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常规超声与增强CT的对照研究
本文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常规超声与增强CT的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对比研究常规超声、增强CT在测量肝癌大小及显示肝癌晕征/假包膜的优缺点,探讨其相关性,以提高小病灶肝癌超声测量的准确性,为肝癌的鉴别诊断及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或病理确诊的108例肝癌患者的超声及CT检查结果。根据CT测量最大长径分小病灶组(≤5cm)及大病灶组(5cm),对比分析超声及CT测量病灶的最大直径及显示病灶晕征/假包膜情况。了解两者测量肝癌病灶大小有无差异及它们显示肝癌假包膜有无区别。结果:1、47例小病灶组超声和CT测量病灶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74,P=0.018);61例大病灶组两者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08例肝癌病人超声显示晕征59例(54.6%),CT显示假包膜的47例(43.5%),超声联合CT显示晕征/假包膜为70例(64.8%)。CT和超声肝癌晕征/假包膜的显示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559,P=0.059),CT与联合检查肝癌的晕征/假包膜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5,P=0.002),联合检查显示率要高。3、大病灶组超声与CT测量的相关性(r=0.836)高于小病灶组(r=0.627)。结论: 大病灶超声和CT一样均能准确反映病灶的大小;小病灶超声测量准确性要低于CT测量,超声测量结果要大于CT测量。单用超声或CT检查,两者显示肝癌晕征/假包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超声联合CT检查显示肝癌晕征/假包膜效果优于单用CT检查,对鉴别诊断肝脏占位病变有帮助。
【关键词】:超声 CT 肝癌大小 包膜 鉴别诊断 准确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735.7;R730.44;R445.1
【目录】:
- 个人简历3-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9
- 前言9-10
- 材料与方法10-13
- 结果13-18
- 讨论18-23
- 结论23-24
- 附图24-28
- 参考文献28-31
- 主要中英文缩略语31-32
- 综述32-45
- 参考文献40-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安雪梅;张琳郁;;原发性肝癌肝-动静脉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J];临床医学;2007年09期
2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肿瘤学杂志;2011年10期
3 沈静娴;郑可国;吴沛宏;许达生;;巨块型肝细胞癌边缘部的螺旋CT征象与超声征象的对照研究[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6年01期
4 蒋天安,徐智章,王文平,刘利民;CO_2肝动脉超声造影在诊断肝动-静脉瘘中的应用[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7年04期
5 陈立波,杨炼,王国斌;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诊断门静脉癌栓等肝癌血管并发症的价值[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3年01期
6 张秀梅;陈敏华;严昆;吴薇;杨薇;戴莹;尹珊珊;;超声造影测量肝脏肿瘤大小的病理研究——与常规超声、CT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7 Masami Minagawa;Masatoshi Makuuchi;;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ccompanied by portal vein tumor thrombu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6年47期
8 ;Primary clear cell carcinoma in the liver: CT and MRI finding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年07期
9 张春燕;黄天壬;余家华;利基林;邓伟;叶司原;张振权;;2004—2005年广西肝癌的流行现况[J];肿瘤;2011年05期
本文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常规超声与增强CT的对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0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469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