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放疗与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骨坏死发生率的比较
本文关键词:传统放疗与调强放疗后放射性骨坏死发生率的比较
【摘要】:正该文旨在评估调强放疗(IMRT)与传统3D适形放疗(RT)相比,是否能够降低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M)的发生率。作者对2002-2012年间未接受手术的口咽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传统RT组145例患者,IMRT组89例患者。2组患者ORNM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1%∶10%,n=16 RT;n=9IMRT;P=1.0)。T4期IMRT组患者ORNM的发生率更高(P=0.007)。结论:IMRT并没有降低ORNM的发生率。
【关键词】: 调强放疗;放射性骨坏死;口咽癌;率更;
【分类号】:R730.55
【正文快照】: 该文旨在评估调强放疗(IMRT)与传统3D适形放疗(RT)相比,是否能够降低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RNM)的发生率。作者对2002-2012年间未接受手术的口咽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传统RT组145例患者,IMRT组89例患者。2组患者ORNM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11%∶10%,n=16 RT;n=9IMRT;P=1.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红芳;;调强放疗联合增敏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效果观察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年25期
2 蒋俊;权循凤;;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的临床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3年01期
3 刘志凯;杨波;胡克;侯晓荣;邱杰;张福泉;;螺旋断层调强放疗技术的临床应用[J];协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4 张珍娣;王秀杏;;肺癌患者大分割调强放疗的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年01期
5 吴洪芬;;适形调强放疗治疗恶性肿瘤540例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年13期
6 洪文松;陈兵峰;李桢;张力;;基于三维补偿技术的简易调强放疗的验证[J];医学研究杂志;2012年12期
7 荣惠;李德娟;;适形调强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护理[J];医疗装备;2012年01期
8 李定杰;王建华;张楚敏;;适形调强放疗头部固定罩制作及使用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年24期
9 高磊,吕庆文,李树祥;一种求调强放疗中最佳笔射束强度分布的改进方法[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10 高磊,吕庆文,李树祥;适形放疗的新进展—调强放疗[J];医疗设备信息;199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任红艳;;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戴建荣;William Que;;最小化调强放疗的叶片移动距离和凸凹槽效应[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方伟虹;谢淑萍;蒋美平;;15例进展期胃癌患者术前调强放疗联合化疗的护理[A];2009年浙江省放射肿瘤治疗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张健;;鼻咽癌适形调强放疗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新进展[A];全国口腔护理新进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江波;基于常规加速器的全身调强放疗方法[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莫炎霖;鼻咽癌患者调强放疗对认知功能和睡眠及情绪的影响[D];广西医科大学;2014年
2 杨威;不可手术切除胃癌调强放疗同步XP方案疗效对比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3 苏培英;替吉奥同期简单调强放疗对高龄中晚期食管鳞癌治疗的临床观察[D];泰山医学院;2013年
4 徐丹丹;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对比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5 杨兴;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增加心脏亚结构作为危及器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年
6 白文文;颈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及临床对比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4年
7 张质钢;调强放疗治疗鼻咽癌的系统评价[D];兰州大学;2014年
8 张俊俊;基于ArcCheck模体研究摆位误差对调强放疗计划验证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5年
9 陈维军;辐射自显影胶片用于调强放疗剂量验证的可行性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18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518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