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海疲劳对听觉及声谱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军事航海疲劳对听觉及声谱变化规律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疲劳 复合因素 脑电图 行为学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声谱
【摘要】:目的 舰船特殊环境条件下,舰员疲劳引起工效下降或造成非战伤性事故高发,已经成为人-机-环境系统突出问题。睡眠剥夺、噪声暴露和晕船等是航海环境条件下常见的应激源,是容易导致舰员疲劳发生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通过建立航海疲劳主要影响因素动物模型,观察航海疲劳主要影响因素复合作用下,大鼠脑电图特征、听觉功能、行为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采集并分析长航舰员不同航行阶段语音样本,观察长航舰员语音声谱特征参数的变化。以期为进一步建立全面的疲劳评价体系、探索疲劳干预措施及研制疲劳监测装置提供实验基础。 方法 1、航海疲劳主要影响因素复合作用对大鼠脑电图特征、听觉功能、行为学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急性和慢性实验中,均采用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睡眠剥夺对照组和复合因素组。 (2)噪声暴露、睡眠剥夺和模拟晕船3因素复合,建立急性和慢性航海疲劳主要影响因素动物模型。 (3)大鼠脑电极埋植,记录实验前后20min大鼠脑电图快波和慢波相对百分比。观察急性和慢性疲劳大鼠脑电图的变化。 (4)利用Smart OAE测听系统测量实验前后大鼠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幅值,观察复合因素对大鼠听觉功能的影响。 (5)采用Morris水迷宫视频分析系统,测定大鼠的逃逸潜伏期,观察复合因素作用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变化。采用大鼠自发活动(开场实验)视频分析系统,记录总路程、中央的路程、边上的路程和休息时间等指标,,观察大鼠自发活动能力的变化。 (6)收集血液样本,利用试剂盒测定大鼠血清生化指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皮质醇(CORT)、尿素氮(BUN)、睾酮(T)、肌酸激酶(CK)和细胞色素氧化酶(COX)。 2、长航条件下舰员声谱参数分析 采集长航前、中、后期10名舰员语音样本。利用Praat语音分析软件分析声谱特征参数:语音基频、语音强度和元音共振峰,观察长航对语音声谱学特征的影响。 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用平均数±标准差(x s)表示,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1、建立了航海疲劳主要影响因素急性和慢性动物模型。 2、大鼠脑电图的典型变化:快波α波、β波相对百分比减小,慢波δ波相对百分比增大。 3、大鼠听觉指标DPOAE的变化:急性实验中,大鼠DPOAE幅值降低,尤其表现在高频部分,复合因素作用大于单纯噪声暴露的作用;慢性实验中,大鼠的DPOAE幅值未出现明显变化。 4、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水迷宫测试结果表明,大鼠的逃逸潜伏期均明显延长;暗箱自发活动实验表明,大鼠总路程、中央路程减少,休息时间增加。 5、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MDA含量增多,SOD活力降低;CORT、BUN含量增加,T含量减少;CK活力、COX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 6、分析了长航舰员语音声谱学特征:语音基频降低、声音强度降低、元音共振峰降低。 结论 1、疲劳状态下,脑电图典型变化为慢波成分增加,快波成分减少。 2、急性实验大鼠听觉功能受到明显损害;慢性实验大鼠的听觉功能未出现明显损害。 3、复合因素作用下大鼠出现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中枢受到抑制,探究行为减少等疲劳征象。 4、复合因素作用下,大鼠处于氧化应激状态,蛋白质分解代谢也相对增强;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抗氧化能力减弱,容易导致疲劳发生。 5、反映音高、音强、音色的声谱学特征参数可以作为识别航海疲劳语音的敏感指标。 6、脑电图、听觉指标、行为学指标、生化指标及语音声谱学指标均可作为评价航海疲劳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疲劳 复合因素 脑电图 行为学 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声谱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82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缩略词表10-12
- 前言12-14
- 第一部分 模拟军事航海疲劳复合因素对大鼠听觉损伤的研究14-37
- 材料和方法14-19
- 结果19-28
- 讨论28-37
- 第二部分 长航编队疲劳舰员语音获取及语音声频谱分析37-50
- 材料和方法37-40
- 结果40-47
- 讨论47-50
- 全文小结50-51
- 参考文献51-57
- 综述57-65
- 参考文献63-65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说明65-67
- 致谢6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丽萍,李雷,张爱芳,容仕霖,刘杰;运动状态下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与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李晓勇;靳文;赵晓山;孙晓敏;李玉萍;聂晓莉;魏敏;戴红芳;李纪强;罗仁;;复合因素致慢性疲劳大鼠运动能力及血生化的变化[J];广东医学;2008年06期
3 伏育平;运动性疲劳状态下大鼠心肌线粒体内钙、MDA及磷脂酶A-2的变化[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4 蒋涵,侯安继,项志学,陈友香;蕲艾挥发油的抗疲劳作用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3期
5 李文平;疲劳——船舶安全之隐患[J];航海技术;2003年01期
6 杜鹏;周丽梅;杨昌林;罗丽华;郭俊生;;晕船易感大鼠脑干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及活性氧的活性测定[J];海军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章前;赵歌;许琦;李俊平;;有氧与无氧训练对游泳运动员相关生化指标影响的分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周学勤;噪声作业工人行为功能及疲劳的工效学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6期
9 孔晓妮,郭俊生,李敏;晕船条件下大鼠脑皮质电图及海马电图变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6期
10 李华青,郭俊生,李敏;实验性晕船对动物脑体功能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本文编号:10802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08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