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特种医学论文 >

模拟航天飞行活动人体水和能量消耗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4 16:25

  本文关键词:模拟航天飞行活动人体水和能量消耗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能量消耗 能量代谢率 排湿率 失水


【摘要】:目的:研究模拟航天飞行不同活动及一日活动的能量和水的消耗量,并探寻排湿和能量消耗的关系,建立通过排湿率估算能量代谢率的预测模型。方法:使用大容量间接式人体能量代谢测试舱测量受试者的能量代谢率,使用高精度人体体重秤并与能量代谢测试舱同步测量受试者排湿率。22名男性受试者(均值±标准差,年龄25.0±3.8岁,身高1.71±0.02 m,体重65.7±4.7kg,体脂含量14.9±6.5%)在首都医科大学能量代谢测试舱内,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的各单项日常活动及一日活动,记录每分钟的能量代谢率及一日总能量消耗。同时,在各项活动前后测量体重来计算各单项活动的排湿率及一日活动的失水量。根据各单项活动和一日活动,分析排湿率和能量代谢率的相关性,建立相关关系和预测模型,并确定各种活动模式下及一日活动模式下的能量和水的需求量。结果:一日身体活动水平(一日总能量消耗/基础能量消耗)为1.73±0.13,一日总能量消耗平均为2772.5±201.3 kcal,一日平均失水量3307.8±483.3 g,各项活动能量代谢率和排湿率范围分别为1.76-6.90 kcal/min和0.70-7.14 g/min。单位体重和单位瘦体重能量代谢率范围分别为0.027-0.105kcal/(min·kg)和0.032-0.124 kcal/(min·kg)。单位体重、单位瘦体重和单位体表面积排湿率范围分别为0.017-0.109 g/(min·kg)、0.013-0.127 g/(min·kg)和0.412-4.183 g/(min·m2)。强度相对较高的活动的排湿率和能量代谢率存在相关性(p0.05),其中55%VO2max持续跑台运动中的排湿率和能量代谢率的线性相关性最好:能量代谢率=0.3339×排湿率+3.6209,R2=0.92,均方根误差0.36。结论:本研究首次提出了在各种活动下通过排湿率估算能量代谢率的预测模型,扩展了估算能量代谢率的方法,并且获取了模拟航天员在太空进行各种日常活动及一日活动的能量代谢和排湿数据,基本涵盖了在中国航天员年龄、身高、体重、体脂含量、最大耗氧量和基础能量消耗范围内的太空日常活动的能量代谢率和排湿率范围。
【关键词】:能量消耗 能量代谢率 排湿率 失水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85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8
  • 1 引言8-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8-11
  • 1.2 能量消耗的研究现状11-15
  • 1.2.1 能量消耗的测量方法11-13
  • 1.2.2 基础能量消耗的估算方法13
  • 1.2.3 载人航天中的能量消耗测量方法研究现状13-14
  • 1.2.4 航天员能量消耗研究现状14-15
  • 1.3 人体水含量和失水量的研究现状15-18
  • 1.3.1 人体水含量的测量方法15-16
  • 1.3.2 水需求量的研究现状16-17
  • 1.3.3 航天员失水量的研究现状17-18
  • 1.4 能量消耗和排湿的关系的研究现状18
  • 1.5 课题研究目的18-19
  • 2 实验方法19-29
  • 2.1 受试者纳入标准19
  • 2.2 受试者体检项目19
  • 2.3 实验设备19-22
  • 2.4 实验设计和方法22-29
  • 2.4.1 能量消耗的测量26
  • 2.4.2 排湿量的测量26-28
  • 2.4.3 数据处理方法28-29
  • 3 实验结果29-47
  • 3.1 受试者基本情况29-30
  • 3.2 能量代谢量和身体活动水平30-33
  • 3.3 排湿量和失水量33-36
  • 3.4 排湿率和能量代谢率的关系36-47
  • 4 讨论47-55
  • 4.1 能量代谢率和总能量消耗47-50
  • 4.2 排湿率和失水量50-52
  • 4.3 能量代谢率和排湿率52-55
  • 4.3.1 能量代谢率和排湿率对比52-53
  • 4.3.2 能量代谢率和排湿率关系53-55
  • 5 总结与展望55-57
  • 参考文献57-65
  • 文献综述65-82
  • 综述参考文献75-82
  • 附录 182-83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83-84
  • 致谢84-85
  • 个人简历8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联铁路降低能量消耗的措施[J];铁道科技动态;1976年13期

2 EBERHARD JENTSCH;李达安;;对列车运行能量消耗的评价[J];国外内燃机车;1984年05期

3 周毓瑾,何秀萍,毛小平,台华,杜建英,姚永祥;民航飞行员能量消耗与总能量代谢的研究[J];中华航空医学杂志;1995年04期

4 丛望,姜仁锋,徐相森;船舶最小能量消耗的控制指标[J];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学报;1993年01期

5 Danielsson U;陆颂芳;;可编程序计算器构成的简单仪器用于测量人体能量消耗[J];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1980年04期

6 邓京生,史滦平;机耕船水田轮运动学与能量消耗[J];农业机械学报;1983年02期

7 张文海;中小型电机温升试验中的能量消耗问题[J];微电机(伺服技术);2005年02期

8 赵欣臣;;预应力混凝土节约能量[J];国外公路;1981年05期

9 Naohiro Nakamura;Naohiko Tsunashima;Tomio Nakano;Eizaburo Tachibana;;循环荷载下圆柱和I型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的能量消耗与损伤分析[J];钢结构;2009年06期

10 孔晓龙;;重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测试方法研究[J];上海汽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洁辉;丸山仁司;;不同上下台阶方式的能量消耗分析[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胡佑红;张春华;陈文鹤;;四项身体活动能量消耗的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赵德峰;钱风雷;陈文鹤;;上海市青少年自由泳运动员能量消耗节省化的测试与监控研究[A];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13年

4 孙锐;朴建华;田园;李卫东;杨艳华;姬一兵;董杰;黄振武;杨晓光;;对26名青年男性看电视和看书时能量消耗的研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三十六期):膳食营养与代谢专题[C];2007年

5 赵文华;;不同运动感受装置的特点及在能量消耗测定中的应用[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八期):饮食、身体活动与健康专题[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刘艳芳整理;中国居民能量消耗情况初探[N];中国食品报;2010年

2 北京友谊医院营养师 顾中一;如何制定自己的减肥计划[N];中国食品报;2014年

3 陈文兰;适度疲劳有益[N];中国中医药报;2002年

4 王继贵;科学减肥[N];大众卫生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芳;中年人健身走、跑能量消耗评价模型的建立及验证[D];北京体育大学;2010年

2 孙泊;基于压力传感器与加速度传感器走跑运动能量消耗建模的实验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2年

3 王欢;步行能量消耗特征的研究与应用[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健康人群步行能量消耗特点与模型的初步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1年

2 丁玲;女大学生跳绳运动能量消耗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包长莎;大学生多种形式花样跳绳能量消耗的比较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4 陈玉平;相同总功下不同强度功率自行车运动的能量消耗特点的比较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5年

5 李遵光;基于能量消耗的LEACH动态持续周期的优化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公衍蕊;三种坡度快走过程中摄氧量、心输出量和能量消耗的动态变化及相关性研究[D];山东体育学院;2015年

7 马娇娇;舞蹈啦啦操的能耗测定及其应用建议[D];南京体育学院;2014年

8 何惠然;发音能量守恒现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5年

9 岳书芳;超重成年女性走和跑能量消耗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10 黄俊男;平板支撑的健身作用分析[D];杭州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185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5185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79a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