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再论战伤自救互救

发布时间:2017-11-12 11:17

  本文关键词:再论战伤自救互救


  更多相关文章: 创伤和损伤 急救 军事人员


【摘要】:从急救时效性规律和我军面临的军事挑战出发,探讨自救互救的新概念,以指导我军现代战争中自救互救与战伤救护的衔接。回顾我军战伤自救互救的概念及特点,分析外军在近年局部战争中现场急救、士兵自救互救理论的变化,根据我军面临的军事斗争的新挑战和可能的战争局面以及"卫勤使命-2014"演习成果,提出火线急救应遵循急救的时效性规律,按照自救互救原则采用急救技术,服用细胞保护剂,有条件时进行口服补液,针对危及生命的出血、窒息、气胸、休克等急危重症进行现场救治,达到救治或稳定伤病员生命、阻止二次损伤、维护器官功能的目标,从而保证战术(战场)战斗力。"白金十分钟"、"黄金一小时"已经成为我军现场救治的时效值要求。从时效性规律完善我军的自救互救概念和卫勤保障,并与战场救护进行衔接,对于维护和加强一线作战部队战斗力有巨大作用,同时还能降低阵亡率、伤死率、伤残率。战伤的自救互救作为战士生命的依托,是完成战斗目标的必备技能和精神支柱,具有不可替代的战争激励作用。
【作者单位】: 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全军烧伤研究所;
【分类号】:R826.1
【正文快照】: 何忠杰,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ICU主任。在国内较早实行“急诊医师不分科、医护同组排班”模式,并提出了“链式流程复苏”理论。倡导建立华北地区“蛇虫伤救治中心”。提出以“白金十分钟”为核心的“急救白金理论及技术”。研制“弹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胡森;李琳;侯经元;王瑞晨;;无静脉补液条件下失血性休克犬早期口服补液对循环氧动力学指标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0年02期

2 周明芳;李巍;黄丽华;舒勤;;陆军某特种大队自救互救培训现状与需求的调查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06年10期

3 何忠杰;创伤急救的新概念——白金10分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4年11期

4 周荣斌;王新华;来钢;陈冬梅;吴航宇;冬兰;周高速;;装甲车辆乘员军事训练伤相关因素分析及自救互救对其转归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年09期

5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年05期

6 刘希廉;冯艳荣;李彦;;美陆军自救互救及战斗救生员培训情况[J];人民军医;2010年01期

7 温献东;程玉强;张子青;;旅辖团部队战伤自救互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沈阳部队医药;2009年01期

8 刘理礼,周世伟,郑然,吴峰;时效救治理论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02期

9 杨顺秋,李若惠,张静,米继民;部队战时自救互救与平时训练的调查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少波;;创伤患者的院前急救[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2 罗良贤;单斌;欧阳燕;;高渗盐液在急诊重度脑外伤并休克的临床应用[J];当代医学;2009年04期

3 阿提开木·买买提依明;茹克亚木·色麦提;;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1年25期

4 刘磊汉;田文华;万任华;林村河;王苓;;临床路径及其信息化在战伤早期治疗中的应用前景[J];东南国防医药;2011年01期

5 张建波;何忠杰;;初步迅速判断病情——链式流程复苏第一步[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6 吴发萍;张光发;叶雯;;严重多发伤89例救治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22期

7 果应菲;何忠杰;张宪;彭国球;马俊勋;赵晓东;;急诊有创呼吸支持方法的选择[J];感染.炎症.修复;2005年03期

8 张宪;张建波;何忠杰;刘波;马俊勋;彭国球;赵晓东;党伟;;互助型创伤急救模式下确定性救命手术的探讨[J];感染.炎症.修复;2006年01期

9 张宪;刘波;何忠杰;孙荣距;赵晓东;;急危重症患者急诊呼吸阶梯性治疗的临床研究[J];感染.炎症.修复;2007年01期

10 何忠杰;;创伤性休克救治的时效性与时效值[J];创伤外科杂志;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敏洁;;严重创伤高级创伤护理体会[A];河南省外科创伤及灾难救治护理专科知识学术会议(外科护理学组)论文集[C];2011年

2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3 赵巧锋;牛建华;;吕梁市医院近6年出院患者死亡病例分析[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程红群;医院应急医学救援能力建设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2 李镐炜;多频生物电阻抗断层参数成像系统基础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3 张茂;床旁超声在严重创伤快速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4 张凯;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及卫生装备配置仿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5 黄坚;国家级医疗救援队人员编配和装备训练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力屏;院前医疗急救资源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D];云南大学;2010年

2 柳俊;以社区卫生机构为依托的城市院前急救体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3 王洪飞;苏州地区急症死亡患者流行病学及苏州农村地区一级医院不同级别急救技术开展现状调研[D];苏州大学;2011年

4 涂建锋;严重多发伤患者确定性治疗前时间和预后关系的回顾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5 翟卓韬;基于MAS的人员疏散仿真系统的开发与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6 王蕾;战伤救护五项技术模拟训练系统的设计[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冉启川;地面防卫作战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8 李延鹏;战伤伤员信息数字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任意明;玻璃体切割手术救治球内异物伤的预后因素研究和眼战伤救治策略初探[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10 肖海峰;直升机附加综合急救医疗单元总体技术方案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森;周国勇;侯经元;李琳;张立俭;盛志勇;;卡巴胆碱对大鼠40%失血口服补液时胃排空和胃血流量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2 王基;;容量复苏的探讨[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3 何忠杰,党广博,张宪,赵宇,尹长富,常玉明,姜良松,施志国,郑玉清,吴玉萍,张素霞,任晓文;心肺复苏中氧监测的应用[J];当代医师杂志;1996年11期

4 吴志成,周斌;对当前部队卫勤训练工作的几点思考[J];南京部队医药;2002年01期

5 王淑琴,范建梅,费正齐,穆希胜;特种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2年06期

6 石敏;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护理特点及管理探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7期

7 胡森;盛志勇;;口服补液——战争或突发事故及灾害时救治烧伤休克的液体复苏途径[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8 曾道红;透视世界的“特种兵”[J];科学24小时;2005年03期

9 李良寿;军事训练伤的流行病学特点、致伤因素及预防[J];人民军医;1994年02期

10 黄昌林 ,张莉,薛刚;制定《军事训练伤诊断标准及防治原则》的说明[J];人民军医;2002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欣;生死瞬间——《自救互救术》读后[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2 杨顺秋,李若惠,张静,米继民;部队战时自救互救与平时训练的调查研究[J];西南国防医药;2004年06期

3 万荣;郑慧瑛;曾韶美;;476名基层官兵自救互救知识的现状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年10期

4 李雅平;周梅;司帷;李艳菊;;武警某部队官兵自救互救知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报;2007年09期

5 刘伟;;基层中队自救互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新疆医学;2009年09期

6 刘希廉;冯艳荣;李彦;;美陆军自救互救及战斗救生员培训情况[J];人民军医;2010年01期

7 阳艳;肖婷婷;温智勇;朱崇源;廖善奎;李德姬;黄丽桥;马肖雯;石奕楷;马娇凤;吴映红;林均常;张展华;;医学生防灾与自救互救能力探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0期

8 赵京生;肖雪青;袁跃彬;姚玉川;;2200名部队官兵烧伤自救互救技能的现况调查及干预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年02期

9 张晓峰;刘训勤;;美军自救互救培训概述[J];医疗卫生装备;2013年06期

10 张向先;毛常学;;自救互救技术训练要从实战需要出发[J];人民军医;198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蔡铜山;胡卫建;唐伟革;魏薇;;普及现场急救基本技术提高灾难自救互救能力[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2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A];中国医药教育论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第三届三次理事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13年

3 何忠杰;;再论急救白金十分钟[A];第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急救危重病医学学术会议暨创伤脓毒症、中毒救治新进展推广学习班、灾害医学研究进展高级研讨班论文汇编[C];2012年

4 何忠杰;马俊勋;;树立急救白金十分钟理念 搞高大众自救互救率[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丹阳;周荣斌;程霞;;装甲车辆乘员日常训练自救互救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6 刘丹阳;周荣斌;程霞;;装甲车辆乘员日常训练自救互救研究[A];2008全国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7 何忠杰;;急救白金理论与实践[A];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8 岳茂兴;刘志国;徐冰心;李建忠;李轶;化楠;;火场逃生自救互救及火灾的救援和伤员救治[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9 岳茂兴;刘志国;徐冰心;李建忠;李轶;化楠;;火场逃生自救互救及火灾的救援和伤员救治[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杨华;提高民众自救互救能力[N];中国安全生产报;2010年

2 尹香力 章靖;自救互救 多留一条“生命通道”[N];贵阳日报;2010年

3 ;自救互救这门必修课怎学好[N];惠州日报;2014年

4 ;在公交车上遇到枪击怎么办?[N];人民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天舒 通讯员 张献怀;13个城市启动自救互救活动[N];健康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奚冬琪;自救互救:在十分钟里和死神赛跑[N];人民政协报;2013年

7 朱侠;《地震灾害自救互救防疫》2万册紧急空运灾区[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8 马志德;普及应急急救常识 推广自救互救技能[N];西藏日报(汉);2012年

9 本报记者 张敏;自救互救缘何遭遇忽视?[N];工人日报;2001年

10 孟令坤;应急知识宣传周活动启动[N];常德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苏珍;社区居民自救互救体系的建立与实施[D];复旦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175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175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f8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