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细胞阻抗特及其模型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8 19:19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细胞阻抗特及其模型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模拟失重 血液 电阻抗频谱 Cole-Cole数学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摘要】:目的通过交流电阻抗方法评价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的特征性改变。并基于血液电阻抗谱,建立血液细胞数理模型分析方法,探索性创建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细胞的数学模型与电路模型参数,阐明失重性贫血症的血液细胞变化的电生理机制,为贫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可借鉴技术方法和电生理指标。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60天,,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经颈总动脉采血获得血液样本。利用Agilent4294A阻抗分析仪,在10k~100M Hz的频率范围内选取80个频率点,通过血液样本的阻抗测量,分别获得正常的与模拟失重大鼠的血液电阻抗频谱,创建血液电阻抗谱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建立对照组与模拟失重组血液电阻抗频谱特征参数,利用统计方法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为贫血症血液细胞的电特性检测仪器开发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Cole-Cole数学公式,结合非线性数值计算和曲线拟合(curve fitting)的方法,构建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的数学模型。此外,在三元件(细胞外电阻Re,细胞内电阻抗Ri,细胞膜电容C_m)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数据的要求,作出适当的调整,进行电路的拟合分析,构建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 结果 (1)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液电阻抗降低,主要表现在:低频复阻抗实部值Z’0、高频复阻抗实部值Z’_∞、低频电阻抗幅模值|Z*|0、高频电阻抗幅模值|Z~*|_∞、阻抗实部驰豫幅度Z’、阻抗幅模驰豫幅度|Z*|、和低频阻抗幅模值对数Log|Z*|_0分别降低14.90%、6.10%、14.54%、6.10%、23.63%、22.48%、3.09%。 (2)大鼠血液电阻抗谱的特征频率增加,主要表现在第一特征频率fC1增加23.81%以及第二特征频率f_(C2)增加4.52%。 (3)复阻抗虚部峰值和相位角峰值不考虑负号,以幅度进行比较,均小于对照组。复阻抗虚部峰值Z”_P降低25.84%、弧度相位角峰值θP/rad降低19.05%、角度相位角峰值θP/deg降低16.51%。 (4)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的电阻抗特性符合Cole-Cole数学模型的规律。阻抗高频极限值R∞降低19.52%、第一阻抗增量ΔR1降低27.50%、第二阻抗增量ΔR_2降低21.82%;第一驰豫散射角α1增加12.50%、第二驰豫散射角α2增加0.07%。 (5)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的电阻抗特性符合五元件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的规律。模拟失重组的五个参数:细胞外电阻Re,细胞内电阻Ri,细胞膜电容C_m,细胞膜电阻Rm,细胞内电容Ci较对照组均有降低,百分比分别为:14.35%,3.03%,90%,6.98%,6.55%。 结论 (1)血液电阻抗特性具有电场频率依从性,且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细胞电阻抗特性与对照组大鼠血液细胞电阻抗特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2)模拟失重引起血液电阻率降低,导电性能增加; (3)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的两个特征频率(f_(C1)、f_(C2))增加; (4)经过曲线拟合建立的模拟失重后大鼠血液数学模型和五元件等效电路模型阻抗参数能够反映失重血液对交变电场阻抗响应的规律和血液频域电生理学数据特征。
【关键词】:模拟失重 血液 电阻抗频谱 Cole-Cole数学模型 等效电路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宁波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8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12
  • 1 实验材料12-13
  • 1.1 实验动物12
  • 1.2 实验试剂12
  • 1.3 实验器械12-13
  • 2 实验方法13-16
  • 2.1 大鼠模拟失重实验13
  • 2.2 对照组大鼠血液采集及测量13-14
  • 2.2.1 对照组大鼠血液采集13-14
  • 2.2.2 对照组大鼠血液阻抗谱测量14
  • 2.2.3 对照组大鼠血细胞比容测量14
  • 2.3 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液采集及测量14-15
  • 2.3.1 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液采集14
  • 2.3.2 模拟失重组大鼠血液阻抗谱测量14
  • 2.3.3 模拟失重组大鼠血细胞比容测量14-15
  • 2.4 测量池参数15
  • 2.5 交流阻抗关系式15
  • 2.6 统计学处理方法15-16
  • 3 实验结果16-35
  • 3.1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细胞比容的影响16
  • 3.2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特性的影响16-25
  • 3.2.1 对照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及其特征参数16-19
  • 3.2.2 模拟失重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及其特征参数19-21
  • 3.2.3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电阻抗频谱的影响21-25
  • 3.3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细胞数学模型参数的影响25-29
  • 3.3.1 Cole-Cole 方程25
  • 3.3.2 大鼠血液细胞阻抗谱曲线拟合的误差分析25-26
  • 3.3.3 曲线拟合方法26
  • 3.3.4 曲线拟合参数及残差26-27
  • 3.3.5 数学模型曲线拟合结果27-29
  • 3.4 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细胞电路模型参数的影响29-35
  • 3.4.1 等效电路模型29-30
  • 3.4.2 等效电路模型符号30
  • 3.4.3 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公式30-31
  • 3.4.4 等效电路拟合方法31
  • 3.4.5 等效电路模型拟合参数及残差31-32
  • 3.4.6 电路模型曲线拟合结果32-35
  • 4 讨论35-38
  • 5 结论38-39
  • 6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A 符号说明41-42
  • 7 在学研究成果42
  • 8 致谢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文珍;邱德全;;溶藻弧菌对凡纳滨对虾血清中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的影响[J];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宫宇;陈林;沈斌;马青;;电阻抗谱评价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电特性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2年04期

3 陈晓艳;赵秋红;;基于模式识别的人体肺癌电阻抗检测方法研究[J];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4 张雯;唐合兰;李静;陈英;杜斌;韩全利;杨春敏;;模拟失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2年03期

5 石宏志;泽兰对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34期

6 贾海英;徐世全;张立威;谭福彬;曹东萍;;低强度激光血管照射对模拟失重兔显微红细胞聚集性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1期

7 张雯;杨春敏;;失重环境对消化性溃疡愈合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J];空军医学杂志;2012年01期

8 宫宇;沈斌;陈林;方云;马青;;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液电阻抗谱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雯;模拟失重对大鼠实验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56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56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d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