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CT动态增强扫描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对膈肌侵犯的诊断价值
本文关键词:MDCT动态增强扫描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对膈肌侵犯的诊断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肝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膈肌 膈肌侵犯 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MDCT动态增强扫描不同期相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对膈肌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影像学检查提示癌灶与邻近膈肌关系密切的肝癌患者90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53例无膈肌侵犯,37例有膈肌侵犯。分别测量3个期相(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CT图像中的弓长(肝癌与膈肌交界面长度)、弦长(与弓长大致平行的肿瘤最大径线),并计算弓弦比。通过分析3个期相所测弓弦比对肝癌膈肌侵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并确定诊断阈值。结果无膈肌侵犯与膈肌侵犯在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测弓弦比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OC曲线示平扫、增强扫描动脉期及增强扫描静脉期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14、0.769、0.893,Z检验示增强扫描静脉期与平扫、增强扫描静脉期与增强扫描动脉期的AUC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取增强扫描静脉期所测弓弦比的阈值为1.07时,其诊断膈肌侵犯的敏感性为89.2%,特异性为84.9%。结论 MDCT动态增强扫描静脉期图像测量肝癌与膈肌交界面弓弦比可以作为评估癌灶侵犯膈肌的一种简便而准确的方法。
【作者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影像中心;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
【关键词】: 肝肿瘤 计算机体层摄影 膈肌 膈肌侵犯 诊断
【基金】: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资助项目(桂科攻1355005-3-1) 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研究与开发资助项目(S201301-08)
【分类号】:R735.7;R730.44
【正文快照】: 膈肌为肝脏毗邻的组织结构之一,覆盖约2/3的肝脏表面积,若肿瘤生长在肝脏表浅部位时,邻近的膈肌常常受累及,其发生率为5%~13%[1]。长期以来,对肝癌侵犯膈肌诊断的研究较少,对膈肌受侵尚缺乏统一的影像学诊断标准。本研究旨在通过MDCT动态增强扫描不同期相的图像中测量肝癌与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阳;苏丹柯;赖少侣;朱旭娜;金观桥;刘丽东;罗宁斌;;64层螺旋CT血管重建对肝癌非肝动脉供血的研究[J];中国癌症防治杂志;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中友;李兴保;桂宏亮;王辉;任光平;卢宏;郎琦志;;胸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治疗与常规放疗肺及脊髓受量比较[J];安徽医药;2009年11期
2 韩雪立,韩亚君,董辉球,刘文烈;鼻窦恶性肿瘤的CT和MRI诊断及窦外侵犯途径[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5期
3 尹莉萍;李文武;付政;;PET/CT与MRI对脊柱转移瘤的检出比较[J];重庆医学;2011年01期
4 宋强;汪秀玲;胡春峰;;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小肾癌的诊断及分型[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1年03期
5 杨沛钦;郑晓林;郭友;何惜金;吕明德;徐辉雄;;MRI多种成像技术在小肝癌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年03期
6 朱丹红;于海光;杨保愉;苏小方;李永;;螺旋CT结肠造影对大肠癌术前TNM分期的评价[J];中国CT和MRI杂志;2006年04期
7 钟道强;李祖斌;韩秋玲;王德娟;张伟;;不典型肺腺癌的普通螺旋CT诊断[J];中国CT和MRI杂志;2008年05期
8 孙英;何丹;;前臂中央型神经鞘瘤MRI征象分析[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年02期
9 任军;殷信道;张卫东;;评估MSCT双期增强扫描对中下段胆管癌诊断的价值[J];中国CT和MRI杂志;2012年02期
10 孔景新,林海;Krukenberg瘤临床诊治分析[J];临床医学;2005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志明;刘锋;张海涛;郭永飞;;卵巢子宫内膜样恶性肿瘤的CT及MRI诊断[A];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青年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蒙;~(18)F-FDG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分期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2 范瑾;超声及超声造影诊断肾上腺肿瘤的临床价值研究[D];南开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刚毅;鼻咽癌2008分期与7~(th)UICC分期及’92分期的比较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2 刘娇;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影像的诊断价值[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成林;胸段食管癌二野淋巴结清扫术后局部复发规律探讨[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张见超;多层螺旋CT检查对膀胱癌的术前分期价值[D];青岛大学;2011年
5 刘海泉;食管癌术后复发的螺旋CT征象与病理、MVD及VEGF、E-cad表达间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4年
6 伍飞;基于CT影像的肺部肿瘤计算机自动检测方法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乔英;S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陈碧敏;喉癌的影像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9 陈宇;肾脏肿瘤的灰阶(谐波)超声造影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陈波;鼻咽癌IMRT靶区勾画与计划制定期间肿瘤体积的变化[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邵培坚,周泽健,李伟科,许荣德,庄文行,罗鹏飞;原发性肝癌的非肝动脉营养血供及临床意义[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4年18期
2 杨伟洪;刘鹏程;梁珊瑚;袁知东;余宏建;邓乾华;;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判断肝癌寄生供血中的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8年09期
3 罗罡;赵卫;袁曙光;王家平;;肝癌的非肝动脉供养及临床意义[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4 贾中芝;施海彬;王杰;杨正强;叶伟;冯耀良;;原发性肝癌寄生性供血动脉与介入治疗[J];实用肿瘤杂志;2009年05期
5 黄娟,周翔平,刘荣波,陈宪,许崇永,严志汉,徐建英;原发性肝癌血供特点的螺旋CT表现及其与病理学特性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0年11期
6 陈卫霞,闵鹏秋,周翔平,宋彬,刘燕,沈明恩,李真林,杨敏;肝细胞癌螺旋CT增强双期扫描边缘强化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2年02期
7 丁建林;易旦冰;陈耀强;陈晓亮;;应用64层螺旋CT智能触发技术优化肝脏双动脉期扫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金碧;CT增强扫描病人的心理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1993年10期
2 冯春琴,陈婀娜,王玉珍;CT增强扫描的护理[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3 牟红,刘翠红,常素菊;CT造影增强扫描的护理[J];菏泽医专学报;1997年04期
4 景子霞,俞荷芳,王秀云;CT增强扫描时出现抽搐1例的抢救与护理[J];中国民政医学杂志;1997年03期
5 徐秀娟,李凤兰;CT增强扫描副作用的预防处理及护理[J];菏泽医专学报;1998年03期
6 高慧敏,侯爱华;45例CT增强扫描病人的护理[J];实用医技杂志;1998年04期
7 刘华;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护理杂志;1999年12期
8 李留檀;CT增强扫描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年07期
9 付航;张向怡;欧慧;陈晓娟;张胜;刘铸;;探析对CT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J];生物技术世界;2013年07期
10 付晓蓉,孙明沂,沈兰;运用高压注射器CT增强扫描的护理[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鹰;;MRI增强扫描患者检查的护理[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陈洪玲;;浅谈护理工作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重要性[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尤志军;;MRI增强扫描中副反应原因及预防措施[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洪玲;;护理工作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舒晓灵;;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CT增强扫描中的应用探讨[A];2010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八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6 焦兴华;张朝利;王宗烨;费军;耿振林;;心理护理在CT增强扫描中的作用——附121例[A];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会第九届放射诊疗专业学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家福;;CT增强扫描对肺孤立性病灶的诊断价值[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8 陈霖;;CT增强扫描中静脉注射的几点护理体会[A];中华医学会第十三届全国放射学大会论文汇编(下册)[C];2006年
9 赵云;汪令生;瞿凯旋;;MSCT增强扫描温馨静脉流程探索[A];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刘丹;;对小儿CT增强扫描中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干预措施[A];2013年河南省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古建;什么是增强扫描[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晶;脊柱磁共振增强扫描对儿童格林—巴利综合征的诊断价值[D];重庆医科大学;2013年
2 罗丽;T_1W/WATS/FFE增强扫描联合DWI评估胰腺癌价值的研究[D];泸州医学院;2011年
3 玛依拉·夏侃;乳腺磁共振增强扫描后Ⅱ型曲线的临床意义[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4 刘军杰;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肝癌病变中的应用价值[D];泰山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815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815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