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对犬气管及周围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09 17:45
目的探讨于实验犬气管内放置125I放射性粒子气管支架后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情况。方法选取健康成年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在X线透视下经口行气管支架置入术,实验组支架装有2排共8颗0.7 mCi(25.9 MBq)125I放射性粒子,对照组为相同排列方式无放射性的空粒子。术后2、3和4个月分别抽取各组犬4只,复查影像学与实验室检查,处死后取支架留置段气管及周围组织(食管、主动脉弓、肺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观察过程中无实验动物死亡,实验犬呼吸、进食和发声均正常,SPECT/CT随防观察到实验组有1只犬发生1颗粒子脱落。两组实验犬气管组织随观察时间延长损伤程度加重,4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3个月组,3个月损伤严重程度高于2个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组和对照组各亚组间对比,损伤程度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实验犬支架留置段在各观察期内食管、主动脉弓及肺组织均无明显损伤,两间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文章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29(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支架置入后DSA-CT及局部放大图
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3],郭金和等[4]将食管内照射支架置入晚期食管癌病变狭窄部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苏鲁等[5]对比了附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食管支架和普通食管支架,其生存期为10.5个月,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的4.4个月,充分证明了其扩张食管改善吞咽困难和对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的双重作用。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证实了125I粒子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本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气管支架和125I放射性粒子的有机融合是否安全、可行,以及能否取得比普通气管支架更高的临床疗效,尚需临床和基础实验验证。图4 实验犬气管电镜检查结果(×10000)
图3 气管、周围组织病理(×100,HE)临床常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约在0.4~1.1 m Ci,粒子的剂量可能影响其放射性损伤的大小。有报道称胆管壁的放射性损伤随着放射活度的增加也从黏膜表面到肌层到外膜逐渐加重,放射性活度达到10 m Ci时胆管出现全层坏死穿孔[6]。而朱世宏[7]研究表明支架放射活度高达13.1 m Ci(4.85×108 Bq)时放射损伤可达平滑肌层和气管软骨膜,而外膜不受损伤。李义生等[8]研究表明粒子活度是影响粒子植入治疗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之一,而0.5~0.7 m Ci最为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所以本实验选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为0.7 m Ci是符合实验要求的。而且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的疗效不仅取决于粒子的放射性活度,还与粒子的种类、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和肿瘤病理类型有关[9],本实验的MPD在40Gy左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肿瘤的分布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依据TPS所制定的剂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量及总活度[10]。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呈距离衰减,有效范围为17 mm,所以本实验选择在18 mm×50 mm支架排放上两排粒子,每排4个均匀排列,尽量使放射性活度分布均匀。装载支架过程中发现原来装普通支架的鞘内放入带有粒子的支架会比较困难,但考虑到大部分肿瘤患者置入支架时气管狭窄程度较高,且肿瘤组织脆弱易出血,固认为支架鞘直径可以根据患者气管狭窄程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增宽。考虑到安全和配合问题,在临床实践时可考虑使用魏宁等[11]报道的局麻下“双管法”支架释放技术,先放置“通气导管”于一侧支气管内以保障患者被动供氧通气,缓解呼吸困难[12]。在结合术前CT、气管三维等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于DSA透视下精准定位,释放自膨式支架。如有支气管镜配合置入将缩短患者透视时间,且更加安全,但操作复杂,对操作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
本文编号:3485792
【文章来源】:介入放射学杂志. 2020,29(11)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6 页
【部分图文】:
图1 支架置入后DSA-CT及局部放大图
近年来,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在各种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应用广泛[3],郭金和等[4]将食管内照射支架置入晚期食管癌病变狭窄部位,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苏鲁等[5]对比了附有125I放射性粒子的食管支架和普通食管支架,其生存期为10.5个月,明显高于普通支架的4.4个月,充分证明了其扩张食管改善吞咽困难和对肿瘤进行组织间放疗的双重作用。大量的临床资料研究证实了125I粒子在临床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本实验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但气管支架和125I放射性粒子的有机融合是否安全、可行,以及能否取得比普通气管支架更高的临床疗效,尚需临床和基础实验验证。图4 实验犬气管电镜检查结果(×10000)
图3 气管、周围组织病理(×100,HE)临床常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约在0.4~1.1 m Ci,粒子的剂量可能影响其放射性损伤的大小。有报道称胆管壁的放射性损伤随着放射活度的增加也从黏膜表面到肌层到外膜逐渐加重,放射性活度达到10 m Ci时胆管出现全层坏死穿孔[6]。而朱世宏[7]研究表明支架放射活度高达13.1 m Ci(4.85×108 Bq)时放射损伤可达平滑肌层和气管软骨膜,而外膜不受损伤。李义生等[8]研究表明粒子活度是影响粒子植入治疗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之一,而0.5~0.7 m Ci最为安全可靠,可明显改善患者预后,所以本实验选用的125I放射性粒子活度为0.7 m Ci是符合实验要求的。而且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恶性肿瘤的疗效不仅取决于粒子的放射性活度,还与粒子的种类、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和肿瘤病理类型有关[9],本实验的MPD在40Gy左右,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可根据肿瘤的分布采用计算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TPS)制定治疗计划,依据TPS所制定的剂量计算出所需粒子数量及总活度[10]。125I放射性粒子的放射性呈距离衰减,有效范围为17 mm,所以本实验选择在18 mm×50 mm支架排放上两排粒子,每排4个均匀排列,尽量使放射性活度分布均匀。装载支架过程中发现原来装普通支架的鞘内放入带有粒子的支架会比较困难,但考虑到大部分肿瘤患者置入支架时气管狭窄程度较高,且肿瘤组织脆弱易出血,固认为支架鞘直径可以根据患者气管狭窄程度在适当的范围内增宽。考虑到安全和配合问题,在临床实践时可考虑使用魏宁等[11]报道的局麻下“双管法”支架释放技术,先放置“通气导管”于一侧支气管内以保障患者被动供氧通气,缓解呼吸困难[12]。在结合术前CT、气管三维等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于DSA透视下精准定位,释放自膨式支架。如有支气管镜配合置入将缩短患者透视时间,且更加安全,但操作复杂,对操作者操作技能要求很高。
本文编号:3485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4857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