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obol法的载人空降人体头-颈部损伤响应特性研究
本文关键词:基于Sobol法的载人空降人体头-颈部损伤响应特性研究 出处:《振动与冲击》2012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着陆冲击 人体损伤响应 Sobol法 灵敏度分析
【摘要】:建立了载人着陆冲击的"假人-座椅"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和实验验证。模型经验证后,其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非常接近,并基于Sobol法对人体不同部位角度对人体头-颈部损伤响应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人体头-颈部角度和体位角对人体损伤响应有着重要影响。根据分析结果,可为最佳人体着陆姿势的研究提供变量选取依据,在载人空降防护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实际工程意义。
[Abstract]:The "dummy seat" numerical model of manned landing impact is establish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are carried out. After the model is verified, 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very close to the experimental data. Based on the Sobol method, the sensitivity analysis of the human head and neck injury response at different position angles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d-neck angle and posture angle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human body injury response.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It can provide variable selection basis for the study of optimal human landing posture, and has some practical engineering significance in the field of manned airborne protection technology.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汽车与机械工程学院;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R85;O242.1
【正文快照】: 载人空降过程中,乘员的着陆姿势将直接影响到人体损伤的动态响应。目前,许多学者[1-4]已对人体着陆姿势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探讨。Brown[5]针对Apollo飞船着陆的工况,对人体的24种不同着陆姿势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为Apollo飞船的设计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Weis[6]将20位志愿者以7种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炳坤,王宪民,王玉兰,姜世忠;不同体位着陆冲击时人体的动态响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2期
2 成自龙,韩延方,曾文艺,王玉兰,范景连,姜俊成;人体坐姿着陆冲击(+Gz)耐限区间的研究[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7年05期
3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高G值着陆冲击下头、颈、胸、脊椎损伤因子及评价指标的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2004年08期
4 谭军;韩旭;刘鑫;;载人防护缓冲气囊座椅的优化设计[J];振动与冲击;201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志;汽车后碰撞中乘员颈部损伤防护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一种飞船返回舱座椅缓冲器力学特性设计[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2 刘鑫;张志勇;;基于气囊缓冲的载人空降乘员防护装置优化设计[J];机械工程学报;2012年21期
3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航天飞船座椅着陆缓冲系统的力学模型[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5期
4 刘炳坤;马红磊;姜世忠;;人体对冲击加速度耐受限度研究进展[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0年02期
5 刘鑫;张志勇;;某型汽车后碰撞中安全带防护性能改进设计[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10期
6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马春生,刘凤梧,白远利;+Gx和+Gz复合冲击下人体头部响应的实验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年02期
7 周双珍;张雄;马红磊;;不同骨密度下人体脊柱着陆冲击响应的数值模拟[J];医用生物力学;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炳坤;刘洪涛;宿双宁;姜世忠;姜宝银;马红磊;;座垫缓冲设计与实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2 茆军兵;贾晓红;王人成;;基于有限元模型的颈椎生物力学研究进展[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茆军兵;贾晓红;王人成;;颈椎有限元模型的建模及验证[A];第七届全国康复医学工程与康复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成自龙;;人体冲击生物力学研究进展[A];第四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谢燕;飞船返回舱着陆冲击缓冲座椅系统改进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司俊德;基于人体损伤的工程车辆翻车保护系统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盘朝奉;车辆事故紧急呼救技术及伤害程度评价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8年
4 姜海波;人体下肢关节系统的生物力学行为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晓平;端粒酶RNA基因突变对Hela细胞生长的作用[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边鹏;营运客车追尾碰撞仿真及后部结构耐撞性研究[D];长安大学;2011年
3 周熙盛;轿车偏置碰撞安全性及前纵梁耐撞性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隆兴银;基于人体实体切片的图像处理及三维重建技术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张加易;基于反求工程的仿真人体头部三维重建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6 芦俊鹏;颅脑有限元模型的构建和锤碰撞颅脑左侧的计算机模拟及分析[D];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
7 朱楠;提升机构压力燃气包设计与仿真[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8 杨振亮;大型客车追尾碰撞中乘员颈部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9 谭军;载人防护缓冲气囊座椅的设计与优化[D];湖南大学;2010年
10 陈绪;前保总成结构在轿车前碰撞中的耐撞性优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曾文艺,刘来福,成自龙;坐姿冲击状态下猕猴及人体响应值的耐限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2 于成果;李良春;;空投安全着陆的实现途径[J];包装工程;2007年10期
3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一种飞船返回舱座椅缓冲器力学特性设计[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4 万鑫铭;杨济匡;;基于虚拟试验方法的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研究[J];汽车工程;2005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肖志;汽车后碰撞中乘员颈部损伤防护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汇良,黄世霖,张金换;一种飞船返回舱座椅缓冲器力学特性设计[J];工程力学;2005年05期
2 任启伟;陈洋波;周浩澜;徐会军;;基于Sobol法的TOPMODEL模型全局敏感性分析[J];人民长江;2010年19期
3 袁明,姜世忠;中国航天医学进展[J];空间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4 曾文艺,,刘来福,成自龙;坐姿冲击状态下猕猴及人体响应值的耐限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5 齐明思;于丽娜;殷强;杨卫;李瑜;;基于ANSYS的冲压式快速空投硬式气囊应力分析[J];包装工程;2010年15期
6 贾玉红;吴永康;张冠超;;半主动控制起落架实验系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年02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世锦;;载人飞船返回舱着陆冲击仿真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胜;周军;;合理承受陆冲击力,保证跳伞安全[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3 陈永仁;陶毅;;跳伞着陆应增加滚翻训练[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4 万峻麟;李立春;陈金宝;曾福明;聂宏;;基于瞬态动力学方法的月球探测器软着陆腿着陆冲击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马红磊;刘炳坤;姜世忠;李建军;;着陆冲击头部束缚状态与动态响应关系试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6 曾福明;杨建中;商红军;满剑锋;柴洪友;;星球着陆探测器软着陆机构系统的设计研究[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刘炳坤;刘洪涛;宿双宁;姜世忠;姜宝银;马红磊;;座垫缓冲设计与实验研究[A];中国航空学会全国第十届安全救生学术交流会文集[C];2006年
8 贾玉红;;起落架着陆冲击载荷及减震性能分析[A];北京力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9 马勉军;霍红庆;李云鹏;;月球探测器软着陆敏感技术[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863计划“深空探测与空间实验技术”重大项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沈人豪;杜星文;万志敏;;月球探测器气囊缓冲系统及其缓冲过程模拟[A];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人何时闯太空[N];大众科技报;2001年
2 刘圣德 陈翊 特约记者 赵启洪;“大背囊”提升中国伞兵战力[N];中国国防报;2008年
3 王艳梅 本报记者 于莘明;酒泉基地:二“龙”起飞戏太空[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记者 张莞昀;七年心血,助飞船平安“回家”[N];新清华;2008年
5 特约记者王艳梅 通讯员 杨川;大漠又燃圣火[N];中国质量报;2005年
6 吴国兴;联盟飞船为何新不如旧[N];中国航天报;2003年
7 崔伟光 本报特约记者 沙志亮;把“第一”写在天上[N];中国质量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陈国全 特约记者 李伟 通讯员 韩威震;为蓝天骄子植入“隐形翅膀”[N];解放军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朱斌 郑蔚 见习记者 钱蓓 通讯员 李国文 赵启洪 陈星星;空降兵:天降神兵踏云来[N];文汇报;2009年
10 宋超 刘继璐 董良锋;“90后”伞兵诞生记[N];中国国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谢燕;飞船返回舱着陆冲击缓冲座椅系统改进设计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魏小辉;飞机起落架着陆动力学分析及减震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陈雷;考虑机身弹性的起落架着陆动态性能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2 孙乾;空降兵空降训练损伤与知识、态度与信念及行为(KABP)研究[D];扬州大学;2006年
3 李立春;月球探测器软着陆缓冲机构缓冲性能分析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4 张则梅;月球着陆器结构设计技术及仿真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王铁勇;飞机起落架缓冲器的主动控制技术的分析与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徐世s
本文编号:13831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38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