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乳腺癌X线表现与ER、PR、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9 01:06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X线表现与ER、PR、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X线表现与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以期通过影像学表现来对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进行评估。方法:收集术前行钼靶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X线检查结果及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术后标本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P53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统计分析乳腺癌X线表现与ER、PR、P53、VEGF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60例乳腺癌X线表现中有肿块组ER、PR阳性率高于无肿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块型乳腺癌无相关性。[2]肿块边缘有毛刺组ER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毛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P53、VEGF的表达水平与肿块边缘毛刺无相关性。[3]有钙化组P53阳性表达率高于无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ER、PR、VEGF的表达水平与钙化无相关性。[4]有异常血管组ER阳性率低于无异常血管组,P53、VEGF阳性率高于无异常血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的表达水平与异常血管无相关性。[5]有淋巴结转移组P53、VEGF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㩳0.05);ER、PR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乳腺癌部分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标记物ER、PR、P53、VEGF的表达水平具有一定相关性:1、肿块型乳腺癌与ER、PR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其中肿块边缘有毛刺与ER的阳性表达呈明显相关性,可为肿瘤的内分泌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依据。2、乳腺癌病灶中恶性钙化与P53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对判断乳腺癌病灶的恶性程度、侵袭能力及预后有一定价值。3、乳腺癌患侧异常血管与ER、P53、VEGF的阳性表达具有相关性,可反应乳腺癌病灶的血管生成、浸润及转移能力,为乳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依据。综上所述,可依据乳腺癌的影像学表现,来间接预测ER、PR、P53、VEGF的表达情况,为乳腺癌预后的术前评估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关键词】:乳腺癌 X线表现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P53基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学位授予单位】:皖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7.9;R730.44
【目录】: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5-8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前言12-15
  • 研究内容与方法15-22
  • 1. 研究样本来源15
  • 2. 成像设备与方法15-16
  • 2.1 乳腺X线成像设备15-16
  • 2.2 乳腺X线观察指标及评判16
  • 3. 乳腺癌免疫组化标志物ER、PR、P53、VEGF的检测16-20
  • 4. 统计分析20-21
  • 5. 技术路线图21-22
  • 结果22-28
  • 讨论28-40
  •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8
  • 综述48-60
  • 参考文献56-60
  • 附录60-66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66-67
  • 致谢67-6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明,李聪前,范慧光;Ⅲ、Ⅳ期晚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探讨[J];广州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沈兴华,方淑珍;炎性乳腺癌八例诊治体会[J];临床外科杂志;2000年01期

3 曾晓华,周洪伟,余永康,刘长安;乳腺癌组织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的表达及其相互关系[J];重庆医学;2002年11期

4 胡国兰,高红芝;无瘤术在乳腺癌术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2年12期

5 李翔;乳腺癌手术治疗的进展[J];大理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6 郭纯先;手术治疗乳腺癌156例疗效评价[J];华夏医学;2003年06期

7 许晓萍;乳腺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及体会[J];河北医学;2003年12期

8 王巍,李现桥,吕志晖;浅谈乳腺癌术后的辅助内科治疗[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陈嘉琦,刘新淑;乳腺癌术后复发44例分析[J];黑龙江医学;2003年01期

10 袁文琴,郑建妹;乳腺癌手术患者的情绪调查及护理对策[J];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锐;;乳腺癌患者的生育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任国胜;;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进展[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8分会场-癌症流行趋势和防控策略研究研讨会论文集(补充)[C];2011年

3 张东云;;乳腺癌的饮食指导及康复锻炼[A];肿瘤研究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二次全国浅表器官及外周血管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5 盛立军;;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A];山东省第四届“CSCO——山东”首届肿瘤化疗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6 朱雅群;田野;季永领;李先明;刘景杰;余德;;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手术乳腺癌治疗模式:1999年和2006年的抽样调查研究[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李泉水;;乳腺癌超声研究的现状与展望[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超声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赵祥生;唐金海;蒋谦;徐晓明;龚建平;;从我院乳腺癌收治情况谈乳腺癌“三早”的重要性[A];2000全国肿瘤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9 孙燕;;乳腺癌内科治疗进展[A];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辑(2001)——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CSCO)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10 肖胜洛;程静霞;;综合治疗46例乳腺癌的体会[A];第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乳腺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立新;心理问题 乳腺癌患者不能承受之重[N];中国人口报;2003年

2 赵宝椿;乳腺癌手术后的康复锻炼[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黄馨;乳腺癌术后手臂常举抬[N];保健时报;2007年

4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肿瘤科 曹阳;乳腺癌不同时期饮食有别[N];保健时报;2007年

5 姚敏;乳腺癌治疗发布最新研究成果[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6 李洪涛;乳腺癌患者注意调整饮食结构[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7 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 何裕民;乳腺癌是可以控制的[N];温州日报;2008年

8 李清晨;治乳腺癌一定要毁形吗?[N];科技日报;2009年

9 洪宋贞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罗秀丽 湖北省中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李明琪 郑州市第二中医院乳腺科主任林毅 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主任医师张岂凡 哈医大第四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主任;乳腺癌不是女人专利[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衣晓峰 通讯员 陈英云 乔蕤琳;女性要高度警惕乳腺癌[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宏;中医治疗乳腺癌的历史发展与现代价值[D];浙江大学;2013年

2 肖亚苏;基于阻抗测量的术中乳腺癌灶边缘界定电极结构优化[D];天津大学;2007年

3 贾敏;乳腺癌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及再治疗的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9年

4 可可;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0年

5 狄根红;雌激素受体-β亚型在乳腺癌的作用及其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6 郑希民;环氧化酶-2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姚若全;哨兵淋巴结活检术对乳腺癌患者腋淋巴转移的临床价值[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8 李嗣杰;外科治疗乳腺癌二十二年回顾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9 倪晓梅;围手术期和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情绪、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10 张建军;维、汉族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对比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乳腺癌X线表现与ER、PR、P53、VEGF表达的相关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6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f7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