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管状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本文关键词:非管状骨骨肉瘤的影像学诊断
更多相关文章: 骨肉瘤 非管状骨 X线平片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非管状骨骨肉瘤的X线平片、CT和MRI表现。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8例发生在非管状骨的骨肉瘤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行X线平片检查,10例行CT检查,9例行MRI检查。结果原发性骨肉瘤15例,继发性骨肉瘤3例(其中1例继发于鼻咽癌放疗后,1例继发于骨软骨瘤术后,1例为骨化性纤维瘤局部骨肉瘤变)。发病年龄从19岁-64岁,平均43.3岁。表现为溶骨型11例,混合型5例,成骨型2例,出现软组织肿块17例,出现瘤骨16例。结论发生在非管状骨的骨肉瘤患者以中老年人多见,影像学上以溶骨型多见,平片结合CT和MRI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射;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骨肉瘤 非管状骨 X线平片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分类号】:R445.2;R738.1;R730.44
【正文快照】: 发生在非管状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肉瘤比较罕见,仅占骨肉瘤中的4.8~16.6%[1],临床和影像学表现均不典型,在诊断上具有一定难度。文献上关于该部位的骨肉瘤报道也很少。为此,本文收集了18例发生在非管状骨的骨肉瘤资料,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继庆;高危骨肉瘤的研究进展[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年13期
2 胡牧,钱光,梅炯,蔡宣松;骨肉瘤的肺外转移[J];国外医学.骨科学分册;2004年03期
3 刘洪彪,叶小娟,占宏伟,孙达;骨肉瘤放射性核素骨显像50例分析[J];实用肿瘤杂志;2005年01期
4 周忠;林建华;;骨肉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2006年03期
5 杨茂伟;王加璐;王旭东;罗辑;;X线表现阴性骨肉瘤的早期诊断[J];中国肿瘤临床;2008年22期
6 张淑彬;吴朝平;;骨肉瘤患者父母的焦虑状况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08年06期
7 徐新华;周福祥;;20例儿童骨肉瘤的临床治疗[J];中医儿科杂志;2008年02期
8 王建华;林艳;贾卫斗;云得才;许英杰;郑铁钢;;骨肉瘤的诊断与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年30期
9 李毅星;闫文涛;杨本华;;骨肉瘤31例早期诊断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年11期
10 徐欣华;李晓琴;杨荣;刘芳;康雅琼;何欣;尚立娜;;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a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J];甘肃医药;2012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少健;张葆青;刘金文;石宇雄;黄永明;;16例骨肉瘤患者化疗期间的相关心理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马月新;;骨肉瘤化疗期间的护理对策[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3 陈秋;王达辉;闵若良;马巍;;应用大段异体骨治疗儿童骨肉瘤的初步体会[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4 郑进佑;;骨肉瘤的现代外科治疗概况[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余宁先;;骨肉瘤病人家属的心理护理[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汪伟;陈文直;周洁敏;白玲;刘文英;叶慧义;;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的临床应用研究[A];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新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7 曹庆选;李文华;曹来宾;夏宝枢;;中药治愈骨肉瘤的中医研究与影像学对照[A];第十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术研讨会暨全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研究与诊断学习班资料汇编[C];2009年
8 王英;肖舰;陈晓华;;骨肉瘤病人癌性疼痛的护理体会[A];全国肿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9 陈秋;王达辉;闵若良;马巍;;大段异体骨治疗儿童骨肉瘤的初步应用[A];2005'中国修复重建外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10 刘巧慧;韩莎莎;;骨肉瘤保肢患者的心理护理[A];全国外科、神经内外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中桥;骨肉瘤病理基础与其MRI表现[N];中国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义庆;雄烯二酮衍生物DSTD诱导骨肉瘤细胞自噬和减轻其耐药性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2 尚永军;TIM-3在骨肉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3 禚文昆;MiR-20a调节EGR2对骨肉瘤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4 高琰;CD44在卵巢癌/骨肉瘤进展中的作用及上转换纳米逆转肿瘤耐药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6年
5 赵加力;B7-H3在骨肉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机制[D];苏州大学;2016年
6 隋福革;血清蛋白质组的变化在骨肉瘤生物标记物鉴定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7年
7 王威;骨肉瘤流行病学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3年
8 吕海;整合素调节骨肉瘤恶性转移相关机制的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9 韩纲;四肢骨肉瘤新辅助化疗后截骨平面的确定及预后因素分析[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7年
10 柳剑;骨肉瘤患者化疗效果的综合评估[D];北京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靳晓建;新辅助化疗结合保肢手术治疗骨肉瘤的临床疗效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王亚鹏;褪黑素联合顺铂、甲氨蝶呤对骨肉瘤SaOS-2细胞增殖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5年
3 陈记军;骨肉瘤患者血清中特异性microRNA表达谱的筛选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康学华;骨肉瘤中WIF-1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及mRNA的表达研究[D];青岛大学;2015年
5 李腾飞;HIF-1α和PTEN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南华大学;2015年
6 关国锋;CXCR4靶点近红外光学分子成像检测骨肉瘤原位及肺转移肿瘤病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7 王志涛;CD44s、CD44v6及CD44v9在骨肉瘤、骨巨细胞瘤及骨软骨瘤标本的表达及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6年
8 杜飞舟;骨肉瘤~(31)P磁共振波谱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张波;43例骨肉瘤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D];浙江大学;2010年
10 雷勇;中药为主防治骨肉瘤术后复发转移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621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862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