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勤人员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陆勤人员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视力 背景 对比度 对比敏感度 反应时间 陆军
【摘要】: 目的研究正常视力的陆勤人员在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变化和关系;评估特殊兵种选拔和征兵体检时引入低对比度视力测量的重要性。 方法54例(108眼)正常视力的现役男性陆勤人员,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MFVA-100)在暗室中先后测试亮、暗背景下对比度为100%、25%、10%、5%时的logMar视力和反应时间,测试数据按背景和对比度共分成8组。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配对t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1)背景亮度相同时,随对比度的下降各组视力呈下降趋势,低对比度组视力明显低于高对比度组(p0.001);对比度相同时,暗背景组视力明显低于亮背景组(p0.001);(2)亮背景100%对比度组视力与暗背景各组之间均无线性相关(p0.05),相关系数(r)为0.076、0.001、0.15、0.096;与亮背景不同对比度组呈正线性相关(p0.001),r为0.665、0.563、0.641,直线回归方程为y=0.165+0.844x、y=0.332+0.775x、y=0.471+0.952x;暗背景100%对比度组视力与暗背景不同对比度组呈正线性相关(p0.001),r为0.617、0.434、0.412,直线回归方程为y=0.159+0.582x、y=0.4+0.483x、y=0.709+0.688x;(3)对比度100%、25%、10%、5%的视力波动差值(对数单位):亮背景时0.45、0.67、0.68、0.81;暗背景为0.50、0.57、0.61、1.06;(4)对比度100 %、25 %、10 %和5 %时的反应时间(S):亮背景为2.05±0.47、2.38±0.52、2.62±0.49、2.70±0.58;暗背景为2.13±0.47、2.45±0.55、2.72±0.58、2.96±0.67。 结论正常人眼亮背景下的视力优于暗背景,随着亮度和对比度降低,视力渐趋下降,个体差异增加,辨识物体的反应时间延长,亮、暗背景之间的视力变化无线性相关,推测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特征的刺激信号存在着不同的感知、传导和处理机制。应用多功能电子视力测量仪测试不同对比度视力是视觉系统对比敏感度的一种新的检查方法,可以作为部队特殊兵种筛选和征兵体检时评估视功能的一种敏感而简便的辅助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兴中;;关注视力变化 “光明”度晚年[J];老友;2011年09期
2 满大林;黄芸芸;张海燕;;超声乳化手术后老年性与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视力对比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21期
3 马英霞;魏宵;;428例老年性白内障超声乳化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力分析及护理[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4 安康;;手机阅读损坏视力[J];妇女生活(现代家长);2011年07期
5 李建军;;上下对称性巨大弓形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J];眼科;2011年03期
6 王丽;;可逆性后部白质脑病综合征1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11期
7 黄光;王晓梅;赵建功;刘兴洲;;特发性肥厚性硬脑膜炎1例报告[J];北京医学;2011年09期
8 施祥云;;预防近视的小招数[J];小读者;2011年07期
9 吕文;;眼底病的治疗新法[J];食品与健康;2000年11期
10 吕文;;眼底病的征服者[J];食品与健康;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萍;彭清华;廖泉清;;无色素型视网膜色素变性17例临床分析[A];全国首届中青年中医眼科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1996年
2 张坚;;移居西藏高原48例成人视力下降原因分析[A];西部地区眼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张明;严密;张军军;唐健;;病例讨论[A];中国眼底病论坛·全国眼底病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4 向金梅;张旭颖;邹进;郑静;;LASIK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周世聪;潘增军;;鞍区肿瘤术后视力下降的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第九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6 梁晟崎;杨帆;覃彦;;以视力下降首诊眼科的蝶骨嵴脑膜瘤1例[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朱金善;孙立成;洪碧光;;背景亮度及眩光对夜航船舶避碰的影响——由一起船舶碰撞事故引发的对《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的思考[A];2003海上航行安全论文集[C];2003年
8 谢兵;蔡善君;詹文芳;宿罡;闻华明;;群发癔症报道[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五届第三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欧阳艳玲;张勇进;徐格致;钱江;刘卫;陈倩;黎蕾;江睿;钱宜珊;;卵黄样黄斑营养不良短期随访的临床特点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10 严京;宋剑涛;接传红;高健生;童绎;;儿童神经胶质瘤误诊弱视一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七次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文;老年急性视力下降 危险![N];中国商报;2000年
2 陈玮;未成“进士”已是近视[N];兰州日报;2004年
3 金玲;近视与偏食有关 缺微量元素视力下降[N];中国水利报;2002年
4 种林;防视力下降吃点“醋黑豆”[N];健康时报;2007年
5 陈训忠;近视与偏食有关[N];中国矿业报;2002年
6 周宁人;视力下降异常 原是肿瘤作祟[N];家庭医生报;2007年
7 石晶明;老人视力下降莫大意[N];大众卫生报;2004年
8 北京同仁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 王振刚邋李新萍 整理;视力下降不一定是眼病[N];健康报;2008年
9 刘云涛;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者的视力有望改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10 北京同仁医院 张友平;四种情况警惕视力下降[N];保健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连荣;靶向毒素DT_(389)-hbFGF的克隆表达及对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毒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2 李毅;基于光生物效应的道路照明安全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3 刘哲;中国人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的分子遗传学和临床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4 申屠形超;独特表型簇状混浊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微结构和疾病相关候选基因的定位和克隆[D];浙江大学;2005年
5 王康;ND3突变导致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伴肌张力障碍[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6 翁季;机动车交通道路照明设计标准研究[D];重庆大学;2006年
7 王伟国;空间目标白天光电探测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5年
8 魏永健;体育照明质量检测和设计的新方法[D];天津大学;2005年
9 许海峰;基于DCT域的图像后处理技术[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10 陈文成;中间视觉S光度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史胜;陆勤人员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视力和反应时间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2 杨积文;青少年假性近视临床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3 马岩;Ⅱ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住院患者视力损害情况及术后效果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伍莹;单眼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观察[D];中南大学;2007年
5 张明媚;影响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术后视力的因素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6 陈琰;鞍结节脑膜瘤手术方式及其疗效的临床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7 邱荣;大气中的辐射传输及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06年
8 刘夷嫦;中青年高度近视眼球结构和视力变化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9 白淑玮;后视路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李开明;视神经挫伤的视野缺损分析[D];昆明医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171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71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