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特点及临床意义
本文关键词: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特点及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与匹配年龄的健康军人进行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比较,研究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探讨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滑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军人腰椎峡部裂患者138例,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50例为研究组。门诊健康查体军人,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选50例为对照组。在站立位脊柱全长侧位X线片上,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军人进行以下参数的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骶角(lumbosacral angle,LSA)、骶骨终板角(sacral table angle,STA)、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等,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研究。测量研究组腰5滑脱程度,对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与滑脱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军人在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上均没有统计学差异,而峡部裂组军人的PI、PT、SS、LL均要高于非峡部裂组军人,其中在PI和SS上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腰5峡部裂军人的LSA、STA比健康军人低,STA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滑脱程度与PI、SS和STA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与PI和SS呈现正相关关系,与STA呈现负相关关系。结论:1.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的PI、SS高于健康军人,STA低于健康军人,高PI、SS与低STA可能是腰椎峡部裂的危险因素。2.PI、SS、STA与腰5峡部裂型腰椎滑脱的发生及程度有显著相关性,PI和SS越大、STA越小,腰椎滑脱的风险和程度越高。
【关键词】:腰椎峡部裂 脊柱-骨盆参数 风险因素 生物力学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82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8
- 前言8-9
- 1.材料与方法9-11
- 1.1 临床资料9
- 1.2 研究方法及步骤9-11
- 1.3 统计方法11
- 2.结果11-16
- 2.1 基本资料11
- 2.2 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11-12
- 2.3 研究组各参数间相关性分析12-13
- 2.4 滑脱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相关性分析13
- 2.5 附图13-16
- 3.讨论16-20
- 3.1 椎弓峡部裂影像学检查16-17
- 3.2 椎弓峡部不连危险因素分析17-20
- 3.3 本研究的不足和展望20
- 4.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3
- 文献综述23-30
- 参考文献28-30
- 致谢30-31
- 附录31-32
- 个人简历3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晖;何明长;林斌;赵卫东;;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年10期
2 朱敏;徐永清;邬江;丁晶;朱跃良;陆声;;360°节段融合技术在峡部裂翻修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2年06期
3 叶文钦,陈忠,练旭辉,谢品超,李盛,苏荣森;螺旋CT三维和多平面重建在腰椎峡部裂中的应用[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2年11期
4 林益良;卢家灵;;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技术诊断隐匿性腰椎峡部裂的价值[J];广西医学;2013年04期
5 姚金顺;雷小勇;张方龙;李家胜;;腰椎峡部裂的影像学诊断[J];颈腰痛杂志;2007年05期
6 魏培健;张英华;马晓晖;李晓娜;蔡鹏利;;多层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方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河北医药;2008年08期
7 王志斌;陈奇;;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05期
8 李丙曙;;腰椎峡部裂的螺旋CT诊断[J];中国民康医学;2008年04期
9 康志毅;;螺旋CT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创新;2010年32期
10 何杰;魏培建;李石玲;;64层螺旋CT扫描及重建方式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跃明;周忠杰;曾建成;刘浩;刘立岷;孔清泉;李涛;龚全;;峡部植骨修复“节段内”钉钩系统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A];第20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11年
2 张奇志;蔡俊;;腰椎峡部裂的CT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3 张建政;李放;殷飒;任继鑫;孙天胜;胥少汀;;钩钉复位固定、峡部植骨治疗青少年峡部裂[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4 刘晖;何明长;林斌;赵卫东;;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性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A];2009年全国骨与关节损伤新技术研讨会暨第六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修复与再造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5 戚跃勇;周宇;王智平;陈林;余仕勇;席道友;;腰椎峡部裂MSCT双倾斜重建技术[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6 倪文飞;池永龙;林焱;徐华梓;黄其杉;毛方敏;;腰椎多节段峡部裂的手术治疗[A];2005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7 柴天朋;周勇;徐祖健;;经皮穿刺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的临床研究[A];第十九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8 闫洪印;高明勇;李振宇;陈扬;;应用SSE钉钩系统复位固定植骨直接修复峡部裂[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周建军;;老年人腰椎峡部裂椎体滑脱的站立位X线影像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10 匡正达;彭宝淦;张新宇;庞晓东;纪慧如;车琦;;椎弓根钉-椎板钩系统固定结合植骨质治疗青少年腰椎峡部裂[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逸洋;L5/S1峡部裂型滑脱症:体位法缩小骶骨倾斜角对融合术后矢状位序列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2 车纯庆;骶骨倾斜角对L_5峡部裂性滑脱不同手术方式后螺钉应力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苏州大学;2015年
3 林云飞;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特点及临床意义[D];山西医科大学;2016年
4 吕奎荣;腰椎峡部裂螺旋CT三维成像临床应用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何明长;腰椎峡部裂对上位脊椎稳定性影响的实验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江洁;螺旋CT及其重建技术在腰椎峡部裂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刘瀚忠;L5峡部裂对腰椎生物力学影响的有限元分析[D];汕头大学;2011年
8 刘海潮;椎弓根复合体钉钩系统治疗青年腰椎峡部裂的疗效分析[D];第四军医大学;2013年
9 肖文德;腰椎峡部裂翼状记忆合金节段内固定器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10 欧阳智华;峡部裂型腰椎滑脱手术复位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D];中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年轻军人腰5峡部裂患者矢状位脊柱—骨盆参数特点及临床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510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51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