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招飞学员视力与对比敏感度关系的研究
本文关键词:空军招飞学员视力与对比敏感度关系的研究
【摘要】:目的分析招飞学员群体中视力与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的关系,并探讨在招飞选拔体检工作中应用对比敏感度检查的可能性。方法检查招飞学员对比敏感度函数(contrast sensitivity function,CSF)值,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8例样本按视力1.0为标准分为两组,比较4种空间频率(3、6、12、18 cpd)、3种状态(明视、暗视、暗视+眩光)的CSF值。结果两组在不同状态、不同空间频率的CS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空间频率下,明视与暗视状态下的CS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暗视与暗视+眩光状态下的CS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招飞学员视力表检查结果正常,而CSF值出现异常,特别是在高空间频率段的明暗分辨率下降。现行招飞选拔体检标准无法筛选这些学员,可以尝试增加中高空间频率下暗视的CSF值作为招飞体检的指标。
【作者单位】: 安徽医科大学;空军总医院;第四军医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教研室;空后卫生部;
【基金】:全军“十二五”后勤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AKJ11J003)
【分类号】:R85
【正文快照】: 对比敏感度(contrast sensitivity,CS)是指人的视觉系统对不同空间频率视标的识别能力,不但反映视器对细小目标的分辨能力,也反映对粗大目标和低对比度目标的分辨能力。飞行工作常常是在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在复杂气象条件下飞行或高空搜寻反差较小的地面伪装目标时,要求飞行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伟琼;谭浅;夏朝华;;正常人对比敏感度的特征[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4期
2 李军;汤欣;邢晓杰;;新标准下正常人眼对比敏感度的研究[J];天津医药;2010年07期
3 朱超;宋跃;;视觉对比敏感度的临床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6年06期
4 李军;汤欣;邢晓杰;;应用OPTEC 6500测量正常人对比敏感度影响因素的初步探讨[J];眼科新进展;2011年02期
5 鲍连云,何伟,刘文辉,徐茂生;屈光性弱视与屈光参差性弱视对比敏感度变化的比较[J];眼科研究;2001年02期
6 毕宏生;对比敏感度在眼科的临床应用[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9期
7 管玉颜;张辉;佟靖靖;耿德红;;高眼压症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检测意义[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21期
8 祁媛媛;张丰菊;于芳蕾;鲁智莉;;人眼对比敏感度的相关影响因素及评价分析[J];眼视光学杂志;2007年05期
9 张艳龙;李丽华;高祥璐;;对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分析[J];眼视光学杂志;2009年03期
10 朱超,宋跃,刘姝,赵梅生;空军飞行员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文洁;缪志澍;赵进;刘南燕;;民航飞行人员冠心病8例回顾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0年03期
2 史胜;柳林;周行涛;鲍兰;肖其瑞;;正常人亮暗背景下不同对比度的视力变化[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3 李世迎,王一,阴正勤,孟晓红;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OCT测量[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4 陈卡,糜漫天,余小平;牛磺酸对大鼠视网膜光化学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5 王小成;冯立宁;张作明;;运动病大鼠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22期
6 宋文晓;卢广文;刘致滨;杨晶娟;朱懿恒;;一种预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的新方法[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年11期
7 张凯峰;徐秀;冯菁菁;刘静;;学习障碍儿童的视觉诱发电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年06期
8 黎宇飞;樊少群;安宁;刘技辉;;色觉电生理学研究进展及其法医学应用价值[J];法医学杂志;2008年01期
9 黎宇飞;刘技辉;陈晓雷;徐静涛;;不同刺激野的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J];法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10 杨明迪,惠延年,彭秀军,李政年;舰船强磁场暴露对金黄地鼠视网膜内多巴胺含量及兔视觉诱发电位的影响[J];国际眼科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永红;于水;彭秀军;徐绍娟;;海水环境对晶状体的微量元素影响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红金;眼睛动态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2 温莹;RGPCL矫正圆锥角膜的视觉质量分析及不同程度圆锥角膜长期配戴的观察[D];山东大学;2011年
3 买志彬;FEMTO LDV飞秒激光辅助LASIK术后角膜形态和视觉质量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4 夏毓;紫外光/核黄素角膜胶原交联的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5 陈志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枢形态学及功能学改变的MRI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郝丽娜;葛根素、八肽胆囊收缩素逆转糖尿病性白内障形成及其机制初探[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7 彭秀军;大鼠晶状体海水浸泡伤致伤机制及病理学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8 郑广瑛;外伤性角膜散光防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9 崔丽红;先天性眼球震颤患者眼外肌超微结构和两个中国人眼球震颤家系致病基因突变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10 孙堂胜;糖尿病患者早期视功能评价临床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单眼植入AcrySofReSTOR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术后视功能的观察[D];郑州大学;2010年
2 邬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患者的视觉对比敏感度变化的观察[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3 常晟;衰老对视皮层细胞的空间频率选择性和胶质细胞活动的影响[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孟寒;仿生脑外侧膝状体模型及若干工作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谢飞;中低度近视眼患者LASIK和LASEK术前术后视觉质量的临床对比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叶艳敏;光学切削区对准分子激光屈光术后视觉质量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11年
7 张熙滢;大龄弱视六小时与全天遮盖及服药后视力与视功能的研究[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阮余霞;高糖环境对兔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9 张琦;青少年近视眼与隐斜视及近距离眼动参数的相关性分析[D];福建医科大学;2011年
10 周娜;弱视患儿治疗前后的对比敏感度的比较[D];中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伟琼;谭浅;夏朝华;;正常人对比敏感度的特征[J];国际眼科杂志;2007年04期
2 徐仁凤;杨丽萍;黄振平;;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年06期
3 彭耀崧,,余杨桂,黄小瑛;高度近视眼的对比敏感度[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4年04期
4 郑荣领,金秀英;软性角膜接触镜矫正散光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00年05期
5 毛崇溶,吕帆,王勤美;中低度近视眼PRK治疗后的对比敏感度变化及眩光现象[J];眼科新进展;2002年03期
6 朱超;宋跃;;视觉对比敏感度的临床应用[J];眼科新进展;2006年06期
7 邱远东;视神经损害疾病的对比敏感度(CSF)检查[J];眼科新进展;1995年02期
8 付晶;王宁利;王军;瞿佳;;白内障眼的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及眩光敏感度研究[J];眼科;2006年01期
9 董U
本文编号:12206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220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