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庭神经系统在轨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前庭神经系统在轨研究进展 出处:《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11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前庭神经系统研究一直是航天医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涉及范围广,在轨研究项目多。本文系统地总结了载人航天飞行以来,前庭神经科学飞行研究项目的目的、方法、结果及其在轨支撑实验技术,对我国后续空间站航天医学前庭神经科学实验的开展进行了思考,并提出后续研究方向。
[Abstract]:Vestibular nervous system research has been an important research direction in space medicine, involving a wide range of on-orbit research project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the purpose of the vestibular neuroscience flight research project since the manned space flight. Methods the results and the technique of on-orbit support were used to consid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medical vestibular neuroscience experiment of the space station in China and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was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基础与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基金项目资助
【分类号】:R852.3
【正文快照】: 前庭神经科学研究从载人飞行开始之初就受到了科学家们的重视,在众多航天医学问题中前庭神经科学研究涉略的范围更广,包括空间运动病、运动和姿态控制、凝视控制、前庭-自主神经功能、空间定向以及位置感知等等方面[1]。美国和前苏联的前庭神经科学在轨研究在神经科学实验室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进,陈杰,丁兆平,张立藩;模拟失重九十天对大鼠长骨生物力学特性的影响[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2 傅强,关若丹;晕动病的病机及治疗[J];河南中医;2004年07期
3 傅春光,苏慧慈,张远强,张立藩,陈杰,马进;地面模拟微重力大鼠胃窦部和十二指肠生长抑素免疫反应细胞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3年02期
4 鲁力立,陈学美,张洪胜,李佩珍;肺弥散功能指标DLco、Kco在肺疾病诊断中应用价值的探讨[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5年04期
5 彭远开,徐国林,刘钢,张华,何水;上、下肢运动条件下心率与能量代谢率线性回归的观察[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5期
6 王林杰,裴静琛,童伯伦,刘志强;对前庭训练负荷的生理学评价[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4期
7 汪德生,任维,向求鲁,孙磊,刘朝霞,宿双宁;航天活动各阶段心电图和心动时相的变化及其机理分析[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0年06期
8 郭立国,郭志峰,谢俊水,王琳杰;-6°HDT7 d胫前肌和腓肠肌肌电图的变化[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1年05期
9 裴静琛,常磊,刘志强,王林杰,李伟刚,孙若亮;航天员前庭功能的选拔[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2003年S1期
10 裴静琛,童伯伦,,翁天祥,余和;垂直视动刺激下视-前庭功能的反应特点[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范明;;应用生理学与比较生理学发展研究[A];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马进;模拟失重下动脉血管反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2 陈杰;长期模拟失重下心脏适应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2年
3 郝卫亚;不同立位应激下心血管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1999年
4 郑军;不同重力应激下人体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功能的评价[D];第四军医大学;199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梁得胜;短距无线通信及USB接口系统的研究设计[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2 李宜谦;晕船及其适应过程中大鼠氨基酸代谢变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3 王津存;人体重心动摇平衡仪在部分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应用价值的临床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羡云;太空飞行中人的工作能力[J];中国航天;1996年02期
2 沈羡云;失重飞行对航天员身体的影响及防护措施(下)[J];中国航天;2002年02期
3 ;太空生活问答[J];太空探索;2001年04期
4 白延强;肖志军;徐军;吴斌;刘瑞江;陈小春;林楠;郭亚光;;中国航天员的清华求学之路[J];航天员;2010年02期
5 云竹;你能成为航天员吗?[J];太空探索;2002年04期
6 ;中国航天员能在太空中做“体检”[J];科学与文化;2005年11期
7 李力;;“神六”生活大褐秘[J];党的建设;2005年09期
8 ;进入太空的华裔航天员[J];太空探索;2006年04期
9 秦德岐;萨加德的太空生活感受[J];太空探索;1995年05期
10 张立藩;微重力心血管生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199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志琛;李庆天;刘成林;姚汉亭;;航天员的营养供给量标准[A];中国生理科学会第三届全国营养学术会议暨营养学会成立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81年
2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3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3 孙学建;;航天员心理负荷问题及其对策探讨[A];第六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4 岳茂兴;邹德威;张坚;刘志国;崔少杰;方伟武;周雪峰;高铁山;化楠;闵庆旺;杨善芝;;中国首飞航天员返回主着陆场区医疗保障及救护研究[A];《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社》第三届组稿会暨急诊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化楠;岳茂兴;李建忠;李轶;;航天员发生伤情后在后支医院的护理[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庞之浩;;当代载人航天器技术纵览[A];卫星通信新业务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曲丽娜;陈海龙;毕蕾;黄增明;李莹辉;;微重力下的氧化应激与药物防护[A];第十一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暨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摘要集[C];2009年
8 化楠;;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的意外伤情及其护理[A];2005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化楠;岳茂兴;刘志国;李建忠;;载人航天航天员发生意外伤情的医院护理[A];第十一次全国急诊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06年
10 王鸿雁;李涛;陈连波;;载人首飞任务中空中搜救分队如何快速实施航天员救援[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艳梅邋孙自法;“神七”航天员乘组抵酒泉[N];西部时报;2008年
2 记者 王娅莉;长城润滑油启动中国航天员体验营[N];中国质量报;2008年
3 昆明体育训练基地运动医学诊所 李红彪;神七航天员用“快步走”来放松[N];健康时报;2008年
4 程前 本报记者 于莘明;“神七”飞天:68小时细节再现[N];科技日报;2008年
5 记者 孙志伟邋于淼;翟志刚 刘伯明家属获赠“航天英雄之家”牌匾[N];齐齐哈尔日报;2008年
6 ;“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航天功勋奖章”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7 记者 段裕祥;区市领导会见费俊龙等航天员[N];桂林日报;2008年
8 记者 王勇;长城润滑油·中国航天员体验营正式开营[N];科技日报;2008年
9 钟华;“神七”航天员亮相“漫步太空”书系首发式[N];科学时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宋丽芳;航天员体验营让营员过回太空“瘾”[N];中国航天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查世红;空间机器人六自由度浮游目标捕获功能地面验证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刘云龙;空间站舱内流动和传热的地面模拟及数值分析[D];清华大学;1997年
3 任建勋;空间站舱内流动和传热的地面模拟及实验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4 孙标;不同生理系统对间断性人工重力反应性差异问题的地面模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5 蒋自成;基于虚拟现实的航天器手控交会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6 王永春;模拟失重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NOS表达的影响及其转录调控机制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7 王林杰;前庭刺激影响认知脑过程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8 崔彦;微重力环境下肝脏应激反应及超微结构变化的实验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8年
9 郝从均;模拟失重肺动脉反应性变化的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林泰明;航天员舱外救生动力学建模与控制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2 李杨柱;航天员舱内活动对载人飞船姿态的扰动影响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曹龙;特殊条件下燃烧过程的机理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5年
4 王珂;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设计[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2006年
5 朱明明;煤颗粒在常重力和微重力下着火特性研究[D];清华大学;2008年
6 汤浩;两周模拟失重大鼠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位及脑动脉Ca_L电流的变化[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7 任虎君;60天头低位卧床期间振动和中药对心脑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8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9 李永平;基于CBR方法的飞机排故支持技术研究与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孙会品;间断性头高位对模拟失重兔静脉顺应性和组织形态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4060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406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