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尸入水尸体脏器硅藻检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抛尸入水尸体脏器硅藻检验研究
【摘要】:背景与目的 水中尸体的鉴定是法医病理鉴定工作的常见及重要内容之一。水中尸体鉴定主要解决死因及死亡性质问题,即生前溺死,还是死后抛尸入水的问题。溺死(Drowning)是由于液体进入并阻塞呼吸道及肺泡腔,阻碍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发生窒息性死亡者称为溺死。实际检案中,水中发现的尸体绝大多数属意外溺死,同时溺死也是常见自杀手段之一,少数为他杀案件,抛尸入水案件更为少见,但是这一类案件性质严重,因此对水中尸体进行法医学鉴定在明确该类案件性质及其侦破上非常重要。 硅藻(diatom)亦称矽藻,多数是水域中生存的的浮游单细胞生物,少数为群体或丝状物。因为生前入水者存在生活反应,溺液会被吸入呼吸道及肺内,硅藻也就随之进入,并可随破裂的肺泡壁毛细血管进入体循环各脏器。因此,可通过检查肺及其他内脏器官中的硅藻以确定是否为生前溺死。同时,硅藻检验可以推断落水地点,通过对比脏器硅藻检验结果与水样硅藻检验结果,发现硅藻形态上(种属、大小、数量)一致,既可以确认落水地点。死后抛尸入水者,由于呼吸道已经闭塞,溺液难以进入,所以肺脏中一般不会检验出硅藻,其他脏器更难发现硅藻的存在。因此在法医学实践中,水中尸体被发现时多有腐败现象,硅藻检验成为鉴别溺死或抛尸入水较重要的方法之一。 20世纪60年代就有文献报道抛尸入水尸体,硅藻也可进入肺内。近几年,国内外学者又提出若尸体在水中所处位置较深即水压较大,亦或停留时间较长即发生腐败现象时,硅藻也可进入肺内并被检出的观点。但是这一学术观点未见到系统的实验依据。 方法 1将65只成年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抛尸入水组40只和溺死组20只及空白对照组5只。抛尸入水组采用空气栓塞处死大鼠后抛尸入水,设定水深为5m、10m、15m及20m,在不同水深抛尸入水组再根据入水时间分为48h、120h组,每组5只;溺死组根据水深分为5m、10m、15m及20m组,入水时间为2h,每组5只;空白对照组5只。采用自制改良深水采集器提取相应水深的水样。 2各组采用酶化学法及硝酸破击法检测肺脏、肝脏、肾脏硅藻情况,采用硝酸破机法检测水样硅藻情况。 3所得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达,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配对T(LsD—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4查阅近3年(2011年-2013年)河南地区部分公安机关鉴定档案中进行肺组织硅藻检验的水中尸体案例112例,通过Excel软件,汇总3年间硅藻及病理检验结果,分析水中尸体鉴定的特点。 结果 1大鼠肺脏、肝脏、肾脏硅藻检验结果:抛尸入水组水深5m、10m、15m、20m处,入水时间48h及120h均未检见硅藻。溺死组肺脏在水深5m、10m、15m、20m处均可检见硅藻,肝脏、肾脏未检见硅藻。空白对照组大鼠肺脏均未检见硅藻。硅藻检验过程中使用的试剂沉淀物镜检均未检见硅藻。 2溺死组大鼠肺脏病理检验结果:大体观:溺死大鼠肺膜光滑,肺叶饱满,肺切面大部分灰白色、海绵状,挤压可见泡沫溢出。显微镜下观:多数肺泡扩大,肺泡壁变薄甚至断裂,肺间质毛细血管充血,少数肺泡内出血,少部分肺泡内可见红染液体。法医病理诊断:水性肺气肿。 3水样硅藻检验结果:水面硅藻总数最多,水深5m处硅藻总数减少,水深10m处羽纹纲数量达到低值,水深15m处硅藻总数达到低值,水深20m处中心纲数量达到低值。不同水深组硅藻数量组间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水深度增加,各层硅藻总数不同,优势类型有所改变。同一水面及水底不同点水样硅藻数量比较P0.01,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河南省部分公安机关3年间水中尸体案件总计112例,其中男性65例,女性47例。腐败脏器组织占99例。48例进行病理检验,其中水性肺气肿、脾贫血、肝淤血的检出率分别为62.7%、42.5%、45.5%,脾贫血常与肝淤血同时出现。112例水中尸体通过硅藻检验确定为溺死100例,死亡方式上57例不明确。3年间抛尸入水尸体共计10例,各脏器硅藻检验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1成年SD大鼠在机械性窒息处死后抛尸入深水(20m)停留至腐败发生(120h),肺组织硅藻检验均未检见硅藻。 2利用自制改良设计的深水水样采集器成功提取指定水深水样,达到了实验要求。静态水中,不同水深组硅藻数量组间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水深度增加,各层硅藻总数不同,优势类型有所改变。同一深度时不同点水样硅藻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水中硅藻不易进入抛尸入水死者肺组织。肺组织硅藻检验对判断溺死或抛尸入水意义重大。
【关键词】:抛尸入水 尸体 SD大鼠 硅藻检验 溺死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19
【目录】:
- 摘要4-7
- Abstract7-14
- 第一部分 抛尸入水大鼠内脏硅藻检验研究14-34
- 1 前言14-16
- 2 材料和方法16-21
- 2.1 材料16-17
- 2.1.1 主要仪器16
- 2.1.2 主要试剂16-17
- 2.1.3 主要试剂配制17
- 2.2 实验动物及其分组17
- 2.3 动物模型及水样的制备17-18
- 2.4 取材18
- 2.5 标本处理18
- 2.6 硅藻计数18-19
- 2.7 酶化学法检测步骤19
- 2.8 大鼠肝脏及肾脏硅藻硝酸破机法检测步骤19
- 2.9 水样中硅藻硝酸破机法检测步骤19
- 2.10 HE染色步骤19-20
- 2.11 图像分析及统计学处理20-21
- 3 结果21-25
- 3.1 大鼠内脏硅藻检验结果21
- 3.2 溺死大鼠内脏硅藻检验结果及肺脏病理检验结果21-22
- 3.3 水样硅藻检验结果22-25
- 4 讨论25-28
- 4.1 大鼠机械性窒息模型的建立25
- 4.2 深水采集装置的建立25-26
- 4.3 硅藻检验阳性表达及其机制26-27
- 4.4 抛尸入水尸体肺脏硅藻检验的法医学意义27-28
- 5 结论28-29
- 参考文献29-31
- 实验图片31-34
- 第二部分 河南地区112例水中尸体硅藻检验回顾性分析34-43
- 1 前言34-35
- 2 材料和方法35-36
- 2.1 材料35
- 2.2 实验方法35-36
- 3 结果36-38
- 3.1 水中尸体一般情况统计36
- 3.2 水中尸体病理及硅藻检验36-37
- 3.3 案件性质37
- 3.4 抛尸入水尸体统计结果37-38
- 4 讨论38-40
- 4.1 水中尸体病理鉴定特点38-39
- 4.2 水体尸体硅藻检验39-40
- 5 结论40-41
- 参考文献41-43
- 综述 水中尸体法医学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43-57
- 1.1 溺死尸体征象44-45
- 1.2 其他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45-47
- 1.2.1 水中浮游生物生物叶绿素a45
- 1.2.2 浮游生物PCR检验45-46
- 1.2.3 血液化学检验46
- 1.2.4 组织化学检验46
- 1.2.5 气管和肺形态学改变的检验46-47
- 1.2.6 其他检验47
- 1.3 硅藻检验47-50
- 1.3.1 硅藻的生物学特性48
- 1.3.2 硅藻检验方法的研究进展48-50
- 1.4 结论50-52
- 参考文献52-57
- 致谢57-58
- 个人简历及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杰,王恩寿,王磊,黄映康;检测肺锶含量鉴定溺死的进一步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2 何冠英,张维东,李飞,王国林;酶消化法检验脏器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3 吴德清,徐小虎,于晓军;硅藻的检验现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4年S1期
4 何方刚;刘良;黄代新;杨庆恩;翟仙敦;尹慧;;浮游生物16S rDNA检测在大鼠溺死鉴定中的价值[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6期
5 李小廷;黄代新;林宇新;何方刚;林晓燕;杨庆恩;;检测浮游生物叶绿素相关基因诊断溺死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6 何方刚;黄代新;刘良;闫平;孟祥志;张勇;;PCR-DGGE法检测浮游生物16S rDNA在溺死鉴定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7 胡孙林;温锦锋;张小婷;方超;王松才;戴维列;刘超;;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检测脏器内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8 张燕翔;杨帆;雷元卫;苏波;;碎浆法联合硝酸破机法检验硅藻[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9 林小健;;常规硅藻检验法的改良[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10 苏会芳;刘超;胡孙林;何树文;李向阳;温锦锋;刘宏;赵建;;微波消解-扫描电镜联用法在溺死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2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开乔;2000~2009年间水中尸体鉴定的回顾性研究及SP-A在溺死肺中的表达[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88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78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