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等速运动时屈伸肌力学特征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7 01:43
  研究目的: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普遍存在,由于长期受疾病的困扰,下腰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劳动效率降低,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为了寻找到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与正常人相比躯干肌的力学特征,对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等速运动条件下躯干肌的力学指标进行探究,为防止腰部损伤、进行下腰痛的临床诊断以及指导下腰痛患者的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 受试者为10名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男性青年以及10名无下腰痛的男性青年,分别作为腰痛组和正常组,利用瑞士产的CON-TREX躯干等速肌力测试与训练系统,让受试者在不同角速度下分别做躯干等速向心和等速离心运动。将腰痛组躯干肌力学指标PT/BW、F/E、AP、T@0.2和TPT与正常组进行对比,分析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的力学特征。 研究结果: (1)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躯干屈肌的PT/BW、AP、T@0.2在不同角速度时与正常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TPT在90°/s和120°/s角速度时略长于正常组,在30°/s和60°/s角速度时略短于正常组,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文献综述
        1.2.1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概念
        1.2.2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流行病学
        1.2.3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特点和主要危险因素
        1.2.4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可能机制
        1.2.5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断
        1.2.6 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评定
        1.2.7 等速测试技术简介
        1.2.8 等速测试应用于躯干肌力学评价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诊断
        2.1.2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实验仪器
        2.2.2 实验方法
    2.3 测试指标
    2.4 数据处理
3 研究结果
    3.1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各指标的比较
        3.1.1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峰值力矩体重比的比较
        3.1.2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峰力矩比的比较
        3.1.3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平均功率的比较
        3.1.4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0.2 秒时的力矩的比较
        3.1.5 等速向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到达峰值力矩的时间的比较
    3.2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各指标的比较
        3.2.1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峰值力矩体重比的比较
        3.2.2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峰力矩比的比较
        3.2.3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平均功率的比较
        3.2.4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0.2 秒时的力矩的比较
        3.2.5 等速离心运动时腰痛组与正常组躯干屈伸肌到达峰值力矩的时间的比较
4 分析与讨论
    4.1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肌相对峰值力矩的改变
    4.2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屈伸肌峰值力矩比的改变
    4.3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屈伸肌平均功率的改变
    4.4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屈伸肌0.2 秒时的力矩的改变
    4.5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患者躯干屈伸肌到达峰值力矩的时间的改变
5 结论
6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8 致谢



本文编号:40243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0243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1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