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谱CT提高腹部增强效果的可行性
本文关键词:能谱CT提高腹部增强效果的可行性
更多相关文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部 对比剂 宝石能谱成像
【摘要】:目的探讨能谱CT(GSI)提高腹部增强效果的可行性。方法收集因病情需要先后接受腹部双期增强CT扫描的27例患者,于第1次均采用传统120kV单电压CT进行扫描(对照组),复查时采用GSI扫描(试验组),两次检查对比剂总量均为600mgI/kg体质量。于增强图像上腹主动脉、肝脏、胰腺、肾脏、下腔静脉、门静脉主干选取ROI进行分析,记录GSI图像上各器官相对于120kV单电压扫描的等价CT值时的平均单能量值(等价亚组),以及CT值提高50%(150%亚组)、100%(200%亚组)时的MEI,并记录所对应的噪声值,比较各亚组间单能量值、CT值与噪声值的差异,评估2名医师对MEI各亚组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结果等价亚组能量值(71.92±3.54)keV,图像噪声为(23.07±3.99)HU,与对照组比较,各器官CT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50%亚组能量值(57.39±2.77)keV,图像噪声为(35.30±7.56)HU,较等价亚组增高了53.01%;200%亚组能量值(49.94±2.72)keV,图像噪声为(44.01±8.59)HU,较等价亚组增高了90.77%。与对照组比较,150%亚组、200%亚组间单能量值、CT值与噪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2名医师对试验组3个亚组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很好(P均0.01)。结论采用GSI的单能量技术于72keV时可以达到常规120kV的腹部增强CT效果,57keV、50keV时增强效果可分别提高50%、100%。
【作者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影像中心;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东医疗中心影像科;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腹部 对比剂 宝石能谱成像
【分类号】:R816.5
【正文快照】: 能谱CT(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的单能量图像(monochromatic energy images,MEI)可改变目标CT值,从而优化图像质量,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增强CT,可以明显提高对比剂的CT值而提高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1-3],从而提升图像的增强效果,多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林晓珠;福井利佳;沈云;町田治彦;田中功;汪禾青;上野惠子;陈克敏;严福华;;腹部增强能谱CT成像在肾功能不全患者低剂量对比剂扫描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4年10期
2 吴青霞;朱绍成;谢瑞刚;文泽军;孙明华;孙亚平;史大鹏;;应用低管电压能谱CT成像降低肾动脉CTA对比剂用量[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年02期
3 叶晓华;周诚;吴国庚;王妍焱;曹会志;沈云;;CT能谱单能量成像对不同肝脏肿瘤检出影响的初步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琳;罗德红;胡镭;赵燕风;郭炜;林蒙;赵心明;周纯武;;能谱CT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价值初步研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7年01期
2 郭欣;;低剂量对比剂在头颅CT血管减影成像中的可行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6年36期
3 蒋娜;陈志民;方天舒;田英;李浩;;宝石能谱CT临床应用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年24期
4 孙记航;福井利佳;町田治彦;田中功;沈云;上野惠子;彭芸;;能谱CT提高腹部增强效果的可行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6年12期
5 王明月;周悦;董军强;高剑波;;能谱CT评价兔VX2肝癌抗血管生成治疗的实验研究[J];中国医疗设备;2016年07期
6 石明国;高剑波;;能谱CT在血管成像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6年07期
7 毛佳伟;朱毓秀;潘永清;;正常颅脑能谱CT成像各单能量图像质量的分析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2016年07期
8 赵耀;唐雨琪;田俊容;张莓熙;白洪坤;;能谱CT诊断早期原发性肝癌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年02期
9 马小锋;雷静;杨亚英;李青青;者光玲;赵卫;;双源CT单能谱成像对肝脏占位病变图像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6年03期
10 何川东;周莹;黄丹;王忠;林华;王东;王晋秋;廖丽萍;刘启榆;;宝石CT能谱成像在肝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评估及随访中的应用价值[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宋少娟;王巍;刘传亚;;多层CT螺距与辐射剂量的关系探讨[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6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军;杨月欣;;食物能量换算系数的理论基础[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1期
2 郭军,何梅,杨月欣;不同食物能量换算系统差异的统计学评价[J];食品科学;2005年08期
3 刘静;郭军;杨晓丽;王竹;韩军花;杨月欣;;谷物纤维能量值的体内实验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10年01期
4 郭军,王竹,杨月欣;不同食物成分表或数据库中食物能量值的比较研究[J];卫生研究;2005年05期
5 杨月欣;郭军;刘静;王竹;;以平衡代谢为基准的不同能量换算系统一致性体内试验研究[J];营养健康新观察;2005年02期
6 余世柏,赵汉英;曝光能量值的算法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9年08期
7 郭军;杨月欣;;食物能量换算系数的现状[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6年01期
8 宋良鹏;葛丽丽;孙西周;杜福宏;;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手术前后十二正经能量值变化的临床研究[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1年05期
9 李文静;;学看食品的“营养声称”[J];人生与伴侣(月末版);2011年12期
10 张文诚,韦玉梅,巫雯,陈曼秋,邵玉香,田隐,杨益;遥测脑电图(频谱分析)在脑力负荷研究中的应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199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朱寿民;;食物能量值的科学表达与争论[A];食物营养强化营养标识及数据应用研讨会与培训班资料集[C];2003年
2 郭军;何梅;杨月欣;;不同食物能量换算系统的统计学评价[A];第三届营养与保健食品专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膳食纤维的定义、方法和能量值研讨会通讯录[A];第三届营养与保健食品专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杨月欣;郭军;刘静;王竹;;以平衡代谢为基准的不同能量换算系统一致性体内试验研究[A];营养健康新观察(第二十七期):能量和碳水化合物专题[C];2006年
5 刘静;郭军;杨晓丽;王竹;韩军花;杨月欣;;谷物纤维能量值的体内实验研究[A];2009食品科技(北京)论坛会议指南[C];2009年
6 ;膳食纤维的定义、方法和能量值研讨会日程安排[A];第三届营养与保健食品专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敏聪;多头热情全面激发[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记者 谢玲;新研究发现高纤维坚果20%能量未被吸收[N];中国食品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京;多因素作用下受载煤岩体电磁辐射规律实验研究[D];华北科技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965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undongyixue/965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