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后送系统分析
本文关键词: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后送系统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联合国维和行动 卫勤保障 医疗后送 系统分析
【摘要】:该文运用系统原理,从系统核心、要素、结构、功能及漏洞等方面对联合国维和行动医疗后送进行了分析,提出系统核心应以人为本,其要素由医护人员、空运装备、通信网络组成,其结构包含指挥层和操作层,实现了伤病防治、快速机动和信息交互等功能,在管理力度和救治范围上存在漏洞。
【作者单位】: 第二军医大学卫勤系学员队;
【基金】:军队卫勤理论研究课题(12WQZ009)
【分类号】:R821
【正文快照】: 系统,是指由若干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强调由人、物、信息等各“部分”组成的“整体”[1]。维和医疗后送系统分析指构建了一个以三种关键性的要素、按照两层结构组成的具有三项突出功能的抽象系统,并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系统优化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岳红霞;;维和医疗分队空运后送伤病员的难点及对策[J];华北国防医药;2010年05期
2 李伟;陈琳;高嵩;毛常学;;关于加快转变我军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的探讨[J];军事医学;2012年11期
3 鱼敏;;联合国维和任务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实践[J];人民军医;2008年06期
4 韩世新;;联合国苏丹特派团伤病员空运后送的组织实施[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2期
5 邬小军;汪陈应;刘志;李学成;赵军平;;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伤员搜救与后送、远程医疗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12期
6 张忠奎;王亮;杨前程;;联合国维和行动中群体伤亡事件的处置[J];中国急救医学;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雁灵;;发挥军医大学优势作用,全面提高军队卫勤保障能力[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07期
2 牛艳萍;赵曦;岳宝玲;;《维和医疗队护理工作手册》编写与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2年05期
3 刘宏;;地震灾害医学救援卫勤保障特点与实践体会[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4 寇峰;;从医疗后送谈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09期
5 丁明;王乃震;张祚建;王九生;;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工作的难点及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4期
6 张磊磊;唐斌;孙林辉;陈兵;周文宝;尹跟旭;熊梓琪;;维和二级医院医疗后送管理[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1年07期
7 王九生;刘晓斌;;联合国维和卫勤保障借鉴与启示[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2年09期
8 宋雨;鱼敏;闫雪;;我军维和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的思考[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年03期
9 毛志勇;崔玉海;白俊萍;;维和医疗分队国内训练应把握的问题[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年10期
10 陈爱国;;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的特点及对策[J];实用医药杂志;2012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罗治伟;基于移动互联的远程医疗监护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崇善;正确认识和应用“北斗一号”导航定位系统(二)[J];当代通信;2004年08期
2 齐崇英,陈西宏,苏红潮;基于DSP的单兵背负式短波数字通信系统[J];电子技术应用;2002年03期
3 汪长传 ,谭学平;地面战场的“终结者”——未来单兵系统[J];国防科技;2005年03期
4 牛艳萍;;参加维和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华北国防医药;2008年04期
5 魏武财;北斗导航系统与GPS的比较[J];航海技术;2003年06期
6 高燕红;金凤竹;李平;;常见战伤空运后送前的救护提示[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年11期
7 陈文亮;;新时期军事斗争卫勤准备的任务与要求[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5年06期
8 徐含乐;张科;田进;;基于Xscale腕戴式单兵通讯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10年06期
9 刘峰,张翼,周红红;维和部队二级医院伤员空运后送前的护理[J];南方护理学报;2005年05期
10 胡秉谊,白净,叶大田;远程医疗系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峰;;从医疗后送谈维和二级医院卫勤保障[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年09期
2 周世伟;复合伤员流的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13期
3 韩世新;;联合国苏丹特派团伤病员空运后送的组织实施[J];西南国防医药;2011年02期
4 王媛;陈国良;刘晓荣;;我国维和部队卫勤保障现状分析[J];人民军医;2007年02期
5 鱼敏;;联合国维和任务卫勤保障的组织与实践[J];人民军医;2008年06期
6 尹宗江;张维基;;战时卫勤侦察[J];人民军医;1980年04期
7 陈余道,杨旭;战役作战伤病员的医疗后送[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1995年01期
8 武兵;章娟;程正义;;常规导弹部队应急机动作战卫勤保障探讨[J];东南国防医药;2006年01期
9 杨人懿;李勇;石骥;李玉友;;川藏线卫勤保障特点及对策[J];西南军医;2008年01期
10 叶文;高原寒区作战卫勤保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J];西南国防医药;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华;;部队防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勤保障的几点思考[A];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2 苏学华;;如何做好暑期应急分队的卫勤保障[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3 汤传福;张志;;空降兵跳伞训练的卫勤保障[A];第四届全军腰腿痛学术研讨会、第五届全国肢残康复护理研讨会论文选编[C];2005年
4 盖国强;卢安廷;宋健;;海防部队应急卫勤保障的探讨[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5 薛华;;军队医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卫勤保障与人员应急培训[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安伟;张鹭鹭;刘源;;浅谈卫勤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在突发灾害事件卫勤保障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7 李长良;;浅谈武警部队参与灾害救援卫勤保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A];第四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华森杯”灾害医学优秀学术论文评审会学术论文集[C];2007年
8 李福臣;;立足边防实际 着眼实战需要 积极探索平战结合军地一体卫勤保障新路子[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9 卢安廷;盖国强;宋健;;抗击“风暴潮”卫勤保障模式初探[A];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学术论文集[C];2009年
10 张霞;姜成华;;军队医院如何进行反恐怖袭击卫勤保障[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三届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新进 陈玉平;江苏总队强化卫勤应急保障能力[N];人民武警报;2010年
2 记者 刘明学 特约记者 王清波;瞄准战场需求锤炼卫勤保障硬功[N];解放军报;2009年
3 记者 朱斌 通讯员 潘前芝 胡家庆;千里外为索马里护航编队支招[N];文汇报;2010年
4 胡阳琼 袁巍;细化训考标准 锤炼救护尖兵[N];解放军报;2011年
5 杨亚斌、驻站记者饶歆俊;军区14名医护人员随舰执行卫勤保障任务[N];战士报;2008年
6 第三军医大学高原军事医学系;紧贴高原卫勤保障需求 培育献身高原勇攀高峰的医学人才[N];解放军报;2011年
7 李玉红 特约记者 李新收;河北总队医院围绕奥运完善卫勤保障预案[N];人民武警;2008年
8 李祥君 席志俊;平战一体化[N];解放军报;2008年
9 李玉宝 占传剑;使命催生保障力[N];解放军报;2009年
10 熊学莉 徐国斌;科研贴近实战 训练常抓不懈[N];解放军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役;联合国维和医疗分队(中国)待命安排和卫勤保障工作方案实证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2 胡明冬;第二次车臣战争俄军病员和伤员内科疾病特点及救护组织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3 陈征宇;德军卫勤保障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4 张晓莹;军事生物科技发展与军事生物安全战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5 高鸿雁;军区总医院应急医学救援模块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6 王秀薇;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基层军医任职培养模式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7 张珂;基于效能的卫生装备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8 张凯;战时伤病员医疗后送及卫生装备配置仿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2年
9 李丽娟;外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体制及借鉴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10 马明;武警远程医学创新发展若干重要问题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舒辉;赴苏丹维和运输分队卫勤保障现状及对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周丽梅;抗洪抢险医疗队疾病救治流程仿真与优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3 王庆;部队抗洪抢险卫勤保障之药材品量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4 张勇;军队灾害救援卫勤保障模式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5 王小美;维和卫勤保障中的特殊医德问题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毛秋荣;小远散部队卫勤保障模式和能力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2003年
7 武晓娜;“反恐”行动武警内卫部队总队医院机动卫勤分队保障能力评估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8 王红雷;军队医院野战医疗所灾害医学救援能力评估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
9 杜晶晶;西藏官兵与滇南边防高原官兵健康状况及服务需求与利用状况对比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10 冉启川;地面防卫作战机动卫勤力量保障能力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2135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213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