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层螺旋CT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及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成分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6 20:36
目的:进行无创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64SCTA)与传统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SCA)的对比分析,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性;通过计算冠脉钙化积分、对冠状动脉管壁斑块成分的鉴别,探讨其对冠状动脉疾病的诊断及稳定性的评价。材料与方法:筛选经临床诊断为冠心病患者53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及急性心肌梗塞(AMI)者31例,稳定性心绞痛(SA)者22例和正常对照组12例,进行无创性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先进行胸部定位扫描及心脏平扫;小剂量对比剂预实验确定冠状动脉扫描的延迟时间;根据确定的延迟时间一次屏气完成64层SCTA扫描。扫描结束后,对其扫描原始数据分别按R-R间期多相位成像,重组后数据传至AW4.2图像处理工作站,进行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SSD)、仿真内镜(VE)等后处理,对冠状动脉血管各节段的显示情况、管腔狭窄程度、各组冠脉钙化积分、管腔内斑块数目及性质进行评价。以管腔直径减少≥50%作为判定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诊断标准,根据美国...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箭头所指)
表 1 64 层 CT 诊断各组冠状动脉狭窄的比较结果Table 1 Comparis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of 64SCT in each group真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真阴性 不能评价39 4 2 224 1055 6 3 125 994 10 5 349 1964 层 CT 诊断冠脉狭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able 2 Se,Sp,PPV,NPV of diagnasi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of 64SCT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95.12 98.25 90.70 99.1294.83 95.42 90.16 97.66
图2b);SCA结果示RCA中段95%狭窄(2C图所示),予内科支架植入治疗(2d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J]. 王怡宁,金征宇,孔令燕,张竹花,宋兰,张抒扬,张立仁,林松柏,王沄,赵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01)
[2]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标准体位[J]. 薛华丹,张竹花,金征宇,林松柏,赵文敏,张立仁,张抒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05)
[3]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J]. 段青,薛蕴菁,王华,邹松.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05)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张竹花.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02)
[5]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探讨[J]. 李澄,周丹,杜先懋,汤晓明,颜虹,姚中逸.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3(01)
[6]冠状动脉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洪澄,ChristophRBecker,朱芳,夏黎明,漆剑频,MaximilianFReiser.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7)
[7]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 萧毅,田建明,王培军,秦永文,薛宏,李晓兵,王敏杰,左长京,曾浩,崔恒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4)
[8]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Ⅰ.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J].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吴英恺.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01)
本文编号:3593377
【文章来源】: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中箭头所指)
表 1 64 层 CT 诊断各组冠状动脉狭窄的比较结果Table 1 Comparison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of 64SCT in each group真阳性 假阳性 假阴性 真阴性 不能评价39 4 2 224 1055 6 3 125 994 10 5 349 1964 层 CT 诊断冠脉狭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able 2 Se,Sp,PPV,NPV of diagnasis of coronary artery stenoses of 64SCT灵敏度(%) 特异度(%) 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95.12 98.25 90.70 99.1294.83 95.42 90.16 97.66
图2b);SCA结果示RCA中段95%狭窄(2C图所示),予内科支架植入治疗(2d图所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64层与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比较[J]. 王怡宁,金征宇,孔令燕,张竹花,宋兰,张抒扬,张立仁,林松柏,王沄,赵文敏.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6(01)
[2]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的标准体位[J]. 薛华丹,张竹花,金征宇,林松柏,赵文敏,张立仁,张抒扬.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4(05)
[3]多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的应用[J]. 段青,薛蕴菁,王华,邹松.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3(05)
[4]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像学诊断进展[J]. 张竹花.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2003(02)
[5]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探讨[J]. 李澄,周丹,杜先懋,汤晓明,颜虹,姚中逸.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3(01)
[6]冠状动脉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J]. 洪澄,ChristophRBecker,朱芳,夏黎明,漆剑频,MaximilianFReiser.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7)
[7]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扫描技术及临床应用[J]. 萧毅,田建明,王培军,秦永文,薛宏,李晓兵,王敏杰,左长京,曾浩,崔恒武.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02(04)
[8]我国多省市心血管病趋势及决定因素的人群监测(中国MONICA方案)Ⅰ.发病率和死亡率监测结果[J].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吴桂贤,王薇,刘静,曾哲淳,吴英恺.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01)
本文编号:3593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593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