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发布时间:2023-06-01 20:39
一.研究背景及目的目前临床上术前诊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有无淋巴结转移使用最多的手段是影像学检查,但是计算机体层成像(CT)检查只能依据形态学、CT值及增强情况等指标来判断病灶或淋巴结的良恶性。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成像(PET/CT)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限,它不仅可以从形态学上进行判断,更能在分子代谢水平为病灶、淋巴结的良恶性判断提供依据。在众多PET/CT显像剂中以18氟脱氧葡萄糖(18F-FDG)最为常用。本文旨在研究18F-FDG PET/CT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二.材料与方法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胸外科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167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吸烟量、慢性肺疾病史、主诉等病历资料和18F-FDG PET/CT、增强CT、术后病理检查对患者原发灶、淋巴结等相关数据的检查资料。通过PET/CT、增强CT及术后病理结果,计算并比较PET/CT、增强CT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比较淋巴结最大径、标准摄取值(SUV)、最大标准...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8F-FDG PET/CT把肺部病灶误诊为肺癌的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27011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8F-FDG PET/CT把肺部病灶误诊为肺癌的因素分析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8270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38270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