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本文关键词: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建设研究
【摘要】:从全球范围来看,灾害性的公共危机事件不断出现,“高风险社会”的来临严重影响制约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已进入突发灾害的高危期,呈现出频度增高、风险加剧、破坏力更强的趋势。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军队越来越多地参与并起作用。作为我军卫勤机构执行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重要任务,参与灾害救援已成为军队卫勤机构经常性和现实性的使命任务。我国灾害救援虽已开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道路,但现有的法律体系由于一定程度的局限性,阻碍了军队卫勤资源的合理利用,难以充分发挥军队卫勤机构的救援效能。 本课题将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作为一个复合的建构过程,旨在通过分析国内外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的法律建设现状,借鉴外军立法经验,融合地方救灾法规,从法制建设层面探讨军队卫勤机构参与灾害救援的机制保障问题,努力避免立法滞后对灾害救援实践的负面影响,为军队卫勤机构遂行灾害救援任务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和保障,确保军队卫勤机构在执行灾害救援任务时做到师出有名、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使军队卫勤机构充分发挥在灾害救援任务中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管理学、法学、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运用比较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专家咨询法、归纳演绎法、案例分析法等,分析探讨完善健全现有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确军队卫勤机构参与灾害救援的法律定位,探讨建立完整法律体系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路径,确立法律体系建设的目的、原则、依据和模式,明确军队卫勤机构参与灾害救援的组织体制、责任分工、实施原则、实施程序、后勤保障、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与演练等问题,建立健全现有灾害救援法律法规。本文力图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设计一套科学性、严密性、规范性和可行性的制度规范体系,为完善国家现有应急法律体系和军队现有法律体系的立法及法律实施工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进而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为国家灾害应急管理和军队遂行灾害救援等多样化军事行动,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建设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82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董谢平;沈录峰;;灾害事件中的医学救治模式探讨[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2 罗旭;吴昊;郭继卫;;新时期爆震伤流行趋势及应急救援建设思考[A];全国危险物质与安全应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吴志军 郝成涛;军队卫勤劲旅 人民健康卫士[N];解放军报;2011年
2 周先志 本报记者 徐双喜 夏洪平;历史担当:军事卫勤攻坚克难[N];解放军报;2010年
3 周国屏 杨海波 驻站记者杨亚斌;锁定“军”字不动摇[N];战士报;2011年
4 郝林源 本报记者 杨祖荣;登高望远与时行[N];解放军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刘明学;瞄准打赢求创新[N];解放军报;2005年
6 杜晓梅 记者 范炬炜;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在北京召开[N];解放军报;2010年
7 记者 杨秋兰 王丹;第一届泛亚太军事医学大会召开[N];健康报;2010年
8 ;莫让“白衣”沾污垢[N];解放军报;2002年
9 霍仲厚 石虹 本报记者 张锋 ;我军卫勤装备走出国门[N];解放军报;2003年
10 雷剑、记者 马三成;保障资源可视 保障过程可控[N];解放军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艾文波;军队卫勤机构灾害救援法律体系建设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雄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军队卫勤应急反应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2 朱艳艳;应急医疗救援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1年
3 孙鹏晖;军事噪声性听力损失群体中TECTA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4 张冰;POU4F3基因的多态性与军事噪声性耳聋关系的研究[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毛秋荣;小远散部队卫勤保障模式和能力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6 王育兵;地震救灾卫生防疫特点与专业救援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7 朱娟;多Agent技术在野战卫勤自适应保障中的应用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8 康鹏;玉树地震伤病员分析及其住院时间影响因素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2026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202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