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工作角色特征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0 21:06

  本文关键词:军队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工作角色特征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情绪劳动 工作角色特征


【摘要】:目的探讨军队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工作角色特征的相关性及情绪劳动和工作角色特征对职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CMBI问卷、工作角色特征量表和情绪劳动量表,其中CMBI问卷包含情感衰竭、去个性化及个人成就感减低3个维度,工作角色特征量表包含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2个维度,情绪劳动量表包含表面表现、自然表现和深层表现3个维度,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某军队三甲综合医院511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情感衰竭与情绪的表面表现、深层表现、角色冲突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60、0.074、0.285,P0.05,P0.01)。去个性化与表面表现呈显著正相关(r=0.240,P0.01),而与深层表现、自然表现呈显著性负相关(r分别为-0.153、-0.181,P0.01)。成就感减低与情绪的深层表现、自然表现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47、-0.183,P0.01),而与角色冲突和角色混淆呈显著性正相关(r分别为0.094、0.247,P0.05,P0.01)。角色冲突、表面表现及深层表现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情感衰竭12.6%的变异。表面表现、深层表现及自然表现3个维度能联合预测去个性化8%的变异。深层表现、角色混淆及角色冲突3个维度能预测个人成就感减低10.2%的变异。结论职业倦怠与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和工作角色特征相关,情绪劳动3种表现策略和工作角色特征对职业倦怠有预测作用。
【作者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临床心理科;
【关键词】医务人员 职业倦怠 情绪劳动 工作角色特征
【分类号】:R82
【正文快照】: 医疗服务不仅要为患者熟练提供技术服务,而且要面对被疾病折磨陷入焦虑、抑郁、恐惧情绪状态的患者及家属提供及时的情感上支持,以解除其心理忧患,促进其病情的好转和恢复。研究表明,助人职业的从业人员易发生职业倦怠,医务人员是典型的助人职业,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1]。T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萍;许海燕;;重庆市护士工作倦怠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重庆医学;2011年21期

2 瞿伟;谷珊珊;;军队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现状调查及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年11期

3 刘铁榜;;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上)[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4 林武;袁也丰;;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J];实用临床医学;2010年12期

5 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2期

6 李永鑫;李艺敏;;工作倦怠评价标准的初步探讨[J];心理科学;2006年01期

7 王晓春,甘怡群;国外关于工作倦怠研究的现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5期

8 李超平,时勘,罗正学,李莉,杨悦;医护人员工作倦怠的调查[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9 汪纯孝;刘义趁;张秀娟;;医务人员情感性劳动行为的前因后果[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10 张勤;周典;鲍文;;医护员工情绪劳动的结构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史慧颖;夏凌翔;谭浩;姚志会;;成渝农民工工作倦怠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陈飞;;一般本科院校学生干部工作倦怠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以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为例[J];安康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3 刘成玉;班永飞;李镇译;;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影响——以贵州省为例[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4 郑传现;;职业压力与倦怠的研究[J];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5 林宁波;邢颖;;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J];安徽体育科技;2007年01期

6 陈愉炯;;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压力分析及缓解方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李洁;甘怡群;周宇;;建筑设计师完美主义与工作倦怠的关系[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8 郑满利;;教师工作倦怠问题原因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年12期

9 张敏;;国外教师职业认同与专业发展研究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2期

10 杨剑;陈开梅;刘晓伟;;高校教师职业压力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于俊叶;胡建军;;临床一线护士情感性劳动的管理探讨[A];第二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2 薛祖梅;殷小川;向艳;;竞技体育教练员职业倦怠量表编制的初步构想[A];第8届全国运动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The Evaluation of an Integrated Stress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Program among Chinese Health Care Workers"[A];Proceedings 2010 IEEE 2nd Symposium on Web Society[C];2010年

4 文斌;;强化责任意识保障医疗安全[A];第10次全国精神病学术交流会暨《中国民康医学》创刊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8年

5 裴音;范竹青;陈杰;张捷;;北京某中医院一线医生职业倦怠现况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6 张力为;林岭;;运动性心理疲劳研究进展[A];2006-2007体育科学学科发展报告[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伟颖;房地产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相关因素和干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华;山东省县级公立医院工作变动流入的卫生技术人员工作状况综合评价[D];山东大学;2011年

3 张宜民;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医生工作满意度、职业倦怠与离职意向关系的模型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石蕾;知识型员工职业倦怠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5 张志学;东北地区公安边防机动部队体能训练目标管理研究[D];山西大学;2011年

6 李永鑫;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静平;护士工作应激源量表的编制及常模的建立[D];中南大学;2006年

9 张琳琳;国有企业员工工作倦怠与工作投入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章震宇;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菏泽市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从业状况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许丹丹;EI培训对外向型企业营销人员工作满意度和绩效影响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李占立;工作要求—资源模型与工作倦怠:时间管理倾向调节作用[D];苏州大学;2010年

4 朱聪;招商银行南昌分行员工组织承诺与离职倾向实证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5 郑传现;高职教师倦怠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谢小玉;高校辅导员职业化趋势下的职业倦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伟;长株潭经济圈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红;80后大学毕业生工作倦怠研究[D];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

9 莫合德斯·斯依提;新疆护理专职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与工作压力关系的调查与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刘蓬蓬;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关系研究[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良;高燕;冯晓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状况及与职业倦怠关系调查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1期

2 牟亚;晏玲;薛媛;何念海;;儿科病房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06年21期

3 夏连芳;;急诊科护士工作压力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07年10期

4 李永鑫,白杨,李慧民;工作倦怠的测量与诊断[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5 刘晓荣,张鹭鹭,周秀华,孟虹,王志红;部分军队医院护理人员现状调查[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2期

6 李永鑫;;护士心理控制源、应对方式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年06期

7 王惠;张宁;;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8 李慧民;蔡聚雨;杜一菲;崔冠宇;;艾滋病医护人员社会支持对工作倦怠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10期

9 姜能志;韩国华;刘晓丽;;医生职业倦怠与社会支持、集体效能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10 李艺敏;李永鑫;;护士工作压力、倦怠与健康之间的关系[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许海燕;心理健康的“幸福进取者”模型的理论构建与初步检验[D];西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楠楠;蒋水芳;杜萍;杨放;;浅析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1年04期

2 杨桂菊;陈艾华;;宽恕心理对降低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发生的思考[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0期

3 金虹;;医生职业倦怠影响病人安全[J];医院管理论坛;2007年09期

4 汪炳琳;刘云;宁南义;孙亚军;巴莉;刘红;;医务人员职业倦怠与职业满意度调查[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刘春燕;刘春明;;论医务人员工作倦怠的形成因素与干预策略[J];实用医技杂志;2006年18期

6 黄培;;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卫生经济研究;2009年09期

7 田国强;;职业倦怠对医患关系的影响[J];医学与社会;2009年06期

8 成艳阳;;基层医院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的预防对策[J];新闻天地(下半月刊);2010年09期

9 林武;袁也丰;;我国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研究的现状[J];实用临床医学;2010年12期

10 廖庆兰;;医护群体职业枯竭研究进展[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君;;克服职业倦怠 实现生命主体价值[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山东卷)[C];2010年

2 杨桂菊;陈艾华;;医护群体社会支持系统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精神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3 蒋慧琳;许家丽;黄海燕;顾超琼;;广西护理骨干职业倦怠的调查分析[A];全国第十一届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上)[C];2007年

4 王树珍;赵琦;李曙光;;临床护士职业倦怠的调查研究[A];中华护理学会《护士条列》解析培训会、中华护理学会2008年“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论坛暨全国护理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5 孔丽;;护士职业倦怠发生的原因及对策[A];全国第四届糖尿病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魏心;战伟根;于焕芝;;论教师职业倦怠及其解决途径[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7 王新青;余文斌;;青岛市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王伟华;;领导干部职业倦怠对工作创新的影响及干预措施[A];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暨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田培树;;浅议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干预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10 沈鉴清;吴惠娟;章秋萍;;护士职业倦怠状况与压力源的关系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英国特约撰稿人 顾远;为何NGO人更易产生“职业倦怠”[N];东方早报;2011年

2 赵旭东邋金永红;是什么令我们疲惫不堪[N];健康报;2007年

3 声宏;职业倦怠症成了都市“流行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4 黄梅县教研室 冯汉青;远离职业倦怠 成就职业梦想[N];黄冈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张雯婧;教师:我们也得减减负![N];天津日报;2009年

6 江苏翔宇教育集团宝应实验初级中学 沈寿鸿;重燃教师的教育激情[N];江苏教育报;2010年

7 周淑君;瑞士的现代病:职业倦怠症[N];中国社会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范占英;《职业倦怠自治手册》讨论员工心理调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9 高青县实验小学副校长 曹德霞;和谐让教师远离职业倦怠[N];中国教育报;2006年

10 金永红;医生,最易出现职业倦怠[N];健康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愉;潜意识、情绪劳动与服务质量关系的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罗昱;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观、情绪劳动、工作产出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3 汪媛;卫生服务过程中艾滋病相关歧视的干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4 朱伟;医务人员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的关系及其对职业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5 蔡文智;医务人员职业伤害现状调查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6 董彩婷;医院环境控烟干预模式的探索性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7 刘晴;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及模型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张宗久;大型综合医院绩效管理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明寮;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王培席;医务场所暴力调查及理论模型研制[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雪飞;上海市某三级综合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2 张彦强;大庆市企业医院职工职业倦怠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冬梅;中小学教师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对工作满意度及三者对职业倦怠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王芬;济钢医院护士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王平;川渝地区高校辅导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西南大学;2011年

6 邵雅利;新手—熟手—专家教师职业承诺与职业倦怠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江霞;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学成效的关系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3年

8 郑晓芳;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人格特征与职业倦怠的关系[D];吉林大学;2005年

9 祝宏伟;工作要求、工作控制感与医生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郝明;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倦怠与职业自我概念关系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08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08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b8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