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静脉用药调配室的气压_《郑州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10-20 17:49

  本文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制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郑州大学》 2013年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制度探析

吴心怡  

【摘要】:研究目的: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进行规范的静脉药物集中配置,对于保证患者合理用药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果人员和软硬件条件达不到要求,或者存在管理不规范、操作不合格、配置不认真等问题,那么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仅实现不了应有的职能,还会给患者、医护人员带来不必要的损害,甚至酿成严重的事故。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了解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人员、硬件、管理等方面内容的实际状况,探讨其功能和作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发达国家的情况进行比较,最终提出实现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良好发展、促进患者合理用药的建设性意见。 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属于非接触性研究方法的一种,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的认识。文献研究法获得的是第二手资料。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有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历史、现状、意义、问题等方面内容。 调查研究法:是一种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法,它一般通过抽样的基本步骤,多以个体为分析单位,通过问卷、访谈等方法了解调查对象的有关咨询,加以分析来开展研究。调查研究法是科学研究中一个常用的方法,在描述性、解释性和探索性的研究中都可以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法中,较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即通过向被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问卷,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本研究即是利用问卷调查法,获得有关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第一手资料。 比较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本研究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有关法规进行比较,来找出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 结果与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立,为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的全密闭静脉输液,强调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的人性化药学服务,有利于推动临床药学的发展,使医院的管理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建立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有以下作用和意义:(1)能够有效保证静脉输液的配置质量和用药安全;(2)有利于药品集中管理,防止药品流失,减少药品浪费和降低医疗成本;(3)有利于增强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保护医疗环境;(4)能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升药学人员的作用和地位;(5)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目前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适用性问题;(2)安全性问题;(3)经济性问题;(4)其他问题。对部分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现状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人员资质、培训考核、继续教育等方面基本符合有关法规的规定,但部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还存在欠缺,仍需要严格执行有关法规;(2)被调查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硬件设施方面并不完全符合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仍需加强硬件方面的建设;(3)被调查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软件管理方面基本符合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的规定,但部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在备份输液标签的管理上存在欠缺。 中、美静脉用药调配制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标准操作规程》和usP797在有关PIVAS的人员、硬件条件、软件及过程管理等方面均有规定。但比较而言,usP797在人员职责与培训、硬件要求、过程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更为详尽,尤其在护工和患者的培训、无菌药物的危险等级及其要求、环境监测、灭菌方法与技术、完成的制剂的发放检查和测试、储存和失效期等方面,具有较为明确和详细的规定,是我国所不具备的,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对合理发展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促进患者合理用药的建议,主要包括:(1)转变观念,正确认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加强人力资源管理;(3)加强软、硬件建设,强化质量管理。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郑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95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捷;陈玫芬;王少明;;新形势下建立PIVA的必要性与存在的问题[J];海峡药学;2006年05期

2 傅江湲,李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年01期

3 李娇,曹莎丽,周玉霞,马宁;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工作标准及优势[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年07期

4 李琳;刘云;张征;张凯;王俊美;戴勤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安全配置的实施与管理[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8期

5 何梦乔,沈炜明;浅谈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4年02期

6 江海东;王锦宏;;医院药学发展的新平台——静脉用药调配中心[J];上海医药;2010年10期

7 沃君兰;浅谈静脉输液中的微粒污染[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年18期

8 章建华,徐素珍;173例临床输液热原反应分析[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2年01期

9 沈德莉,赵明华;竭诚为抗生素合理应用服务是药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3年01期

10 周玉霞,任爱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淑伟;;自拟祛风涤痰通瘀汤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2 刘成;李永平;张润红;姚德涛;张康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5期

3 房栩丞;王婴;;结肠宁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9年06期

4 刘成;李永平;张润红;姚德涛;张康健;;葛根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2期

5 夏莉;李永平;姚德涛;张润红;张康健;;复方丹参注射液合用七叶皂苷钠治疗脑出血疗效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4期

6 孙桂月;;麝香保心丸合丹参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1期

7 张凯;朱永士;马楠;孔德志;;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应用中药联合干扰素的疗效观察[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8期

8 朱慧楠;毕可东;刘焕奇;邹明;;氨苄西林混悬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3期

9 梁晓华;梁晓东;徐成东;范树国;黄永才;;空心莲子草总黄酮的提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9期

10 冯锁民;任淑娟;杨颖;王黎;惠乐妮;;同时高产甘露聚糖肽与乳酶生发酵条件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芬丽;熊芬;唐洪梅;;处方点评在合理用药中的实践与体会[A];共铸医药学术新文明——2012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2年

2 曾绍华;卜殷中;;静脉用尿激酶对急性心肌梗塞56例疗效分析[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3 叶兴文;罗余生;桂芳;;低分子肝素钙与冠心宁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A];江西省第四次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春霞;;循证药学在临床用药干预中的应用体会[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5 赵晓风;;输液在临床使用环节中相关问题的探讨[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6 周伟波;;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处方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7 陈艳;王晓娟;;我院处方评价制度实施前后门诊处方质量调查[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8 单松桂;;对病房抗肿瘤药用药不合理医嘱情况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9 李功奇;章虹;;儿童手足口病药物治疗调查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10 刘金虹;;2006~2010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A];2011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11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光辉;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刺五加改善果蝇睡眠作用的机制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王占奎;清泻浊毒法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和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陈冠豪;黄芪注射液对肺癌小鼠模型作用机制初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蒋伟哲;猫豆产业链支撑技术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5 岳鑫;担载丝裂霉素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对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抑制机理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梁腾霄;感冒/时行感冒600例发病规律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李海刚;灯盏花素口服吸收机制及其自微乳剂的研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黄卫;吸收成分水合橙皮内酯与枳壳类方的促胃肠运动规律及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温优良;骶管注射疗法的药物配伍稳定性及临床运用规范化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1年

10 杜广中;针灸足三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模型大鼠的作用机理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蓉;布比卡因的神经毒性以及地塞米松的保护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黎超;硫普罗宁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影响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3 祁涛;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及体位改变对眼内压的影响[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4 张广辉;热痹清片的毒理学实验研究[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5 周玉娜;头部腧穴配合循经远近配穴法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吴莹;注射用水飞蓟宾葡甲胺盐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张永萍;补肾疏肝法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的临床观察[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王茗蓂;肾白宁对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影响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王洋;育阴止崩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青春期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梁晓林;中药复方配合通液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疗效分析[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阅,寿佳慧,方敏;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必要性[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5年05期

2 许义红;郑学展;;静脉细胞毒药物配置中的防护[J];福建医药杂志;2008年04期

3 赵继军,陈玉林,李馥珍,吴玫函;静脉输液过程中空气污染的调查及其意义[J];护士进修杂志;1991年05期

4 王杏飞;吴光亮;;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细胞毒性药物管理中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年11期

5 雷蕾,王丽军,关旭明,王燕;从治疗室配药弊端谈静脉药物集中配置的优越性[J];医院管理论坛;2003年10期

6 苏素红;王雅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潜在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J];海峡药学;2008年05期

7 傅江湲,李薇;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护理管理杂志;2003年01期

8 刘薇,周荣慧;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特点与管理[J];护理管理杂志;2003年02期

9 江会,李武平,付菊芳;抗癌药物对护士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04年19期

10 张玲,桂莉,沈峰平;化疗药物的防护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国华;张跃慈;陈人珍;刘汉睛;魏雪然;余永明;;硬膜外阻滞用药量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1986年04期

2 吴萍;;老年人指导用药[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7期

3 熊远珍;实验动物与人用药量的新换算[J];江西医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4 鲍红光;张少华;蒋勇;;临床治疗用药量的数值聚类分析[J];数理医药学杂志;1993年01期

5 孙立华;;妈妈如何给宝宝用药[J];中国保健;2001年19期

6 戴玉成;2659例硬膜外阻滞麻醉用药量分析[J];张家口医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刘建国!475003开封市,谢家声!475003开封市,闫友宁!475003开封市,孟宪芬!475003开封市,李爱香,张德宽;异地民族间硬膜外阻滞用药量的观察(附180例临床分析)[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9年05期

8 晨露;;老人用药量不应按成人标准[J];家庭科技;2010年01期

9 谢惠民;老幼用药剂量如何折算[J];中国健康月刊;1998年01期

10 付萌;黄执霞;王燕妮;陶淑杰;;我院2006-2007年中药饮片使用情况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轩;;磷化氢环流熏蒸中气密性与用药量和浓度的相关性[A];中国粮油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综合卷)[C];2002年

2 朱余明;周红;闵屹华;施伶俐;;不同刺激参数下针药复合麻醉对肺切除手术用药量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针刺麻醉针刺镇痛及针刺调整效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凯雄;张才德;;机动喷雾器防治棉铃虫用药量试验初报[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4 古津贤;蔡昱;王国平;;临床若干医疗行为过失认定述论[A];2011年浙江省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与卫生法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5 张青林;徐铭军;;剖宫产妇硬膜外腔注药后压力和扩散速度的变化及阻滞用药量的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全球华人妇产科学术大会暨第三次全国妇产科中青年医师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6 蔡素芬;林戈;龚斐;卢光琇;;IVF-ET术后流产的临床多因素分析[A];第一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张夕林;王陈;李晓霞;王建国;周玉;;使百克浸种和喷雾的防病效果及对产量的影响[A];植物保护与粮食安全——第二十届全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8 高永良;陈永生;;山区旱作大豆化除药害观察与安全施药初探[A];农作物药害预防及控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李广华;;探讨导致口服华法林患者(国际化标准比值)INR异常增高的原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检验分会成立30周年庆典大会资料汇编[C];2009年

10 彭丽年;何树林;叶建生;魏正彬;童守远;苟明强;;四川地区朱砂叶螨的抗药性研究[A];棉花重大病虫统一防治的理论与实践[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锡奂;[N];中国医药报;2005年

2 佚名 荐;[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3 保健时报记者 邱爽;[N];保健时报;2007年

4 邢台市畜牧水产局 冯玉贵;[N];河北农民报;2006年

5 陈茂春;[N];河南科技报;2006年

6 本报记者 海军;[N];河南科技报;2006年

7 钱进;[N];中国医药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朱宗文 张立伟;[N];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

9 海军;[N];瓜果蔬菜报.农业信息周刊;2006年

10 健康时报记者  薛京;[N];健康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董力;心脏机械瓣膜置换术后低强度抗凝治疗的方法学研究及临床应用[D];四川大学;2005年

2 韩善明;木质素生物降解机理及其在清洁高效制浆过程中的作用[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8年

3 盖成林;颈内动脉输注异丙酚麻醉的可行性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方朝义;咳喘宁胶囊对慢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作用及其机理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2年

5 梁晓博;白念珠菌敏感株对氟康唑产生适应性突变耐药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0年

6 刘惠君;酰胺类除草剂的生物化学行为以及手性选择性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朱婧;鞘氨醇-1-磷酸受体调节剂1抑制小鼠异基因角膜移植排斥机制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3年

8 温洪波;我国七城市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药物治疗及运动和非运动并发症调查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9 张磊;塞来昔布对膝骨关节炎滑膜组织环氧化酶2表达影响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振东;不同喷药机具对药剂防效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2006年

2 叶玲;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月经周期及术前性激素水平对术后疼痛的影响[D];浙江大学;2013年

3 周建英;镇静镇痛方案下行高强度聚焦超声手术的基础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4 李富强;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兔颈总动脉麻醉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5 赵娜;异丙酚复合芬太尼兔颈总动脉麻醉的可行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6 占绣萍;毒死蜱、氟虫腈在薏苡仁和环境中的残留和降解动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7 林丽丽;脑电双频指数在ICU镇静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8 高丽娜;间断或持续静注顺式阿曲库铵作用时效的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09年

9 赵海龙;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及治疗[D];宁夏医科大学;2011年

10 宣斐;急性超容血液稀释下维库溴铵输注速率回归方程的建立[D];新疆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制度探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72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472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6b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