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GF2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18 05:11
本文关键词:FGF2对创伤后应激障碍模型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突触可塑性的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创伤后应激障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学习记忆 海马 突触可塑性
【摘要】:【背景】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严重的灾难性事件或威胁如战争及自然灾害等所引发,其主要症状为反复发生的闯入性记忆再体验、回避及持续的警觉性增高症候群。前期许多研究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在病理性心境障碍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对于星形胶质细胞是否参与PTSD发病的机制仍然不清楚,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最新文献报道FGF2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焦虑分子,其对PTSD是否具有治疗作用目前尚无报道。 【目的】 本研究使用SPS作为PTSD的大鼠动物模型,综合利用神经行为学、分子神经生物学和形态学等方法,研究了星形胶质细胞如何参与PTSD的发病机制以及FGF2对PTSD海马区突触可塑性的调控作用及可能的治疗机制。 【方法】 (1)本实验采用单次延长应激(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建立大鼠PTSD模型;(2)运用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实验检测SPS大鼠焦虑行为;(3)利用GFAP蛋白表达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的指标,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区和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d cortex, ACC)中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的表达变化;(4)采用双重荧光Western blot方法观察海马区和前扣带回星形胶质细胞GFAP和神经元标记物NeuN的表达变化;(5)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SPS大鼠及FGF2给药后学习记忆能力变化;(6)采用条件性恐惧实验检测SPS大鼠恐惧记忆的改变情况;(7)采用国际先进的静态场结构照明光明视野显微拍摄技术和三维立体高尔基成像分析技术观察分析了SPS大鼠及FGF2给药后神经元树突分布及其具体变化;(8)采用DiI染色技术观察SPS大鼠及FGF2给药后树突棘的形态,使用三维立体技术分析树突棘密度及相关参数的变化;(9)采用ELISA方法分析了SPS大鼠及FGF2给药后血清中FGF2、皮质酮、BDNF、5-HT、DA和NE的含量变化。 【结果】 (1)行为学结果发现,SPS大鼠在造模第7天后出现明显的焦虑样行为,而且此时大鼠产生明显条件性恐惧反应以及明显的学习记忆功能障碍;(2)海马区域和前扣带回皮质(ACC)均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含量明显下调,而神经元标记物NeuN的表达含量无明显变化;(3)SPS大鼠血清中FGF2、皮质酮、BDNF、5-HT、DA和NE的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而FGF2给药后发现这些分子在血清的含量明显上升(4)腹腔注射FGF2可明显减轻SPS大鼠的焦虑情绪及条件恐惧反应,而且增强了SPS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5)SPS大鼠在第7天出现树突分支、平均长度和直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而且树突棘密度明显减少,平均树突棘的面积和体积也明显减少,而FGF2给药后发现其能逆转上述树突萎缩的现象,并且树突棘的密度较SPS组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海马区树突棘密度无明显差异;(6)腹腔给予FGF2可明显提高海马及ACC区域星形胶质细胞的活性。 【结论】 (1)SPS后,海马及ACC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变化与PTSD发病密切相关。 (2)FGF2高剂量腹腔给药后明显减轻SPS大鼠的焦虑以及条件性恐惧行为,且通过增强海马星形胶质细胞GFAP的表达的途径来实现,而不是神经元途径。FGF2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治疗PTSD的药物。 (3)SPS组动物出现明显的焦虑症状,伴随血清中多种分子如皮质酮、BDNF、FGF2、5-HT的含量明显减少,说明PTSD出现的焦虑情绪可能与这些分子的含量减低有关。 (4)SPS动物海马区的树突萎缩及树突棘的密度减低,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导致的学习记忆能力下降明显相关。而FGF2外周注射能明显改善PTSD的症状,与其改变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是明显相关的。
【学位授予单位】:第四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8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俊丽;夏亮;王莉颖;田菲;翟明珠;鲁亚成;李云庆;朱霞;王文;;单次延长应激导致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行为伴随乳头体神经元活化[J];神经解剖学杂志;2012年04期
本文编号:1302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30292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