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在支气管动脉CT成像中的价值
发布时间:2021-11-09 12:04
目的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探索流程更简单、图像显示更优的支气管动脉成像方案。方法共26例患者采用优化的支气管动脉CTA大螺距扫描方案,由两位CT技师分别使用方法A(区域生长+常规方法)和方法B(常规方法)进行CT后处理,后处理时间记录在软件上,然后由两名诊断人员进行分型、评分。结果 CT技师1后处理时间A组较B组缩短[(673.04±152.42)s vs.(837.73±154.92)s,P<0.01],CT技师2后处理时间A组较B组缩短[(726.85±148.37)s vs.(813.77±143.99)s,P=0.04]。A组总体质量主观评分4(3~4)较B组3(2-3)高(Z=-7.04,P<0.01);A组VR轮廓主观评分3(3~4)较B组2(2~3)高(Z=-5.94,P<0.01);A组分支显示主观评分2(1~3)较B组1(1~2)高(Z=-3.49,P<0.01);其中A组2例、B组9例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χ2=5.65,P=0.04)。结论基于"区域生长"的后处理技术使得支气管动脉CTA的后处理时间缩短,检出率提高,VR图像质量得...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设备. 2020,35(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两种不同方法后处理流程
结果显示26例支气管动脉CTA成像患者中有9例患者检出两条支气管动脉,4例患者检出3条,其余13例患者检出一条,共检出43条,其中包含Ⅰ型6条、Ⅱ型19条、Ⅲ型5条、Ⅳ型9条、Ⅴ型1条、Ⅵ型2条、Ⅶ型1条。分别比较Ⅰ~Ⅶ型支气管动脉两种不同后处理方法的显示情况,见图2。A、B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统计学比较如表1所示。主观评分一致性检验显示两名诊断医生的评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χ2=0.74,P<0.01);A、B两组图像后处理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B两组VR图像中,A组有2例患者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B组有9例患者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统计得出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维动态区域生长算法的肝脏自动分割[J]. 仇清涛,段敬豪,巩贯忠,李登旺,尹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07)
[2]基于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研究进展[J]. 徐蔚波,刘颖,章浩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7(03)
[3]第3代双源CT在大螺距主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初步应用[J]. 梁继祥,孔令燕,金征宇,王沄,薛华丹,王怡宁,张大明,陈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01)
[4]MSCTA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特征的研究进展[J]. 张黎黎,房斌,常成,陆学超,魏明华,姜传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4)
[5]基于两阶段区域生长的肝内血管分割算法[J]. 刘鑫,陈永健,万洪林,孙娜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12)
[6]支气管动脉的CT解剖分型[J]. 周金亮,龚建平,钱铭辉,张伟,张博,蔡武,亓昌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06)
[7]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 梁付奎,殷好治,刘永刚,周万军,刘明标. 放射学实践. 2009(01)
[8]屏幕录像专家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 张合权,张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26)
[9]基于区域生长法的图像分割技术[J]. 陈方昕.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5)
[10]一种基于关键点的断层轮廓插值方法[J]. 贾超,韩志刚,陈素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9)
本文编号:3485300
【文章来源】:中国医疗设备. 2020,35(05)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图1 两种不同方法后处理流程
结果显示26例支气管动脉CTA成像患者中有9例患者检出两条支气管动脉,4例患者检出3条,其余13例患者检出一条,共检出43条,其中包含Ⅰ型6条、Ⅱ型19条、Ⅲ型5条、Ⅳ型9条、Ⅴ型1条、Ⅵ型2条、Ⅶ型1条。分别比较Ⅰ~Ⅶ型支气管动脉两种不同后处理方法的显示情况,见图2。A、B两组图像主观评分比较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分统计学比较如表1所示。主观评分一致性检验显示两名诊断医生的评分具有较强的一致性(χ2=0.74,P<0.01);A、B两组图像后处理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A、B两组VR图像中,A组有2例患者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B组有9例患者支气管动脉开口显示不清,统计得出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三维动态区域生长算法的肝脏自动分割[J]. 仇清涛,段敬豪,巩贯忠,李登旺,尹勇.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7(07)
[2]基于区域生长的图像分割研究进展[J]. 徐蔚波,刘颖,章浩伟.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2017(03)
[3]第3代双源CT在大螺距主动脉CT血管成像扫描中的初步应用[J]. 梁继祥,孔令燕,金征宇,王沄,薛华丹,王怡宁,张大明,陈瑾.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7(01)
[4]MSCTA显示支气管动脉解剖特征的研究进展[J]. 张黎黎,房斌,常成,陆学超,魏明华,姜传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04)
[5]基于两阶段区域生长的肝内血管分割算法[J]. 刘鑫,陈永健,万洪林,孙娜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5(12)
[6]支气管动脉的CT解剖分型[J]. 周金亮,龚建平,钱铭辉,张伟,张博,蔡武,亓昌珍.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3(06)
[7]MSCTA VR融合技术在支气管动脉成像中的应用价值[J]. 梁付奎,殷好治,刘永刚,周万军,刘明标. 放射学实践. 2009(01)
[8]屏幕录像专家在教学中的巧妙运用[J]. 张合权,张奎.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08(26)
[9]基于区域生长法的图像分割技术[J]. 陈方昕.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15)
[10]一种基于关键点的断层轮廓插值方法[J]. 贾超,韩志刚,陈素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7(09)
本文编号:34853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8530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