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本文关键词:新兵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反应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更多相关文章: 新兵 心理应激 心血管反应 应对方式 心理学实验 血压
【摘要】:目的探讨新兵应激状态下的心血管反应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2013年10至11月在新疆某部队新入伍的406名新兵采用问卷调查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问卷为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收缩压(SPB)、舒张压(DPB)和心率(HR)为观察指标,采用描述性统计、相关及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心血管反应与应对方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兵应激状态下心血管反应指标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00)。积极应对方式与年龄(P=0.008)、父亲的文化程度(P=0.010)呈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母亲的文化程度呈正相关(P=0.046)。积极应对方式与回忆任务期收缩压(P=0.039)和计算任务期的心率(P=0.025)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基线期-计算任务期收缩压的波动值呈正相关(P=0.034)。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年龄和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积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41)。基线期-计算任务期收缩压的波动值对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34)。结论年龄和父亲的文化程度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面影响,而给予心理应激则加重新兵的消极应对方式。
【作者单位】: 石河子大学医学院护理系;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60202)~~
【分类号】:R82;B844
【正文快照】: Acta Acad Med Sin,2014,36(6):629-634新兵作为部队的特殊群体,是否能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角色转变、适应军队的生活、保持身心健康对于加强部队的质量及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新兵刚入伍,面对陌生环境、陌生人群以及严明的军纪,一开始需要适应,这就会产生应激心理。而军队的严苛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丽杰;孙秋德;严进;刘爱丽;董建树;刘佳佳;王建平;;慢性军事应激致军人海马形态、认知功能和应对方式的变化[J];心理学报;2011年07期
2 黄小迅;朱广荣;;1485例中学生心理应激源和应对方式的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10期
3 张天燕;刘荣祯;安波;;应对方式对癌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谢文标;余欣欣;;初中学生心理应激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4期
2 赖雪芬;江冬梅;;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生命意义感的关系[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3 赵鑫;马秀娟;周仁来;岳建忠;;消极情绪体验在表达抑制与军人心理应激水平中的中介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年21期
4 谢远俊;李艳艳;;陆军士兵心理压力问卷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年07期
5 杨仲利;刘小兵;林汉;李逸鸿;罗维肖;;长时间持续护航作业对官兵认知功能的影响[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年01期
6 张理义;赵娟;涂德华;陈春霞;姚高峰;;军队驾驶员核心素质与特质应对方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人民军医;2012年07期
7 刘世宏;李丹;徐晓滢;;丧失事件与青少年生命认知的相关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1期
8 刘伟志;刘涛生;王伟;严进;;转化医学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J];心理科学进展;201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静;生活事件及相关因素对初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2 邵峰;特质焦虑对军事飞行员类别学习的影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3 王书晨;中等强度运动对急性心理应激男大学生自然杀伤细胞、热休克蛋白70的影响[D];扬州大学;2013年
4 李艳鸣;电针对PTSD大鼠行为学及相关脑区PKC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年
5 李正华;河南省508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心理健康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6 肖倩;青少年应激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及情绪调节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左燕;;胃肠癌病人化疗期间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06年02期
2 潘建男,郑胜圣,郑全全,陈树林;城市中学生应激源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0年04期
3 刁咏梅;王俊凤;李少波;;青少年精神疾病与应激源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7期
4 邓沛荣;刘燕花;宋玉芬;隋菊英;刁咏梅;;青春期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与心理应激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1期
5 张萍华;张桂青;鲁谨;;癌症病人抑郁的心理干预研究[J];全科护理;2009年03期
6 郑连雪;韩俊林;王消馨;;不同应对方式对晚期胃肠道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药实践;2009年01期
7 陈小红;吴美华;刘爱琴;;87例肺癌患者应对方式与心理障碍关系分析[J];天津护理;2009年05期
8 曹亚杰;司继伟;;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应激反应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1期
9 郑全全,陈树林;中学生应激源量表的初步编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10 黄希庭,余华,郑涌,杨家忠,王卫红;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璐;;盐酸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25期
2 程斌;欧英余;黄婧;;右美托咪啶预防全麻心血管反应在妇科手术中的临床观察[J];中华全科医学;2012年12期
3 曹刚,王丽芳,乔清,于德水,,康泰;硝酸甘油静滴预防气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5年06期
4 赵晶;柳氨苄心定对围手术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江苏临床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5 班崇云;陈燕;;持续输注右美托咪啶对全麻插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6 陈次和;;上胃肠道内诊镜检查的心血管反应[J];心血管病译文;1980年01期
7 刘北英,李效义,张淑华,张英才,刘曾复;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氨刺激兔鼻粘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的抑制性影响[J];生理科学;1988年05期
8 彭为平;硝酸甘油滴鼻配合芬太尼诱导对预防气管插管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1997年05期
9 李晓青;影响等长收缩心血管反应的主要因素研究[J];华夏医学;1998年02期
10 黄玲;黄冰;潘灵辉;阮林;蒋英;;芬太尼预防老年病人苏醒期心血管反应的临床观察[J];广西医学;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晓;励建安;;等长收缩运动时外周与中枢内源性啡肽类物质与心血管反应的关联[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金清华;河南洋;;室旁核的一氧化氮在盐负荷引起的心血管反应中的作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3 薛祚~
本文编号:1169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69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