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一种新型空间细胞培养容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13 16:03

  本文关键词:一种新型空间细胞培养容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微重力 空间细胞培养容器 高效扩散 剪切力 计算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摘要】:目的设计新型空间细胞培养容器,并对其结构尺寸进行优化。方法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Fluent进行数值模拟与动态分析,研究不同容器形状、缓冲通道结构、灌注室高度在微重力条件下对培养容器流场形态的影响。结果经过反复实验,最终容器形状选择为圆形,缓冲通道选择为单级缓冲,灌注室厚度设计为0.5 mm。仿真表明,容器有效提高了传质效率,整体流体剪切力远远低于10-3N/m2,适合高密度细胞培养。结论作为空间细胞培养装置的重要研制环节,本细胞培养容器可以为单独研究微重力对细胞的影响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惯性科学与技术实验室;
【基金】:国家工信部资助项目 国家863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2008AA 12A20)
【分类号】:R854
【正文快照】: 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重力作用引起的对流和沉淀不复存在。空间环境中细胞可以均匀悬浮于介质中,为细胞的真正三维生长、正常分化和高密度培养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能提高介质利用率和单位容积的产量[1]。利用空间微重力环境进行细胞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可以从细胞水平来解释空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谭映军,袁修干,芮嘉白,于建茹;细胞培养装置及其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5期

2 王春艳;谭映军;聂捷琳;于建茹;王红晖;白延强;李莹辉;;多坝式空间细胞培养室设计参数的微重力实验验证[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0年04期

3 郑允焕;吴建璋;邵建波;金庆辉;赵建龙;;用于药物筛选的微流控细胞阵列芯片[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5期

4 吴汉基 ,蒋远大 ,张志远 ,张宝明;空间细胞与组织培养装置的发展[J];中国航天;2005年02期

5 王洪跃;戴晓云;;现代动物细胞培养反应器概述[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0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青艳,张守全,劳全林,高淑静,傅伟龙;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大鼠肝细胞的三维培养及其功能[J];动物学报;2002年06期

2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Large-scale Culture Technology of Mammalian Cells[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09年02期

3 钟鹏;黄华;刘佳;杨承凯;;新型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控制驱动系统的设计[J];电子测量技术;2007年06期

4 蔡植松;齐冬梅;张毓金;;细胞高密度培养关键技术研究进展[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9年04期

5 Jade Q. Clement;Shareen M. Lacy;Bobby L. Wilson;;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of Human Epidermal Keratinocytes in Simulated Microgravity and Recovery Cultures[J];Genomics Proteomics & Bioinformatics;2008年01期

6 周欣;程海卫;王永生;王川庆;杨霞;;动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12年11期

7 唐晓亮;桑胜波;张文栋;李朋伟;胡杰;李刚;;一种新型微流体系统设计与合理性分析[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4年03期

8 施昤佳;谭映军;董景新;叶雄英;王春艳;;空间细胞培养芯片系统的弹性膜驱动样品更换[J];光学精密工程;2015年05期

9 夏伟强;樊尚春;邢维巍;刘长庭;王俊锋;李天志;;空间细胞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J];航天器环境工程;2010年06期

10 侯旭;黄华;万昌秀;刘子佳;;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及其仿生力学环境探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6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文玉;HHK人工腱和基因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修复肌腱损伤[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2 宋克东;生物反应器内成骨细胞的扩增和组织工程骨的构建[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3 蒋良福;激活态雪旺细胞与几丁糖—胶原膜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洋;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中造血干/祖细胞体外扩增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罗飞;模拟微重力生物反应器制备组织工程骨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7年

6 叶建军;微化工机械DSMC-SPH多尺度耦合算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7 纪季;基于功能纳米材料的生物传感器/反应器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雅娟;粘质沙雷氏菌在太空飞行后变化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9 焦燕;空心玻璃微球表面仿生沉积磷灰石涂层细胞微载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10 刘开;多功能上转换纳米平台构建及其在癌症成像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小峻;通络生骨胶囊治疗废用性骨质疏松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金雪;组织工程骨力学性能测试装置的研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于霞;模拟微重力对单核细胞T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4 黄海辉;E-钙粘素及PI3K信号转导通路在肿瘤多细胞耐药中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5 张旭辉;大鼠胰岛和睾丸支持细胞共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6 侯延华;人牙髓干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扩增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7 吴华;模拟微重力对改良纤维蛋白胶软骨细胞复合物培养影响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敏;牛3种体细胞体外培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9 李瑞梅;家兔子宫内膜及平滑肌细胞体外分离及扩增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李晓莉;低氧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中空纤维膜反应器中的扩增[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谭映军,袁修干,芮嘉白,于建茹;细胞培养装置及其研究进展[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2年05期

2 王红晖;丁柏;聂捷琳;谭映军;万玉民;凌树宽;李莹辉;;“神舟”6号空间细胞搭载体系的建立[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8年01期

3 邵建波;吴蕾;金庆辉;赵建龙;;一种细胞培养微芯片的制作及应用[J];生物工程学报;2008年07期

4 毕蕾;曲丽娜;黄增明;王春艳;李琦;谭映军;李莹辉;;抛物线飞行对SH-SY5Y细胞氧化还原状态的影响[J];生理学报;2009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郑敏;樊尚春;邢维巍;;一种新型空间细胞培养容器的设计与仿真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肖玉兰;张光怡;杨育华;刘滔;;植物无糖培养微繁殖规模化生产技术[A];中国园艺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2 肖玉兰;;植物无糖培养微繁殖技术的研究和应用[A];全国园艺植物生长繁育技术及应用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钟玉婷;冼伟;苏秀英;苏炳豪;;几种物理因素对番木瓜试管苗生根的影响[A];全国“植物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通讯员 飞杰;新组培技术降低成本30%[N];农民日报;2002年

2 徐维星;上海“长”出“蘑菇吧”[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本文编号:1285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285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a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