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失重模拟 立位耐力下降 一氧化氮合酶 肺动脉 血管反应性
【摘要】:立位耐力下降是太空飞行后航天员常出现的症状之一,有关立位耐力不良的机理研究一直是航天医学研究的重点,但至今机理仍未得到充分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失重条件下动脉系统的收缩反应性降低是立位耐力不良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肺血管是压力反射效应器的一部分,立位应激时的压力反射很大程度上控制着肺循环的阻力和容量。肺动脉反应性改变将影响着心脏前负荷,可能促进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目前有关失重或模拟失重对肺循环影响的研究甚少。 目的 通过观察模拟失重大鼠肺动脉反应性变化,以及肺动脉内皮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血管平滑肌组织(heme oxygenase,HO-1)表达变化,探讨反应性改变的机制。方法 采用尾悬吊14d Wistar大鼠模型模拟失重生理效应,采用离体血管环灌流技术测量对照组和尾悬吊14d组的大鼠肺动脉环对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potassium chloride,KCL)、(acetytcholine,ACh)、(sodium nitroprusside,SNP)等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两组肺动脉组织eNOS和HO-1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尾悬吊14d后,大鼠肺动脉对PE和KCL收缩反应明显下降(P0.05),对ACh的舒张反应明显增强(P0.01);去内皮处理后两组对PE的收缩反应和对的SNP舒张反应无显著差异;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L-NAME)预处理后血管环对PE的收缩反应恢复,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尾悬吊14d后大鼠肺动脉eNOS表达高于对照,而HO-1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模拟失重后肺动脉收缩反应性下降,舒张反应性增强;肺动脉内皮eNOS表达增加可能是导致反应性变化的原因;失重后肺动脉收缩反应性低下可能促进了立位耐力不良的发生。
【关键词】:失重模拟 立位耐力下降 一氧化氮合酶 肺动脉 血管反应性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R85
【目录】:
- 前言9-12
- 材料和方法12-20
- 1.动物模型12
- 2.离体血管环灌流实验12-15
- 2.1 试剂配制12-13
- 2.2 实验程序13-15
- 2.2.1 血管环制备13
- 2.2.2 平衡和预刺激13-14
- 2.2.3 实验过程14-15
- 2.2.3.1 内皮完整的肺动脉收缩反应与舒张反应变化14-15
- 2.2.3.2 去内皮肺动脉收缩反应和舒张反应的变化15
- 2.2.3.3 抑制剂L-NAME存在时肺动脉的收缩反应变化15
- 3.Western Blotting实验15-20
- 3.1 试剂配制15-16
- 3.2 实验程序16-20
- 3.2.1 血管组织内蛋白的提取16-17
- 3.2.2 蛋白浓度测定17
- 3.2.3 电泳前蛋白处理17
- 3.2.4 凝胶制备17-18
- 3.2.5 上样、电泳和电转18-19
- 3.2.6 免疫印迹和化学发光19-20
- 3.2.7 图像处理20
- 4.统计学处理20
- 实验结果20-31
- 1.大鼠饲养及尾吊情况20-21
- 2.血管环灌流实验结果21-27
- 2.1 内皮完整肺动脉血管环反应性变化21-24
- 2.2 去内皮肺动脉血管环反应性变化24-26
- 2.3 抑制剂L-NAME存在时肺动脉的收缩反应变化26-27
- 3.Western Blotting结果27-30
- 3.1 尾悬吊14d模拟失重后大鼠肺动脉组织eNOS含量变化27-29
- 3.2 尾悬吊14d模拟失重后大鼠肺动脉组织HO-1含量变化29-30
- 4.肺动脉NO含量检测结果30-31
- 讨论31-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2
- 综述一:模拟失重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42-48
- 综述二:失重或模拟失重对肺循环的影响48-52
- 英文缩写语词表52-53
- 致谢53-54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琦;高云芳;樊小力;;尾部悬吊对达乌尔黄鼠比目鱼肌形态及mATP酶活性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7年01期
2 石磊;廉西娟;樊小力;吴苏娣;宋新爱;;运动营养补剂对尾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梭内、外肌纤维mATP酶活性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黄鹏;魏宏文;叶晶;矫玮;;振动刺激对废用性肌萎缩大鼠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4 李娟,张微微,黄勇华;脑出血患者脑小动脉壁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J];北京医学;2001年05期
5 孙宝魁;速滑训练后的恢复手段[J];冰雪运动;2000年03期
6 周荣佼;王金燕;张莉;;过敏性紫癜患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7 王东生,袁肇凯,陈方平;动脉粥样硬化与“痰瘀”病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李天志;刘长庭;李向红;钟梅;汪德生;袁明;李志利;;模拟失重对大鼠血清及肺组织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07年12期
9 夏珊;李世荣;刘剑毅;曹川;姚恒;陈艳清;;大黄素抑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及细胞周期的研究[J];重庆医学;2007年21期
10 万新红,邓利芝,陈朝霞,谭毅,何永生,向晓光,郑三辉;血府逐瘀胶囊联合厄贝沙坦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血管重构逆转作用的初步研究[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徐斌;;浅论刺络放血疗法的血管生物学基础[A];全国首届刺络放血研究及临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陈采益;徐斌;喻晓春;王玲玲;常晓娟;;电针经穴与相应非经穴对大鼠心动过缓调节效应差异的研究[A];中国针炙学会经络分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刘钧超;莫雪妮;;加味天麻钩藤饮结合培哚普利对高血压大鼠血压、血浆ET、AngⅡ的影响[A];2005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佟海英;胡素敏;高学敏;周鹏;傅骞;杨佳;;中药复方对模拟失重大鼠骨丢失的影响观察[A];'2008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傅骞;胡素敏;杨佳佳;朱斌;郝喜娟;李谨;;两种方药对抗失重致骨丢失效果的研究及比较[A];第二届临床中药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稳;基于RAA系统探讨复方钩藤降压宁片对2K1C-RHR作用效果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赵文红;以血管平滑肌细胞为靶标的抗动脉粥样硬化功效成分筛选及其作用机制初探[D];南昌大学;2011年
3 张琳;肌钙蛋白I亚基NH_2-末端磷酸化对心肌舒张功能的调节作用[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4 肖延龄;针刺对收肌梗塞模型大鼠冠脉侧枝循环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0年
5 张乐宁;模拟失重下脑血管的适应性变化及间断性重力作用的对抗效果[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6 孟庆军;模拟失重下血管分化性改变的局部调节机制—L-RAS与收缩蛋白[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7 吴文霞;超声组织定征彩色室壁运动声学定量技术对冠心病存活心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02年
8 罗冬梅;运动对大鼠长骨发育作用机理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2年
9 徐凤芹;芎芍胶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的临床与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3年
10 魏民;玻璃化法保存异体动脉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内脏脂肪素对人血管内皮细胞MMP-1、TIMP-1及ICAM-1表达的影响[D];郑州大学;2010年
2 杨艳;球松素对脂多糖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0年
3 王婧;利用小黄鱼下脚料开发水产调味料及酶解液生理活性初步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4 刘雪;豆豉纤溶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磊;废用对冬眠及非冬眠动物相关肌蛋白代谢影响的比较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刘坤;达乌尔黄鼠冬眠线粒体结构与功能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7 沈俊岭;黄杨宁及其结构改造衍生化合物的舒血管作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张睿;持续与间歇1-7天振动对抗悬吊大鼠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苏晴;血管紧张素Ⅱ对废用性骨骼肌萎缩毛细血管重塑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10 王兵;悬吊废用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肌纤维类型和运动终板的影响[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0685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68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