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22 21:19

  本文关键词: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 出处:《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雷奈酸锶 模拟失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扫描电镜


【摘要】: 研究背景 进行空间人体实验是以航天员作为被试者进行实验。这种人体实验不仅代价昂贵、实验条件严格受限,如被试者少、实验条件不宜控制、测量方法受限等。限于航天人体实验的局限性,大多数航天医学的基础研究都在实验室中进行,研究对象均为动物。本研究采用诱发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Induced Osteoporosis Animal Models),该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时的功能、代谢障碍或形态结构方面的病变,为近代生物医学研究所常用,特别是药物筛选研究工作所首选。 失重是物体只表现为质量而不表现为重量的特殊力学环境——微重力(Microgravity),微重力是指航天器在引力场中飞行时,受到的非引力的力一般都很小,产生的加速度也很小。这种非引力加速度通常只有地面重力加速度的万分之一或更小,其大小通常定义为10-6~10-4g。为了与正常的重力对比,就把这种微加速度现象叫做“微重力”,微重力越小,失重越完全。总之,失重状态只是理想状态,微重力才是实际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失重一个最重要的标志是,物体内部各部分、各质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力,即没有拉、压、剪切等任何应力。而引起骨质疏松的重要机制之一就是在失重状态下,动物模型或人体各质点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即无应力刺激而引起废用性骨质疏松。骨质疏松(Osteoporosis, 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微结构破坏,从而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和易于发生骨折为特征的疾病。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对模拟失重大鼠给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 SR)干预,从骨密度和骨超微结构等不同角度观察SR对模拟失重大鼠骨组织形态学的影响,为今后该药的临床试验提供实验依据。 宇航员在太空飞行期间由于失重会引起机体一系列的生理改变,其中骨代谢异常是对人体危害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而宇航员飞行期间发生的骨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废用性骨质疏松。失重导致的骨质稀少主要表现为骨量丢失、骨骼脱矿、密度降低、骨力学性能的下降、粪钙和尿钙排出量增加、血钙升高、出现负钙平衡。一般临床上的骨质疏松症是由内分泌紊乱所致,在群体中呈年龄依赖性分布,而失重导致的骨骼结构功能变化则是由于重力环境变化引起的。失重性骨质疏松的机制主要有机械载荷减少:骨骼发育与运动密切相关,机械力因素能刺激骨生长,维持骨强度和骨量,制动导致骨吸收相对活跃;骨的压电效应减弱:压电电位改变是骨代谢局部调节的始动因素,制动后,压电位降低,成骨细胞活性受到抑制,骨量丢失增加;体液转移:尾吊时,大鼠体液发生转移,骨内膜血管和骨膜淋巴管系统跨压改变,流体切变应力改变,扩血管物质增多,作用于破骨和成骨细胞,破坏平衡,致骨丢失。 骨质疏松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包括改善营养状况、加强运动、纠正不良生活习惯等。传统上,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有骨矿化类药物、骨吸收抑制剂、骨形成促进剂等几大类,这些药物在治疗废用骨质疏松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这些药物仅从单方面机制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机制是抑制骨吸收或者促进骨形成。雷奈酸锶是一种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物,具有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双重作用的药理作用。废用性骨质疏松的形成机制既有骨吸收增强,也有骨形成减弱。可见,雷奈酸锶可能更适合于失重性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有鉴于此,本研究选择了雷奈酸锶作为治疗失重性骨质疏松的药物。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给予模拟失重大鼠雷奈酸锶药物干预,观察治疗的效果,从而评价雷奈酸锶在抗失重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为进一步的人体实验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 通对建立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建模成功之后给予雷奈酸锶(Strontium Ranelate, SR)药物干预,观察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的血生化指标、骨密度、骨含量、骨面积和骨超微结构等的变化,评价SR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为今后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3月龄SPF级雄性SD大鼠27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A组为非尾吊自由活动对照组;B组为尾吊模拟失重组;C组为尾吊模拟失重并予雷奈酸锶(600mg/kg/d)灌胃组,A组和B组灌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灌胃1次,每4天称重1次,按重量调整给药剂量。3组大鼠均单笼喂养,自由进食和饮用纯净水,实验期为28 d。实验期满后各组大鼠用3%戊巴比妥钠(50mg/kg)腹腔麻醉,左心室放血处死,取抗凝血3 ml,室温下放置1 h后,离心(3000r/min,10min)分离血清。血清及时送检,检测血清钙(Calcium, Ca)、磷(Phosphorus, P)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取大鼠右侧股骨,剔除干净周围软组织,测量股骨骨密度、骨矿盐含量及骨面积。在股骨颈处横断锯断股骨,取股骨颈段,经固定、冲洗、脱水、干燥后给予真空喷金,在扫描电镜下观察股骨颈骨小梁的分布、数量、厚度及胶原的排列、断裂等情况。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D)表示,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单方向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差齐性剂量资料采用LSD多重检验,P0.05作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检验标准。 结果: (1)大鼠一般生长情况 整个实验期间大鼠活动自如,毛发浓密有光泽。实验第4天B组和C组大鼠体质量较实验前下降(P0.01),此后3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基本保持稳定,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期满后,B、C组大鼠的体质量较A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骨代谢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悬吊28 d后,B组大鼠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 ALP)含量显著高于A组(P0.05);C组大鼠血清ALP含量显著低于B组(P0.05),各组间钙、磷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大鼠右侧股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骨矿盐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 BMC)及骨面积(Bone Area, BA)测定结果B组大鼠股骨BMD、BMC显著低于A组(P0.05);而C组BMD、BMC显著高于B组(P0.05)。A组与C组BMD、B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大鼠BA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扫描电镜结果 三组大鼠低倍镜观察比较:A组大鼠股骨颈骨小梁数目较多,骨小梁厚度正常,分布均一,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B组大鼠骨髓腔扩大、骨小梁数目明显减少,小梁间距离增大,吸收孔大小不一,形状各异,骨小梁变细,厚薄不均,一些骨小梁形成盲端游离于骨髓腔中,其立体网状结构受到破坏;C组大鼠股骨颈骨骨小梁数目较B组增多,骨小梁厚度有所增加,总体上分布较为均一,基本上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 三组大鼠高倍镜下观察比较:A组大鼠骨小梁表面胶原纤维走向清晰,排列紧密、整齐,纤维之间有斜向纤维;B组骨髓腔扩大,骨小梁表面凹凸不平,立体网状结构完全破坏,骨小梁表面的胶原纤维排列杂乱,结构变得松散,可见到骨吸收现象,即被破坏的骨胶原失去正常结构,其中有的区域胶原已消失,变成形状、深浅不一的骨吸收陷窝,其形状多为圆形或椭圆形,较浅。在更高倍数观察下可见B组大鼠微骨折;C组大鼠骨纤维走向基本清晰,排列整齐,有序,C组与A组对照,经过治疗后,骨胶原纤维排列走向基本清晰,未见骨吸收和微骨折现象。 结论: (1)通过尾吊法建立的雄性大鼠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骨丢失明显,骨量减少;骨微结构被破坏,骨质量降低;说明尾吊模拟失重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功建立。 (2)雷奈酸锶能够改善模拟失重骨质疏松大鼠的骨密度、骨矿盐含量。 (3)雷奈酸锶能够改善模拟失重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的骨超微结构,增加股骨颈骨小梁的数量和厚度,改善胶原的排列。
【学位授予单位】:南方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志斌,张立藩,陈杰;模拟失重可能降低大鼠心肌肌浆网功能[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4期

2 何杨举;短期模拟失重大鼠不同部位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比较[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年06期

3 杨玉华,高淳;失重或模拟失重对人体交感肾上腺活动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3期

4 李莹辉,丁柏,汪恭质,岳茗,谭映;药物对模拟失重条件下心肌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5 马进,张立藩,杨天德;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收缩反应性的变化[J];中华航空航天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6 贾铁利,张津丽,郑超,王哲;短期模拟失重对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J];现代康复;2001年16期

7 向求鲁,沈羡云,孟京瑞,刘光远;模拟失重时兔脏器血流量反应特性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1989年02期

8 余志斌,张立藩;失重/模拟失重对心肌结构与功能的影响[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9 石宏志,王宝珍,,高建义,钱锦康,范全春;中药对抗模拟失重引起的“脾气虚”的效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9年03期

10 毛秦雯,张立藩,马进,张远强,黄威权,甄志强;模拟失重大鼠脑血管周围肽能神经支配的可塑性变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巴福森;武惠斌;吴元亮;张红;;模拟失重条件下微生物的变化[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2 王宝珍;李勇枝;程张红;刘国印;辛冰牧;;观察中药对卧床模拟失重引起“血瘀”证的防治效果[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贾斌;郑琪;张卫菊;谢丽;骞爱荣;商澎;;亚磁场及中性悬浮模拟失重对MLO-Y4细胞周期及凋亡的影响[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薛军辉;马进;张作明;谢满江;;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脑动脉与肠系膜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内Ca~(2+)的差异性改变[A];2011年空间生命与生命起源暨航天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熊江辉;李莹辉;杨唐斌;聂捷琳;张德良;赵保路;;一氧化氮对模拟失重下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自由基生物学与自由基医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6 张舒;王冰;杨志;;模拟失重对剪切应力诱导MG-63细胞ERK激活的影响[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16届空间生命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张舒;王冰;吴燕红;聂婕霖;李莹辉;;失重性骨质疏松中成骨细胞内吻蛋白和踝蛋白基因表达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骨质疏松诊断技术继续教育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4年

8 张舒;张勇;王冰;吴兴裕;;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刘成林;李瑞先;;悬吊模拟失重对大白鼠骨成分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第四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84年

10 张晓铀;丁柏;聂捷琳;;药物对模拟失重环境下成骨细胞的防护效应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2003年中国空间生命科学与航天医学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银春林 专家指导 邓伟民;怎样及早发现和治疗骨质疏松[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郝亮 (医学硕士);老人为啥易患骨头痛[N];家庭医生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赵雪;别让你的骨头旱旱变‘酥”[N];长春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尚志文 胡晓震;远离骨质疏松 补钙更要加运动[N];沈阳日报;2010年

5 解放军309医院 王亮;骨质疏松为何那么多[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衣晓峰;防骨质疏松从儿童期抓起[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7 北京朝阳医院骨科 康南;骨质疏松别只会吃钙片[N];健康时报;2010年

8 广州标点医药信息 彭淑朵;骨质疏松类中成药崭露头角[N];医药经济报;2011年

9 ;治疗骨质疏松别忘了保护胃[N];中国医药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郭萍 特约记者 刘欣;关爱健康 先从养骨开始[N];中国老年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菲;回转模拟失重对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2年

2 章烨;模拟失重对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3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4 张雪竹;黄地散治疗骨质疏松小鼠SAMP6主动脉钙化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赵王林;淫羊藿苷对骨质疏松大鼠MSCs定向分化干预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6 暴军香;模拟失重大鼠血管、心肌与肾组织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改变[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2003年

7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8 于娜;骨质疏松评价指标—股骨颈压缩强度指数与人类遗传学相互关系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9 艾纯华;联合应用重组人骨保护素和磷酸钙骨水泥增强骨质疏松转子间区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齐尚锋;EDTA-Na_2脱钙模拟椎体骨质疏松体外模型的建立及其临床意义[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燕;糖皮质激素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基因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2 蒲画华;补肾中药与阿法骨化醇联合应用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防治作用[D];复旦大学;2010年

3 林丹;不同剂量左旋精氨酸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作用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4 代汉慧;大豆异黄酮对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D];天津医科大学;2004年

5 苏美华;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骨质疏松的相关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晗祥;仙灵骨葆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预防效果的实验研究[D];遵义医学院;2010年

7 丁颖;基质GLA蛋白与绝经女性冠状动脉钙化及骨质疏松关系的相关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李潇;雌激素对骨质疏松大鼠牙槽骨改建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9 刘玲萍;补肾壮骨中药治疗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实验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10 杨锐;雷奈酸锶对模拟失重雄性大鼠骨质疏松防治作用的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3210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3210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0f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