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血液指标变化
本文关键词:优秀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的血液指标变化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液指标的研究,观察高原训练对优秀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探讨身体机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3名优秀男子青少年游泳运动员进行8周高原训练,训练周期包括高原前(100 m)准备期7天、高原(1890 m)训练期24天和高原后(100 m)调整期25天。在不同阶段的清晨采集安静血样。全血用于测试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和白细胞计数(WBC)。血清用于测试睾酮(s T)、皮质醇(s C)、肌酸激酶(s CK)和尿素(s UREA)。结果:与高原前第7天相比,RBC和HGB在高原第2、14和21天均明显升高(P0.01,P0.01);HCT在高原第2、7、14和21天均显著升高(P0.01);s CK在高原第2、7、14和21天以及高原后第11和18天均显著升高(P0.01);s UREA在高原第7天以及高原后第4、11、18和25天均显著升高(P0.01)。与初入高原第2天相比,s T在高原第14天以及高原后第11和25天显著降低(P0.01);s T/s C在高原后第11和25天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高原训练使青少年游泳运动员的造血机能产生适应性变化。青少年游泳运动员对高原训练的应激反应较大,身体机能恢复较慢,并伴有疲劳发生。
【作者单位】: 北京体育大学;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
【关键词】: 高原训练 血液指标 青少年 游泳运动员
【基金】:国家体育总局课题(2013A084)
【分类号】:R87
【正文快照】: 对处于运动素质发展敏感期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系统的、持续的、不同负荷的刺激,使身体产生适应性变化,能有效改善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水平[1]。高原训练可使运动员接受运动和缺氧的双重刺激,使机体获得更好的适应性变化,提高运动能力[2]。体能类项目的运动员可通过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2009年高原训练国际研讨会征文通知[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9年02期
2 周忠林;路宗霞;;关于高原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研究的综述[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余小燕;马福海;樊蓉芸;;高原训练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年10期
4 佟长青;薄海;李海英;齐莉;刘子泉;;急进高原和高原训练对武警新兵血氧血压综合参数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11年17期
5 李兵林;运动员的仿高原训练[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7年03期
6 王树云,岑浩望;心脏X线测量在高原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2年04期
7 马建德;;模拟高原训练对平原运动的影响[J];高原医学杂志;1993年02期
8 常芸;何子红;王莱芮;李福田;;高原训练对国家短道速滑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2年01期
9 张全江,熊正英,胡柏平,李秋霞;古典跤运动员亚高原训练血红蛋白变化规律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0 王月华;六个高原冰雪训练期360人次高原训练易发生伤的3年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晋;田野;;高原、亚高原训练对世居亚高原运动员定量负荷运动后血乳酸浓度的影响[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冯连世;;高原训练的实践与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郭健龙;李山;;高原训练研究方法审视[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陈耕;韩佐生;杨新平;韩晓东;王琳;;基于兰州—榆中梯度环境的高原训练实践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谢婉媚;苏志雄;方晓辉;邱俊廉;;血氧饱和度在高原训练时的个体差异及其在训练学上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6 胡耿丹;;对高原训练中若干训练学争议问题的探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7 赵晋;田野;贵州亚高原训练研究课题组;;高原、亚高原训练对世居亚高原运动员最大力量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徐国琴;林文_";黄森;翁锡全;;不同模拟高原训练方式对大鼠睾酮水平的影响及机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9 刘刚;李国强;;对中跑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和分析[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王世涛;;优秀马拉松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部分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泽;建国际一流高原训练基地[N];云南政协报;2008年
2 孟军;把多巴训练基地建成国际一流高原训练基地[N];青海日报;2006年
3 陈們;高原训练营养与康复国际研讨会召开[N];青海日报;2006年
4 曹_g;全国高原训练工作会议召开[N];中国体育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滕继濮;怎样让高原变成“领奖台”?[N];科技日报;2008年
6 侯婷婷;高原有优势 训练是根本[N];云南日报;2008年
7 孟军;国家高原训练研究重点实验室在多巴基地挂牌[N];青海日报;2008年
8 记者 孟军;青海尖扎国家水上高原训练基地建成[N];青海日报;2008年
9 娄莹;省体科所入选首批“高原训练重点实验室”[N];云南日报;2008年
10 娄莹;云南高原训练研究硕果累累[N];云南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赵晋;高原、亚高原训练对世居亚高原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2 王刚;长时间亚高原训练中男子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和专项训练方法监控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3年
3 宋小波;青少年游泳运动员高原训练应激与适应的观察[D];北京体育大学;2014年
4 彭朋;EPO在高原训练中早期下降的机制及对高原训练效果的预测作用[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强;陕、蒙、甘三省高原训练基地资源配置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西安体育学院;2013年
2 宋凯;国家优秀男子铁人三项运动员高原训练期间身体机能变化特征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欢;优秀男子赛艇运动员6周高原训练期间无创微循环相关指标变化特点及与其机能状态之间的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5年
4 陈麒麟;亚高原训练对安徽省优秀男子散打运动员部分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5 王云峰;Ala-Gln对高原训练大鼠骨骼肌蛋白合成的影响及其与mTOR的关系[D];扬州大学;2015年
6 房昶;高原训练对7-16岁游泳运动员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5年
7 童博;哈尔滨游泳集训队少年组运动员高原训练前后生理指标和训练效果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8 盛建国;关于建立甘肃榆中高原训练基地的可行性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9 林丽雅;高原训练对游泳运动员赛前自组织状态影响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爱红;模拟不同高原训练方法对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836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883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