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养生之道与航天防护措施
本文关键词: 航天医学 失重状态 气功 养生之道 防护措施 航天员 模拟失重 血瘀证 意守 生理系统 出处:《中国航天》2004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Abstract]:......
【分类号】:R8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第四届航天技术创新国际会议欢迎您[J];太空探索;2011年08期
2 王民;王啸龙;童欣;郑青山;丁宝财;孟宇;盛平;畅志杰;;载人深空探测的航天生理数据无创检测系统的实现[J];实用医技杂志;2011年07期
3 ;航空 航天[J];全国新书目;2005年01期
4 龙乐豪;刘伟;何巍;;研制重型火箭 支撑航天发展[J];国际太空;2011年08期
5 陈允宗;;联盟号2-1a火箭完成一箭六星发射[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1年04期
6 程希利;;美妙的太空工厂[J];青苹果;2003年03期
7 孙立;;与中国航空市场一起成长[J];航空维修与工程;2011年03期
8 天兵;;战术卫星-4:“快速响应航天”计划添新星[J];太空探索;2011年06期
9 葛挺;陆云凤;王文渊;;航天发动机涡轮有限元结构和疲劳分析[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15期
10 陈允宗;;J-2X发动机首次热试车成功[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勇;李智斌;李果;;现代航天控制工程对控制理论的若干需求[A];200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陈金盾;焦蜀晋;孙海龙;;用增长模型监测航天在研产品的可靠性[A];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创立2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五届全国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3 李莹辉;;二十一世纪我国航天基础医学的需求与发展[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田宗成;狄升蒙;高翔;骞爱荣;商澎;;失重条件下破骨细胞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5 郭霞;刘沐青;张明;王晓云;文效忠;冯金升;穆加金;白延强;李勇枝;;激光针灸是否可有效预防大鼠吊尾失重导致的后肢骨质丢失[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会议手册及文集[C];2009年
6 徐冰心;岳茂兴;;加强航天辐射防护剂研究[A];2004年全国危重病急救医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 董永进;乔万里;黄红锦;孟强强;;现代CAD/CAE技术在航天探测器结构设计与分析中的应用[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八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李玉书;田霖;;航天测量雷达[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探测专业委员会第十三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0年
9 谢琼;刘志恒;;长期航天中微生物安全监控新技术及再生生保系统中微生物的筛选和利用[A];中国宇航学会航天医学工程专业委员会、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联合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王连馥;闫波;姜正伟;李东君;刘文海;薛峥;刘挺;刘家炜;张海滨;林财威;;航天职工与家属急症患者的全程急救保障657例报告[A];第二十四届航天医学年会暨第七届航天护理年会论文汇编[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编译 杨孝文 任秋凌;国外航天专家竞猜神六真面目[N];北京科技报;2005年
2 田兆运;我国航天发射成功率世界先进[N];人民日报;2004年
3 李威 王玫 实习生 刘晓倩 记者 于莘明;航天四院研制出固体火箭发动机[N];科技日报;2004年
4 本报记者 朱广菁;“发现”号两度冲出航天灾难阴影[N];大众科技报;2005年
5 记者 姜小伟;航天长峰恢复上市[N];中国航天报;2002年
6 ;世界航天发展史[N];中国矿业报;2001年
7 通讯员 李林;航天研制喜结硕果 运载发射六战六捷[N];陕西日报;2004年
8 新宇;支招航天科普[N];中国航天报;2001年
9 董碧丹;数字航天向我们走来[N];中国航天报;2003年
10 新华社记者 栾海;俄乌航天联手闯市场[N];新华每日电讯;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陶家生;基于模拟实验及计算机仿真的CCD航天相机影像分辨力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4年
2 张勇;模拟失重环境下BMP-2对成骨细胞诱导作用变化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3 李华旺;航天嵌入式现代小卫星软件容错设计及测试系统研究[D];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4 王俊;航天光学成像遥感器动态成像质量评价与优化[D];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0年
5 李强;纳米流体强化传热机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林;模拟失重加辐射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变化和太空燮理汤的作用[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庆;航天测试系统接地网接地电阻和配电制式研究与实践[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2 白洁;航天GPS接收机平台的设计与应用[D];清华大学;2004年
3 孙标;间断性人工重力以抗失重对骨骼肌与心肌不良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4 冯岱雅;失重条件下人体心血管系统反应的仿真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5 朱超;短臂离心机锻炼对人体心血管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严由嵘;基于特异航天零件的纤维缠绕线型和建模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孙伯原;电刺激对空间失重所致骨丢失作用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8 谭雄进;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负重骨骨代谢及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9 付崇建;模拟失重条件下对骨髓体外成骨能力及承重骨影响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2年
10 张新;航天微电子器件单粒子翻转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年
,本文编号:15129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yxlw/1512905.html