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犬胸壁全层缺损伤口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09:01

  本文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犬胸壁全层缺损伤口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负压封闭引流术 胸壁缺损 气胸 创面愈合 电磁阻抗成像 胸膜 CD34


【摘要】:现代战争中,爆炸伤导致的胸壁缺损发生率高,皮肤软组织大面积缺损常导致内脏器官暴露而危及患者生命,治疗十分困难。以往野战外科战伤救治中多采用纱布等敷料填塞覆盖缺损,并用胸腔闭式引流对肺脏进行复张。但采用上述方法在胸壁大面积缺损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和维持胸腔负压,救治成功率低,伤员死亡率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新的高效简便的伤口处理技术,它是将聚乙烯酒精化海藻泡沫覆盖或填塞伤口,在其表面覆盖一层生物半透膜使伤口密闭,通过泡沫中穿出的引流管接负压吸引器对伤口进行引流。近几年,临床上不断有关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平时胸壁缺损伤口处理中成功应用的报道,如果能够用于战伤胸壁缺损的救治,将有望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但是因胸部内脏器官的特殊性,负压对心肺的功能是否有影响尚不清楚。目前,胸腔闭式引流仍是治疗气胸的主要方法,但对于胸壁大片全层缺损的患者,采用传统的胸腔闭式引流难以将开放性气胸转为闭合性气胸,无法快速排出气体并封闭创面,,且运送后方医疗单位的过程中无法对伤口进行引流和对污染及感染进行控制,这对污染严重的伤口愈合十分不利。VSD既能快速排出气体,也能封闭伤口,并能加速伤口愈合。本研究旨在研究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犬胸壁全层缺损的安全性并且摸索适合胸壁伤口愈合的最佳负压值,期望将来在战场急救中提供一个简便有效的胸壁伤口处理方式。 【目的】 验证VSD在犬胸壁全层缺损应用的安全性,探讨不同负压大小下的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对犬胸壁全层缺损创面愈合的影响 【方法】 25只健康成年犬的右胸壁制作3cm×4cm大小的全层缺损,随机分为5组,所有胸壁缺损处安装一次性封闭式负压吸引装置,手动抽吸负压排出胸膜腔气体产生负压,然后按照压力表显示调节负压至60kpa,40kpa,20kpa,10kpa,0kpa吸引胸壁,观测犬的血压、血气的变化,观察术前犬胸部CT图像和VSD负压吸引后的CT图像以及24小时后的CT图像,观测整个手术过程以及应用VSD负压吸引后的胸腔电磁阻抗成像技术(ElectricalImpedanceTomography,EIT)中阻抗值的变化,对VSD的安全性进行评估。比较五组犬1d,3d,5d的伤口液体引流量,胸膜闭合时间;5d时伤口取材做HE染色及CD34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结果】 开胸手术后犬的血压下降,在应用VSD后所有犬的血压回升,犬血压稳定后的血气值在正常值范围内。VSD负压吸引后气胸消失,但VSD负压吸引后的CT显示肺脏在短时间内仍未完全复张。24小时后CT显示肺复张完全。胸腔电磁阻抗成像技术观测的阻抗值随着气胸的产生逐渐增加到最大值,之后随着VSD负压吸引气体逐渐降低到一个最小值后趋于稳定。在60kpa和40kpa负压吸引下,术后1天引流液体量分别为77.6±6.62ml,77.8±4.97ml;术后3天引流液体量分别为132±17.68ml,152.2±21.48ml;术后5天引流液体量分别为175.4±6.27,179±9.17;胸膜闭合时间分别为3.2±1.30天,3.6±0.55天,HE染色和CD34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各组均有肉芽组织增生及血管新生,且40kpa和60kpa负压组肉芽组织和血管密度明显多于其他组,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 【结论】 VSD在胸壁全层缺损中应用是安全的,可以有效治疗气胸并能促进肺的复张。在胸壁伤口愈合中,能增加伤口液体引流,促进胸膜闭合,增加新生肉芽组织和血管新生,尤以40kpa组效果最好,继续增加负压不能明显增加治疗效果,并且有可能影响呼吸。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有望应用于胸壁全层缺损的急救,为早期伤口封闭和修复提供新的方法。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82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金清,陈绍宗,李学拥,王锐,许龙顺,李跃军;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继发性坏死的影响[J];重庆医学;2005年05期

2 姚元章,黄显凯,麻晓林,蒋耀光,周健,沈岳,庞典付,解光艾;负压封闭技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3 代庆春;张敏;姚元章;;真空封闭引流在创伤修复中应用的现状和展望[J];创伤外科杂志;2007年04期

4 林锦秀;李明;刘培来;张元凯;丁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J];创伤外科杂志;2008年06期

5 王春喜;卢怡;王晓勇;;负压封闭引流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2期

6 许龙顺,陈绍宗,乔骋,李学拥;负压对创面血流量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8期

7 李望舟,李金清,陈绍宗,李学拥;封闭负压引流促进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的血管生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8 杨军;柏宏亮;许龙顺;;负压辅助创面治疗在开胸术后感染创面中的应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22期

9 马少华;申潞艳;李森恺;师晓天;梁震;陈克能;;累及胸壁的胸部肿瘤的外科治疗——胸壁切除与重建(附12例报告)[J];中国肺癌杂志;2012年02期

10 汤苏阳,陈绍宗,胡昭华,宋梅,曹大勇,吕晓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大鼠创面愈合过程中VEGF和BCL-2的影响[J];中国美容医学;2003年02期



本文编号:1284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284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be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