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心理干预2年后的对比研究
本文关键词: 心理干预 军人 症状自评量表 应激 心理CT 精神疾患 出处:《重庆医学》2008年1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现役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方法将入组新兵在入伍时随机分成两组,入组前对两组新兵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当场交卷。要求两组在年龄、文化程度上无明显差异。A组为实验组,B组为对照组。A组采用《士兵心理卫生指南》和《士兵教育心理学》为教材集中授课和训练,系统学习3个月,该组新兵遇有心理应激随时给予心理干预;B组只进行常规的军事训练和必要的文娱活动以及必要的行政干预和指导;新兵连3个月结束后A、B两组再次进行SCL-90测评,对照分析。之后在服役期间的2年中跟踪随访A组,将A组随机分成A1和A2两组各45人,A1组继续心理干预,A2组脱落,2年后对A1和A2两组再次进行SCL-90测评,用心理CT系统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分析进行χ2检验。结果A组干预后SCL-90总均分比干预前降低,P0.05;B组训练后分数上升,P0.05;各因子分随之降低或升高。A1和A2两组服役2年后SCL-90总均分分别降低和升高,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兵时期心理干预至关重要,经过心理干预的新兵,整体心理素质提高,说明积极的心理教育很必要。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importance of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Methods the recrui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wo groups of recruits were tested with SCL-90 (symptom Checklist 90) before entering the group. The two groups were asked to hav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ge and education level. Group A w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B was the control group. Group A used "soldiers Mental Health Guide" and "soldiers Educational Psychology" as the teaching materials for centralized teaching and training, systematic study for 3 months, the recruits in this group were give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t any time in the event of psychological stress. Group B carries out only routine military training and necessary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as well as necessary administrative intervention and guidance; After the end of 3 months, the recruits in group A were assessed with SCL-90 again and compared with each other. Group A was followed up for 2 years during the period of service. Group A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group A1 and group A2. Group A1 continue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group A _ 2 dropped off, two years later, the two groups were tested again with SCL-90, and the data were processed with the software of psychological CT system. Results the total mean score of SCL-90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intervention (P 0.05). The scores of group B increased after training (P0.05). Each factor score decreased or increased. After 2 years of service, the total mean score of SCL-90 in group A1 and A2 decreased and increased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eriod of recruits. The overall psychological quality of recruits after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is improved, which shows that positive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is necessary.
【作者单位】: 河北省秦皇岛市九龙山医院;武警秦皇岛市支队;河北省秦皇岛市开发区医院;
【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课题(2007-2-28)
【分类号】:R821.2
【正文快照】: 现役军人因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服役期间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再加上强化的训练,生活跨度较大,心理承受能力面临一定的考验。对环境的良好适应,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据调查,近几年入伍的新兵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逐渐增大,由于受其在家庭中特殊地位的影响,导致入伍后一时难以适
【共引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滨;坤宁安对围绝经期慢性应激抑郁大鼠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林磊;基于MRI的大脑皮层形态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黄亚辉;茶树种质间谷氨酸脱羧酶活性差异及γ-氨基丁酸茶的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郑梅竹;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抑郁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夏桂选;基于“已病防变”理论从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杨萌;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体质特征及生存质量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朱祺仁;靳三针结合中药治疗抽动秽语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范春;穴位埋线对复合衰老模型大鼠HPA轴的调节作用[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罗光强;精神分裂症临床干预过程中知情同意问题的伦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大江;许昌市城乡居民自杀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小明;围绝经期抑郁症与性激素水平关系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王晓蕾;甘麦大枣汤抗焦虑作用及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姚丹;归脾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血清中T_3、T_4及TSH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芦金男;中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现代文献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初钰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钱振宇;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现状及其关系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8 宋蕾;抑郁症和焦虑症患者多种事件相关电位的对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段永珂;社区老年失眠患者自我管理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宋喜;慢病毒介导的过表达GSK3β小鼠与抑郁障碍发生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芳;娄振山;朱霞;;军人心理训练研究进展[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2 郭红;王成喜;赵东;马成满;李凤艳;;新兵心理干预2年后的对比研究[J];重庆医学;2008年17期
3 赵永光;王菡红;张艺军;李小东;邰建军;尼京云;;应对方式的干预对边防海岛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07年04期
4 彭顺舟;王雅西;胥全宏;程波;汪晓军;;心理干预对西藏高原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J];西南军医;2008年03期
5 黄劲松;骆欣;娄国强;;SARS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应激反应的干预体会[J];医学研究杂志;2006年02期
6 张柳;朱霞;;心理干预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12期
7 李君;张海静;刘一洋;王茜;张侃;;抗震救灾部队官兵实施心理干预工作经验总结[J];实用医药杂志;2008年11期
8 刘伶伶;;心理干预对中专护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年04期
9 李新;;心理干预在手术麻醉过程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22期
10 王淑芳;;产后出血的心理干预[J];基层医学论坛;2011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沈君;王义典;沈新;;心理应激、心理干预与脑中风关系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2 丁蕾;黄颖琼;;早期心理干预对地震伤危重病人的作用[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第6届重症监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张德娟;;手术全期心理干预对手术患者的影响[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10年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0年
4 吴新文;曾伟杰;吴桂荣;张玉亮;余大勇;吴;蒋恒祥;;西沙驻岛人员心理应激状态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肖利华;王晓燕;邬小文;;烧伤自体皮移植术前心理干预护理[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孙艺;;高强度工作对手术室护士的心理干预[A];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7 习建华;陈淑萍;王丽华;;心理干预联合氟比洛芬酯对七氟醚全麻下苏醒期的影响[A];2009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8 刘连凤;;心理干预在MRI检查幽闭恐惧症中的价值[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9 刘永宁;;小儿入手术室前等候期的心理干预[A];中华护理学会第14届全国手术室护理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汇编(中册)[C];2010年
10 王建平;林文娟;孙宏伟;;癌症病人心理干预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咏梅;危机心理干预人员应急而需[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8年
2 吴睿鸫;心理干预也是一种灾后重建[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3 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 游永恒邋川报集团特别报道组记者 吴佳惠;孩子心理干预切忌重复进行[N];四川日报;2008年
4 朱耘;心理干预:第一时间[N];中国经营报;2008年
5 记者 方芳;各大医院知名专家会诊来京伤员[N];北京日报;2008年
6 王娅莉;“绿丝带爱心使者”心理干预培训启动[N];中国质量报;2008年
7 隋婉娉;心理干预工作要打持久战[N];消费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蔡虹;体验京城减压中心[N];北京科技报;2009年
9 陈金伟;自我心理干预8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10 金璐邋邢少红;我市召开心理干预研讨会[N];金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焕民;应激肉牛几种组织中HSPs表达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2002年
2 赵虎;天敌应激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的损害作用及海马类固醇激素受体系统对精神应激反应的调节效应研究[D];汕头大学;2003年
3 康劲松;淋巴细胞钾通道在应激引起的神经免疫调节变化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5年
4 吴淑庆;胱硫醚β-合成酶在应激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发生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5 朱雄伟;蛋白酶激活受体-2与海水浸泡伤后急性胃黏膜病变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6 李杰;情志应激诱发实验性2型糖尿病病因学及相关机理的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2年
7 李平;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条件致病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8 简坤林;针灸在应急反应部队军人节律调整中的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1年
9 陈雪梅;细胞应激适应中HSP90的作用和应激适应保护蛋白的初步筛选[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10 王晓东;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及其受体CRH-R1在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胎盘组织的表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开宏;中小负荷运动对心理应激大鼠血清TNF-α和IL-1β的影响[D];扬州大学;2003年
2 金蓓蓓;高复班学生应对方式的心理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3 童碧柳;初中生宽恕状况及其心理干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聂彬;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对胃癌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D];福建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艳;心理干预对针刺治疗中风疗效的影响[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6 马慧;慢性应激对大鼠海马中即刻早期基因c-fos表达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3年
7 郭运生;创伤性颅脑损伤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8 李博;应激与吸烟对牙周炎影响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李先丽;高中班主任对学生厌学行为的个案干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保军;尼卡地平与艾司洛尔联合应用控制气腹应激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655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46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