从跳箱里跳下落至着陆区;B被试者立即尽力垂直跳跃。1、实验设备:两台高速摄像机、30cm跳箱。2、场地布置:两台高速摄像机放置于被试者正前方和右侧,以捕捉所有跳跃落地实验的额状面和矢状面图像。其中A摄像机到着陆区前部的距离为3.5米;B摄像机到着陆区侧面的距离为3.5米;C从跳箱(高30cm)到着陆区的距离为受试者身高的50%。图5场地布置:A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B,摄像机到测力板距离为350cm;C,跳箱到着陆区距离为被试50%身高。3、测试流程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姿势控制理论与老年人跌倒研究进展[J]. 张庆来.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06)
[2]人体动态稳定性控制理论在老年人防跌倒中的应用[J]. 徐欣,温子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11)
[3]大学生篮球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J]. 陆海勇. 现代预防医学. 2013(06)
[4]核心力量训练的基本问题——核心区与核心稳定性[J]. 韩春远,王卫星,成波锦,刘书芳.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12(02)
[5]普通高校大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 战迅,王心桐,徐汉朋. 齐鲁医学杂志. 2010(06)
[6]运动损伤相关因素分析:理科大学生568人调查[J]. 任凯,龚晓明,林红,李晟,陈皓,华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33)
[7]论核心力量及其在竞技体育中的训练——起源·问题·发展[J]. 黎涌明,于洪军,资薇,曹春梅,陈小平. 体育科学. 2008(04)
[8]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新思路——核心稳定性训练[J]. 于红妍,李敬勇,张春合,周宇.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02)
[9]我国大学生运动损伤调查及病因分析[J]. 石大玲,章爱珍.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4(03)
[10]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伤流行病学研究[J]. 王健,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2002(05)
博士论文
[1]神经肌肉功能与前交叉韧带损伤生物力学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D]. 周志鹏.北京体育大学 2018
[2]非接触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危险因素的生物力学研究[D]. 张美珍.北京体育大学 2012
硕士论文
[1]TRX悬吊训练对女大学生核心稳定性的影响[D]. 曹小磊.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艺术体操运动员躯干肌力及平衡能力的影响[D]. 郑舒莹.成都体育学院 2017
[3]核心稳定训练对体育专业大学生平衡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D]. 唐光旭.北京体育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2789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27890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