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军医论文 >

犬胸腔枪弹伤模型的建立及早期救治

发布时间:2018-02-04 15:14

  本文关键词: 胸部贯通伤 枪弹伤 实验模型 出处:《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目的 建立犬胸腔枪弹伤致伤模型 ,探讨早期致死原因和早期救治效果 .方法 杂种犬 13条 ,小口径步枪制式子弹致伤 ,随机分成胸腔贯通伤 (模型 )组 ( n=7)和伤后早期救治组 ( n=6 ) .测致伤参数 ,观察呼吸和循环的动态变化及病理学改变 .结果 两组致伤参数无差异 .模型组死亡 6例( 86 % ) ,其中 4例死于胸腔大出血 ,2例死于呼吸衰竭 .救治组死亡 5例 ( 83% ) ,胸腔大出血为主者 3例 ,另 2例分别死于呼吸衰竭和股动脉测压处出血 .死亡犬伤后平均存活时间 :模型组 5 2 min,明显短于救治组 2 6 0 min.结论  1按本组致伤参数可建立犬胸腔枪弹
[Abstract]: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canine model of thoracic gunshot injury, and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s of early death and the effect of early treatment. Methods Thirteen mongrel dogs were injured by standard small-caliber rifle bullet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model group (n = 7) and the early treatment group (n = 6). The injury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respiration and circulation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injury parameter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6 cases (86%) died in the model group, 4 cases died of massive thoracic hemorrhage. 2 cases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5 cases died (83%) in the treatment group, 3 cases mainly suffered from massive thoracic hemorrhage. The other two cases died of respiratory failure and femoral artery blood loss, respectively. The mean survival time of the dead dogs after injury was 52 min in the model group. Conclusion 1 Thoracic bullet can be established according to the parameters of injury in this group.
【作者单位】: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陕西西安71003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陕西西安71003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陕西西安71003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陕西西安710033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中心!陕西西安710033
【基金】: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资助项目!(96L046)
【分类号】:R826.63
【正文快照】: 0 引言胸腔枪弹伤的早期死亡率在80%以上,而住院死亡率已降至10%以下[1,2].因此,加强现场和运送途中救治是提高胸腔枪弹伤存活率的关键.迄今,未见胸腔枪弹伤实验模型及相关研究报道[2-4].我们建立犬胸腔枪弹伤致伤模型,探讨早期致死原因和早期救治效果.1 材料和方法1.1 动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马聪;犬胸部开放伤后海水浸泡血流动力学变化[J];创伤外科杂志;2001年03期

2 易定华,李宏;严重心脏火器伤急诊体外循环支持作用的实验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02年03期

3 孙喜庆,李曙光,张良潮,王大田,陈志强,蔡建辉,郭建军,刘维永;高频喷射通气对胸部火器伤致肺损伤犬的救治作用[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年01期

4 李宏,易定华,蔡建辉,陶登顺,李同勋,杨剑,宿学家,陈涛;肺门火器伤伴大量出血的急症体外循环支持及呼吸模式选择[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5 陶登顺,刘维永;高速投射物伤瞬时及早期心血管效应[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1年S1期

6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周正谋,关淑珍,马聪,李忠安;海水浸泡性胸部开放伤的实验模型建立及早期死亡原因探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0年02期

7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犬胸部爆炸伤后海水浸泡的实验模型建立及早期救治结果分析[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8 李辉,鹿尔驯,虞积耀,王育红,孙笑非,王大鹏,周正谋,关淑珍,马聪;犬开放性气胸海水浸泡早期死亡原因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00年03期

9 郭建军,刘维永,蔡建辉;家兔胸部火器伤实验模型建立及早期死亡原因探讨[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1998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李宏;犬严重肺门、心脏火器伤模型建立及急症体外循环救治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安书杰;犬胸部枪弹贯通性损伤的实验研究——重点观察肺损伤[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兰廷;刘长安;卢国华;;颌颈部枪弹伤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81年04期

2 曾怡谋;眼部气枪弹伤三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83年03期

3 Gany J.Ordog ,田振明;110例颈部枪弹伤[J];空军总医院学报;1986年02期

4 马燕;眼部气枪弹伤16例[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86年03期

5 龙作战;眶颅枪弹伤二例报告[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87年03期

6 崔月娥;路平;崔静;;和平时期的服部枪弹伤((摘要)[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附眼科手术);1990年S1期

7 陈国祥;;输尿管枪弹伤[J];国际泌尿系统杂志;1991年04期

8 成秉江;结肠枪弹伤1期修补2例报告[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1992年03期

9 阮汉权,彭应心;枪弹伤心包挫伤心包填塞治愈1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2年01期

10 沈维昌;腹膜后血肿12例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199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洋;周树夏;杨琨;刘雪松;孙庆妹;;颌面部枪弹伤后前炎症细胞因子在伤口软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第二届中国国际暨第五届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谢中光;吴海燕;张兰菊;熊存峰;李行中;陈佩兰;;正常脊髓及其损伤后微管的电镜观察[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五次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2年

3 左惠民;鲁耀坤;;高速枪弹伤之间接伤(综述)[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4 朱广友;;膀胱直肠枪弹伤鉴定中应注意的问题:附1例分析[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张红;陆晓明;;从两例特种枪弹伤分析此类枪弹伤的特点[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6 张宏生;;枪弹创的法医学鉴定与运用[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7 蔡博策;步有庆;;枪弹致组织特异性损伤浅析(附二例报告)[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8 梁群益;;两起枪弹伤射出口“挫伤轮”形成浅析[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9 依伟力;;对人体局部枪弹伤的非典型特征的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岳茂兴;;腹部枪弹伤的救治现状与展望[A];第三届全国急诊创伤学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老年性尿失禁的治疗[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

2 吉斌初;小伤口也会藏大祸[N];健康报;2003年

3 纪刚;对于运钞车检测的思考[N];金融时报;2004年

4 徐本杨(作者单位:安徽总队后勤部);反恐卫勤保障要做好“五个准备”[N];人民武警;2004年

5 徐国新、张少武;208医院注重提高招聘护士含“军”量[N];解放军报;2006年

6 ;枪弹伤急救[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彦亮;颌面部神经爆炸性创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2 王昭领;颌面部高速破片+冲击波复合伤致伤机制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黄柒金;高温高湿环境下颅脑火器伤后HSP70、p38 MAPK变化及其作用机理[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4 殷作明;高原高寒战时环境肢体枪弹伤伤道特点及其对机体全身反应的影响[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5 吴洋;颌面部5.80mm枪弹伤早期救治及炎症细胞因子与创伤愈合的关系[D];第四军医大学;199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丹;间接火器致伤后犬颈部大血管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田磊;爆炸性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杨江河;犬颅脑枪弹伤后局部脑组织BDNF蛋白表达及意义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4905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4905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1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